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珍病逝于重庆,其子明昇嗣位。 |
元顺帝与其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素来不和,元顺帝派孛罗帖木儿攻入大都,对太子党大开杀戒。 太子微服逃往王保保军中 |
朱元璋率大军进攻武昌,陈友谅之子陈理投降,大汉政权亡。 |
元顺帝(委任孛罗帖机)与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委任王保保)发生内战 |
初一,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自称吴王。 建百官司属,仿元制,置中书省、行中书省,设左右丞相。 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 因1363年张士诚在平江(苏州)早已自立为吴王,故历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
朱元璋率主力北上营救小明王时,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于是率兵进攻洪都。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坚守了八十五天。 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撤出围军,再次率领二十五万大军、战舰五百余艘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迎战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进行了三十六天。 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流箭射中头颅而死。 |
鄱阳湖大战全面爆发,陈友谅六十万人,朱元璋二十万人,朱元璋火攻陈友谅,经过一个多月的对峙,陈友谅被困于湖中,粮食殆尽,伤亡惨重。于是陈友谅孤注一掷,冒死突围,结果陈友谅在激战中被飞箭“贯睛及颅而死”。 |
张士诚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攻打红巾军,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待到朱元璋率军赶到安丰时,刘福通已被吕珍杀死,朱元璋只救出小明王韩林儿,把他安排在滁州居住。 |
22岁时参加徐寿辉领导的天完红巾军,任统军元帅的明玉珍奉命领兵西征,由巫峡入蜀,占领重庆。 陈友谅杀害徐寿辉后,在部下的劝说下于重庆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 |
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一党诬陷元惠宗母舅老的沙等人,老的沙逃入大同的孛罗帖木儿营中。 奇皇后(爱猷识理达腊生母、妥懽帖睦尔的第二皇后高丽女子奇氏)与左丞相搠思监就诬陷老的沙图谋不轨,遣使到大同索要老的沙。 孛罗帖木儿替他辩护,拒绝了来使的要求,搠思监与朴不花便弹劾孛罗帖木儿私匿罪人,元惠宗就下旨削夺孛罗帖木儿的官爵。 孛罗帖木儿于是就以清君侧为名率军一直打到居庸关,进逼大都。 大都方面只得将搠思监、朴不花二人交去做了替死鬼。 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向河南的扩廓帖木儿求救兵,扩廓帖木儿马上带兵攻打太原。但是孛罗帖木儿却只留下太原一座空城,带兵直奔大都。 在兵临城下的情况,妥懽帖睦尔只得任孛罗帖木儿为右丞相,统率天下兵马。 |
胡大海攻下严州时,苗将蒋英、刘震、李福都自桐庐前来归附。胡大海十分喜爱他们骁勇,就留他们在自己的麾下。 七日,蒋英等三人谋划作乱,早晨进入分省署,请胡大海在八咏楼观弩。 胡大海前去,蒋英派其党羽跪在马前,假装诉说蒋英的罪过,胡大海还没来得及回答,回过头来看蒋英。 蒋英拿出袖中的槌子猛击大海,直中脑部倒地,他的次子胡关住、郎中王恺、掾史章诚都遇害。 蒋英等人在城中大肆掠夺后,投奔了张士诚。 这以后李文忠攻打杭州,杭州人抓住蒋英来降,朱元璋命令杀了他,用他的血来祭奠胡大海,并作文以祭。 |
元朝末年,朝廷最为倚重的将领主要是将门出身的孛罗帖木儿(山西)和地主出身的察罕帖木儿(河南),两人各自拥兵数十万,军阀之间倾轧非常严重,经常发生武装冲突。 对刘福通作战的“义军”首领察罕帖木儿被降将刺杀,其养子扩廓帖木儿代掌兵权。 扩廓帖木儿是蒙古人,汉名王保保,年轻气盛,孛罗帖木儿对他相当轻视,两人的对抗不断升级。 |
