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诺尔会盟,外蒙古纳入清朝版图 |
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为实现统治蒙古诸部、割据西北的政治野心,在俄国政府的怂恿支持下,向外蒙古三大汗发起进攻,逼三大汗南逃,兵锋直指内蒙古,到达乌兰布通,该地区距北京仅七百里,康熙皇帝下令裕亲王福全、 恭亲王常宁迎战准噶尔。 初一,准噶尔与清军在乌兰布通(今内蒙克什克腾旗境内)交战。 噶尔丹军将万余骆驼缚蹄卧地,背负木箱,蒙以湿毡,环列为营,名为“驼城”。士兵依托箱垛,发射弓矢。 清军以火器为前列,遥攻中坚,摧毁驼城。激战竟日,以双方士卒肉搏为止。噶尔丹仅率数千人逃回科布多。 |
康熙皇帝于征讨噶尔丹归途中生病,想念胤礽,命其驰驿来见,但胤礽见病中的父皇,“略无忧戚之意”,康熙因而认为他“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当即令他先回京师。 |
噶尔丹步步向东南进逼,甚至把他的军队推进到距北京只有几百里的地方。康熙皇帝决定御驾亲征。 |
7日,清俄签定《尼布楚条约》,内容包括: 确定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河、岭以北属俄国,以南属中国; 拆毁雅克萨的侵略据点; 在中国境内的俄国人,在俄国境内的中国人,仍留原处,不必遣还; 两国人民凡持有护照者,准许贸易往来。 《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俄国撤出满州北部。 |
春,噶尔丹对喀尔喀蒙古发动了突然进攻,逼得喀尔喀蒙古人民向南迁逃。在清政府的帮助下,噶尔丹暂时退兵。 |
御史郭琇诬告靳辅治河九年无功,康熙皇帝误认靳辅卷入党争,被免职。 |
二十五日,孝庄皇太后逝世,享年75岁,谥号“孝庄”。 |
俄侵略军再次窜到雅克萨,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 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 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 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侵略军被围困如今,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66人。 雅克萨城旦夕可下,沙皇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之战 |
在实现以前明代的粮长配额和实行被称为“买丝招匠”的经营体制后,纺织业达到了原来的生产水平。 |
沙俄侵略军穿过外兴安岭,侵占了黑龙江流域,在强占中国领土尼布楚后,又占领了雅克萨,并在驻地修筑城堡,作为据点。清政府曾一度派兵收复过雅克萨,并曾多次敦促沙俄谈判解决问题,可是俄方却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 四月,清军约3000人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 五月二十二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声通牒。托尔布津恃巢穴坚固,有兵450人,炮3门,鸟枪300支,拒不从命。 清军于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陆师布于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 二十五日黎明,清军发炮轰击,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 清军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瑷珲、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 雅克萨之战 |
沙俄侵略军被迫撤离雅克萨后,贼心不死,继续拼凑兵力,图谋再犯。 当年秋,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当获知清军撤走时,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率大批沙俄侵略军再次窜到雅克萨。 雅克萨之战 |
康熙皇帝登泰山 |
月末,康熙皇帝南巡 |
康熙皇帝不顾守旧派官员的反对,宣布取消海禁,开放海外贸易,指定广州、漳州、宁波、南京设置海关,粤海关由内务府派任,闽海关由福州将军兼任,浙海关与江海关由该省巡抚兼任,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这些港口贸易。这些港口沿线及邻近地区,也都对外开放,不仅吸引外商前来贸易,也刺激中国商船载货到国外进行贸易。 |
姚启圣还兵福州不久背部旧疾复发,很快病故,终年六十。 |
澎湖海战打败之后,冯锡范投降选择将郑克塽(13岁)送交施琅,并提出“三不伤”请求,即清军入岛“不伤郑室一人,不伤百官将士一人,不伤台湾黎庶一个”。 十三日,施琅进入台湾受降。随后郑克塽全家被送往京师,隶属汉军正红旗,受封为海澄公。 |
康熙皇帝命施琅率战舰三百多艘,水师二万余人,进取澎湖、台湾。 十八日,清军攻占澎湖。 |
虚龄已届六岁的胤禛,入尚书房读书。学习的课程有满、汉、蒙古文和经史等文化课,还有骑射、游泳等军事、体育课目。 胤禛读书像 |
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
