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破魏、赵、韩三国军于修鱼,斩首八万。暂时抵挡住东方联军的进攻。 |
魏惠王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谥“惠成”。 子魏嗣继位,即魏襄王。 |
由于齐、楚两国要驱逐魏相张仪,魏惠王得以重新采用公孙衍合纵的策略。 他派出使者到楚、赵、燕等国,争取合纵,于是就把张仪赶回秦国,让公孙衍为魏相,并让惠施回到魏国。 |
张仪实施“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楚”的行动,秦假道韩、魏向齐进攻,齐威王使匡章为将应战,结果齐兵大胜,秦军大败。 这是匡章初次为将而大胜秦军,使张仪“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的行动受到挫折,使公孙衍合纵的策略得以开展。 |
张仪曾策划韩魏换地以便攻取楚、赵之地,但未能成功。 |
齐国约结燕赵楚孤立魏国,因公孙衍的离间而失败。 |
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发起“五国相王”。赵、燕、中山三国国君也不甘落后,用上了王号。周天子所独享的尊号,终于为各国普遍采用。 |
赵武灵王赵雍登基 |
秦惠文君举行称“王”的仪式,邀请魏、韩之君入秦朝见,推尊秦君为王,同时秦王也承认魏、韩二君的王号,而且魏韩二君还当场为秦王驾御作为称王标识的坐车,如同魏惠王在逢泽之会称王那样的“乘夏车,称夏王”。 张仪此举具有巩固秦与魏、韩连横的作用。 |
嬴驷效仿山东六国的做法,亦自称为王,后称秦惠文王,改元为更元元年。 |
秦国采用“腊”的冬祭 |
赵肃侯死,秦、楚、燕、齐、魏各派精兵一万来参加葬礼,给继任的赵武灵王一个下马威。 |
韩、赵围攻魏的襄陵,未能攻克。 |
秦又把焦、曲沃及皮氏归还魏国,这是张仪进一步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并准备下年秦惠文君称王。 |
秦使公子华(一作公子桑)与张仪围攻魏的蒲阳(今山西隰县),攻取了,却请秦王归还给魏,又请秦王使公子繇作为“质子”送到魏国,这是张仪推行他的连横策略。 张仪前往魏国劝说魏惠王“不可以无礼”,魏因而把上郡十五县连同少梁在内献给秦国,秦惠文君因以张仪为“相邦”,把少梁改称为夏阳。 |
秦又从河西渡过黄河,攻取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和皮氏(今山西河津东)。 |
楚威王也攻打魏国。适逢纵横家张仪入秦,张仪便游说秦惠文王出兵帮助魏国,于是以新得皮氏的“卒万人、车百乘”支持魏作战,因而魏楚大战,魏打败楚于陉山,秦因而得以顺利地接收河西地区。 |
秦遣公孙衍大举攻魏,首尾经历两年,攻取魏上郡雕阴,俘魏将龙贾,斩首八万(《秦本纪》,《魏世家》作“四万五千”)。 龙贾是魏防守西边、抵抗秦兵的主将,魏的中原长城即为龙贾率师所建。这是三晋抗秦战斗中首次大失败。 这一役使得魏防守上郡、河西郡的主力,被秦一举歼灭, |
魏惠王在徐州见齐威王,互尊为王 徐州相王 |
秦国又攻打魏国的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赵国又出兵来救。魏国依靠赵国的救援才挡住秦国的攻势。 |
魏国在秦、齐等国的夹击中,不断地遭到惨败,因而魏惠王不得不采用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的建议。惠施还认为,若要报复齐国,“不如变服折节而朝齐”,这样“楚王必怒”,“楚必伐齐”,得到魏王同意,于是就通过齐相田婴的关系,带同韩国国君和其他小国国君朝见齐威王。 |
秦孝公逝世,统治了24年,秦惠文王嬴驷即位。 |
商鞅死 秦孝公死后,公子虔等贵族势力便罗织罪名,诬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追捕。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骗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 商鞅回秦后被迫潜回封邑商於,发动邑兵攻打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县)〕。秦惠文王派兵征伐,结果商鞅在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原华县)西南〕失败战死。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秦惠文王同时下令诛灭商鞅全家。 |
商鞅受封为“商君”。 |
齐将田朌继续进攻魏的东鄙,围攻平阳(今河北临漳西南)。 |
秦派卫鞅伐魏西鄙。 |
赵伐魏北鄙 |
魏国又与齐、赵、宋等国进行大战,魏国在马陵被齐国打得落花流水,太子申被俘虏,魏将庞涓自杀,魏国的国势江河日下。 |
二十六日庚寅,屈原出生于湖北的秭归。他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
为了庆贺秦国的丰功伟业,周天子致伯,如桓谭《新论》上说:“无制令刑罚谓之皇,有指令而无刑罚谓之帝;赏善诛恶,诸侯朝市谓之王;兴兵约盟,以信义矫世谓之伯。”周天子封秦孝公具有“兴兵约盟,以信义矫世”的“伯”的霸名。 |
魏惠王召集了逢泽之会,魏惠王率先称王。 春秋时期,只有楚国敢于称王,其他诸侯国仍奉周天子为宗,强大的诸侯也只敢称霸主。 参加会盟的共十二个诸侯国,除淮泗一带的小国外,还有赵肃侯和秦公子少官参加,会后还一同去朝见周天子。 |
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
秦国迁都至咸阳 秦人迁都路线示意图 |
魏惠王与赵成侯在邯郸城南的漳水会盟,赵成侯被迫接受屈辱条约。 |
商鞅被升为大良造,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这个时候的中原各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激战。 |
魏国派大将庞涓带兵攻打赵国,围赵都城邯郸。 |
在魏国与赵国大战于邯郸的时候,秦国乘机从魏的背后攻打上来,斩首七千,夺去了魏国的少梁,这是商鞅变法后第一次军事上的大胜利。 |
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 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建立二十等爵制、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改革方略。 |
魏惠王让龙贾开始建造西长城,来防御秦国。这条长城从郑(今陕西华县),经华阴、阴晋,跨过渭水,再经过朝邑、大荔,滨洛水,再经过澄城、合阳、少梁(秦夺取少梁后,改为夏阳)、韩城,一直到黄河岸边,呈弧状。 截至魏惠王十八年(前348年),这条长城已修至固阳(一说今陕西合阳,一说今内蒙古固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