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病逝,朱见深即位,明宪宗 |
初一(2月24日),明英宗废朱祁钰为郕王 十九日(3月14日),朱祁钰亡 |
正月十六(2月10日),夜见明代宗病重 正月十七,明英宗(31岁)在徐有贞、石亨帮助下复辟,夺门之变 |
太子朱见济夭折 |
20日,明代宗朱祁钰废太子朱见深,立朱见济为太子 |
十五日,明英宗回北京南宫,遭软禁 |
初二,明英宗回乡 |
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京师解严。 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 |
十一日,瓦剌军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明英宗放置在德胜门外空房内。 十三日,于谦、石亨率军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也被明军击退。 |
朱祁钰登基之后,还下诏边关守将不得听信瓦剌的借口,也先带明英宗城外诱降失败,瓦剌发兵攻打北京。 朱祁钰任用于谦负责北京保卫战,整肃内部,调集重兵,安定人心。 |
22日,郕王朱祁钰(明英宗弟)即位为明代宗,明景帝 |
二十三日,众多官员拥挤在相对狭小的左顺门。就在几天前刚经历了对国运有致命打击的土木堡之变,群情激奋的官员要求惩办当朝的宦官与权奸,最后事态发展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步,平日里温文尔雅的文臣们竟然在此地“群殴”,打死了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和王振的党羽毛贵与王长随。 |
十七日(9月3日),土木堡败退,明英宗被俘,王振战死。 乙巳之变,土木之变 |
十五日,面对来势汹汹的瓦剌大军,明英宗朱祁镇点军五十万,御驾亲征,于大同攻瓦剌部也先。 实际上,在明英宗提兵出征之时,大同战场上的局势已经恶化,阳和(今山西阳高县)明军已经被瓦剌击溃,塞外城堡尽皆陷没。总督军务的西宁侯宋瑛和总兵武进伯朱冕战死。 |
福建爆发了邓茂七农民起义。 |
福建参议竺渊、兵马指挥佥事刘海率千余官兵进剿。叶宗留即领导矿工武装起义,对抗官兵。起义军诱敌深入,以设埋伏、挖等手段大败官兵,擒杀竺渊,箭伤刘海。 起义军首战告捷,闽北各坑场矿工纷纷响应,附近有些贫苦农民也到矿区参加起义军,起义军的势力迅速发展到仙霞岭铜塘山一带。 |
叶宗留与处州人叶希八、陈善恭等带领数百名流民到福建福安,私自开宝峰场(今寿宁南)银矿。 闽浙一带山区多银矿,是明朝封闭的禁区,地方官吏经常派巡卒搜山驱逐入山开矿的流民。 因叶宗留带领的人多,地方官府便上报了朝廷,明廷命福建、浙江两省派兵搜捕。 叶宗留即据守要地,铸造兵器,武装自卫。明朝官府早就颁令严禁“偷开坑穴”、“私煎银矿”,违者“处以极刑”,家属发配边疆,“如有不服追究者,即调军剿捕”。 叶宗留对官府的禁令不予理睬。 |
在与蒙古人的正常交往中,明廷对于蒙古使团始终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十分慷慨。 优渥的赏赐极大地刺激了蒙古人的贪欲,得到好处的蒙古人每次朝贡都要组成“千人团”来访。 当月,瓦剌朝贡使团竟然增至2400余人,在大同待了两个多月,光羊就吃了五千多头,搞得山西大同知府栾瑄头疼不已。蒙古使团进入明廷后一路吃喝,还经常骚扰沿途府镇,刺探军情。蒙古使团成员不但走私明朝政府明令禁止的兵器,甚至连火器也偷偷运往漠北,明廷稍加限制,蒙古人便找借口犯边。 |
明英宗将山西太原县古城田六十顷赐给宁王朱济焕(此前宁王刚获八十顷赐地)。 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十二个布政使司(云南布政使司除外)和应天等十八府州共计有土地8499374顷,然而到宣德十年户部公示土地仅剩4270172顷,不到半个世纪,国家在册土地竟然失半,农民暴乱愈演愈烈。 |
明宣宗朱瞻基病逝,明英宗朱祁镇(8岁)即位 |
郑和船队回南京 |
郑和在古里逝世 |
明宣宗令郑和再下西洋 |
明宣宗朱瞻基作 《戏猿图》,生动地描绘了猿的三口之家,母猿爱怜地抱幼猿在怀,调皮的幼猿左手搂着母亲的脖子,右臂伸向父亲。而雄猿正攀援在隔溪的树上,摘了一串果子,引逗小猿。画面左上有宣宗自题款识:“宣德丁未御笔戏写”。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前一年宣宗的叔叔汉王朱高煦起兵反叛,次年晋王朱济熿也因勾结朱高煦谋反被废为庶人。面对皇室手足相残的局面,朱瞻基所作的《戏猿图》也暗含着对亲族之间相合相亲的期盼,这也成了典型的明代画作代表。 |
初一,汉王朱高煦欲夺位 二十一日,朱高煦被俘,汉王之乱平定 |
明仁宗朱高炽病逝,明宣宗朱瞻基即位 |
十八日,明成祖朱棣在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确切位置有争议)病逝,这时六师在外,京师无主,明成祖左右商定绝对不泄露皇帝逝世消息。 不久,朱高炽即位,明仁宗。 |
十七日,明军进至答兰纳木儿河,搜索方圆三百里却不见阿鲁台部踪影,因所获甚微,明军粮尽,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 |
乾清宫遭遇火灾,变成一片废墟。 |
奉天殿(今太和殿)就被大火烧毁,一起毁坏的还有华盖、谨身二殿 |
二十二日,明成祖昭告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北京,南京则降级为留都。 |
明成祖朱棣设东厂(因位于东安门北侧而得名),由宦官统率,宦官专政之端 |
永乐皇帝朱棣在北京迎来了以苏禄国三王(东王巴都葛叭哈喇、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为代表的三百多人的大型国事访问团,并向大明递交了金缕表文的国书,还给皇帝送上了珍珠、玳瑁等礼物。 |
朱棣下令开始北京建都 |
初七,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籍,朱棣见到解缙姓名问:“缙犹在耶?”纪纲会意,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缙立刻死了(47岁)。解缙去世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儿宗族都被流放到辽东。 |
以礼部员外郎陈诚为首的访问团到达帖木儿帝国的首都赫拉特(今阿富汗境内)。陈诚多次受到沙哈鲁的高规格接待,数次参加皇帝的宴请。沙哈鲁强烈地表达出了两国修好的意愿,后来甚至一度修书劝明成祖信奉伊斯兰教。 朱棣回函强调了对帖木儿帝国的尊重和对沙哈鲁的英雄相惜之意,至于信奉伊斯兰教这个尴尬的问题则避而不谈。 |
朱棣是在靖难之后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为死去的父亲增建碑亭,大行歌功颂德之能事,以换取民心。 当“大明神功圣德碑”树立在碑亭中,至此,跨越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孝陵工程全面告竣。 神功圣德碑 孝陵鸟瞰 |
朱棣册封阿鲁台为和宁王,阿鲁台的归附意味着明朝成了蒙古鞑靼与瓦剌部两大势力的宗主国。 蒙古鞑靼和瓦剌两部均无力再南侵,北方边界得到了短暂的安宁。 |
鞑靼实权人物阿鲁台遣使到明朝称臣纳贡称:“元室子孙已绝,欲率部属来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