昆明围困,吴世璠服毒自杀,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结束 |
福建总督姚启圣向康熙皇帝上书,报告郑经已死,其子郑克塽袭位,称延平王,凡事皆决之刘国轩等,表示愿意对清称臣进贡,不剃发登岸如琉球、高丽那样等情况,康熙皇帝不许,认为“时不可失”,应立即派兵统一,并任命由姚启圣推荐,从前从郑氏方面归降过来的施琅,作为进军台湾的统帅水师提督。 |
二十八日,郑成功儿子郑经病逝,其子郑克塽嗣位,在台湾割据独立的郑氏集团内部矛盾加深。 |
鄂尔泰出生,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 祖父图彦突官至户部郎中,父亲鄂拜曾任国子祭酒。 |
年羹尧出生于书香门第,世代为官。 年羹尧的祖父年仲隆是进士出身,官至和州知州;他的父亲年遐龄是笔帖式出身,官至工部左侍郎、湖广巡抚。 |
三十日,康熙皇帝第11子诞生,康熙皇帝赐名胤禛,成了康熙的皇四子,即未来的雍正皇帝。 胤禛的生母乌雅氏,出身寒微,隶属镶蓝旗包衣籍。 |
十八日,吴三桂中风病逝(67岁),仅做了5个多月的皇帝,其孙吴世璠继位 |
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并大封文武百官以稳住阵营。 |
3日,尚之信率省城文武官员归降清廷。康熙遵守前诺,命尚之信袭封平南亲王,部将各复其职,这样广东继福建之后也被全部平定。 |
庆阳知府傅弘烈在吴三桂尚未造反的时候就上书清廷揭发他的不轨行为,后来被贬到了苍梧。 孙延龄造反之后,授给傅弘烈将军之职。傅弘烈劝说孙延龄率军迎接清军,孔四贞也极力劝说他不要附逆。 孙延龄派傅弘烈到江西与清军会合。 吴三桂探听之后知道了这件事,派自己的兄弟的孙子吴世琮率兵逼近桂林,将孙延龄杀害,孔四贞的独生子也被吴世琮所杀。 孔四贞督军与吴世琮的兵马作战以防卫桂林。 吴世琮就留下了他的大将李廷栋驻扎桂林,并且不时出来劫掠平乐、浔州、横州、南宁等地。 傅弘烈回军到了平乐,孙延龄的大将刘彦明、徐洪镇、徐上远等击败并斩杀了李廷栋,然后与缐国安的儿子缐成仁一起投降清军。 之后孔四贞回到了京师。 |
前一年黄、淮并涨,砀山以东黄河两岸决口21处,黄河倒灌洪泽湖,高家堰决口34处,淹了淮、扬七个州县。 黄河河道在清口以下到河口长三百余里严重淤积,河道、运道均遭破坏。 康熙皇帝决定大规模治理黄河,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总理治河工程。 |
二十九日,被其子尚之信软禁的尚可喜在广州薨逝,享年73岁。 临终前原本一直昏迷的他忽然强睁眼睛,说:“吾受三朝隆恩,时势至此,不能杀贼,死有余辜!”他令诸子把皇太极所赐冠服取出,穿戴好后扶他起来,向北叩头,说:“吾死之后,必返殡海城,魂魄有知,仍事先帝。”说完死去。 |
参与三藩之乱的干将如耿精忠、尚之信、王辅臣等纷纷倒戈降清,清军收回了大片土地。 |
3日,尚之信召集众将与尚可喜议事,实际是再次强迫老父向吴三桂投降,尚可喜不同意,但尚之信已暗中指使其母亲拿剪刀剪去了尚可喜的发辫,将领们亦齐声高呼:“老王爷已剪辫投降!”尚可喜大惊失色,委顿于地,而尚之信则将他的印绶夺过去,正式向吴三桂纳降。 |
吴三桂约郑经、耿精忠共同进兵江南。 郑经趁机打福建的主意,又占据重镇汀州。耿精忠为集结与郑经兵戎相见的足够兵力,决定将原在赣西的部队撤回福建。 |
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尚可喜府邸,夺取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尚可喜闻变后欲悬梁自尽,被左右救起。 |
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清世祖顺治皇帝,满族没有皇帝生前储立皇太子的传统,到了康熙时期,满族已经全面封建化了,因而康熙皇帝也仿效汉族皇帝生前立长立嫡的宗法制度。 康熙皇帝立其第二子胤礽为皇太子。 可是,册立皇太子不符合满族的历史传统,在精神上不能为满洲贵族上层分子所接受,所以招来了宗室内部的混乱。 胤礽画像 |
康熙皇帝命刑部尚书莫洛率满兵进驻西安,鉴于先期奉命入川的四千绿营兵已因缺饷而逃散,莫洛请准康熙,决定增募万余绿营兵用于征剿,并檄王辅臣随征。康熙皇帝专门传谕新任命的定西大将军董额“兼程而进”,争取尽快与莫洛会合。 30日,莫军行至宁羌州,其驻地与王辅臣的军营相距仅两里许。王辅臣趁其不备,一面暗地里截住各处险隘,一面率众喊着“马羸饷缺”的口号,向莫军军营实施了突袭。莫洛被一颗火绳枪流弹击中后当场身亡,莫军余下的两千余绿营士兵全部被王辅臣收降。 董额听说王辅臣发动兵变,吓得不敢动弹,不仅未就近对王军“相机剿定”,而且还以栈道被阻塞,部队无法前进为由,急速退回了汉中。 康熙皇帝命王辅臣的义子、已被委任为大理寺少卿的王继贞,去平凉面见王辅臣,随身还带去了康熙的敕谕。在这份敕谕中,康熙没有因宁羌兵变责备王辅臣一个字,反而把责任都归咎于自己,表示如果王辅臣能够反正,将既往不咎,且官职不变,仍可继续担任陕西提督,“朕推心置腹,决不食言”。 除王继贞送敕谕外,与其同往的还有原莫洛部属祝表正,王辅臣也以朝廷大臣的身份跪听了敕谕,之后,他留下王继贞,另派祝表正赴京上奏。“王辅臣虽具疏悔罪,但恐怕是在使缓兵之计”,康熙对董额和哈占下达谕令,“如果王辅臣确实听命待罪,我军只需守住疆界,可若他嘴上说投诚,实际却继续扰乱为害,你们要相机剿御,以防止其势头蔓延,战乱扩大。” |
6日,皇后赫舍里氏生下一名皇子(赫舍里氏所生的第二个皇子,第一个皇子已于四岁时夭折),康熙当即给皇子取乳名保成,意为保证成功,平安成长。与此同时,皇后本人却因难产而昏迷不醒,当天她即抛下丈夫和孩子撒手人寰,死时年仅21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