朱元璋开铸大中通宝钱,正式建立铸钱制度。 他颁行了一套令人诧异的四进制(400文为1贯,40文为1两,4文为1钱),并改变了元代“贯”、“两”相等的惯例,显示出朱元璋集团重视并回归铸钱制度的现实。 |
小明王封朱元璋为吴国公 |
应天之战 陈友谅谋杀徐寿辉,称汉王后,势力大增,水军10倍于朱元璋,遂欲出兵进攻大江下游的应天(今南京)。 朱元璋采纳谋士刘基建议,派陈友谅故友、降将康茂才伪作内应,诱陈军往攻应天。陈友谅不知是计,领兵南下。 朱元璋派冯国胜、常遇春率军3万设伏于应天北的石灰山,徐达驻军南门外,杨璟驻兵大胜港(今南京江宁县境),张德胜、朱虎率军守龙江关(今南京市下关一带)外。陈军在龙湾登岸,见伏兵四起,仓皇奔回江边战船上,以致舟船搁浅,无法开动,士卒多被掩杀或溺死,被俘者2万多人。陈友谅乘小舟逃走。 |
陈友谅攻下太平,大军进驻采石,以为克日可以占领应天,暗置伏兵,将徐寿辉诱骗至太平(今安徽当涂)附近的采石镇,将其杀害。 陈友谅在采石五通庙做行殿,暴风雨里,即皇帝位,立国号为大汉,年号大义。 天完政权灭亡。 陈友谅的行为使得天完政权将士离心离德、分崩离析,很多人投奔朱元璋。 |
十七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 |
山西红巾军降元 |
因1358-1359年,京师发生大饥荒,元廷不惜以御酒龙衣赐张士诚,以征其海运粮。 |
元将察罕帖木儿攻陷汴梁,刘福通奉小明王退保安丰。 |
陈友谅杀害赵普胜,逼迫徐寿辉迁都,进而伏杀徐寿辉部属,而自称“汉王”,改元天定。 |
朱元璋攻克婺州后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 为了积粮,朱元璋明令禁酒,但是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杀了胡三舍,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以避免胡大海兵变。 执法如山的朱元璋大怒,坚决严明军纪,说:“宁可让胡大海造反,也不能让我的军令无法推行。”最后,自己动手将胡三舍杀掉。 |
刘福通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迎接小明王 |
张士诚降元,受封为太尉,割据浙西。 |
倪文俊企图谋杀徐寿辉篡位,反被其部将陈友谅杀死,陈友谅与赵普胜合并,很快占据两湖、两广、闽浙等大部地方,成为南方起义军中实力最强者。 |
张士诚自高邮抵平江,改平江路为隆平府,并把它作为都城,以承天寺为王宫,设立三省、六部、百司,劝农奖学。 |
张士诚之弟张士德攻占平江府(今江苏苏州)。 |
天完政权在汉阳重新建都,徐寿辉命邹普胜为太师,命倪文俊为丞相,改元太平。 |
10日,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假传元惠宗诏令鸩死脱脱于云南贬所,时年42岁。 |
蒙元政府为了镇压起义,唯有印制大量纸币才能应付军费开支的剧增,纸币贬值的速度超过了纸币印制的速度,纸币购买力一泻千里。 即便在蒙元的政治中心北京,用纸币都很难买到粮食,其他地方要么采用以物易物的方法,要么重新采用金银做货币。 元朝纸币终因极度贬值而被迫停止流通。 |
哈麻欲逐走其妹婿秃鲁帖木耳,反被秃鲁帖木耳先发制人,诉于元顺帝,元顺帝下诏将哈麻贬往广东,哈麻在被贬途中被人杀死。 |
张士诚苏州称王,周王 |
朱元璋率水陆大军攻克集庆(今南京) 朱元璋建康称“吴国公”,将集庆路改置为应天府 |
哈密谋反,赐死 |
朱标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 |
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郭子兴的妻弟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实际上三人中只有朱元璋算是智勇双全,又有精兵强将和谋士,朱元璋实际上成了这一地区“宋军”的实际统帅。 朱元璋本不甘受制于小明王,但考虑到韩宋势力强盛,可借助其威势,遂以龙凤纪年号令军中。 |
郭子兴深恨孙德崖,为着交换朱元璋,受了惊吓,又忍着气,成天愤恨发脾气,得了重病,三月间不治死去,葬在滁州。 |
刘福通派人在砀山(今安徽砀山)夹河访得韩林儿,迎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在今安徽省亳州市建立政权,小明王亳州称帝,国号宋,年号龙凤。该政权的实际控制人为刘福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