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马戛尔尼使团到达大沽,徵瑞作为钦差大臣前往迎接,当听说英使欲以平行礼仪与清朝官员相见时,即决定自己不出面,而派出官阶略低的官员往见。他上奏皇帝时说,马戛尔尼以“品级自居”,自己“先行往见时,有失国体”,它预示着这场礼仪冲突即将开始。马戛尔尼使团由天津经北京,又继续到热河。 |
借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寿,英国派马戛尔尼谈判。 8月抵达北京; 9月2日赴承德避暑山庄晋见乾隆帝,途中参观了长城; 9月13日,使团抵达热河,向中国政府代表和珅递交了国书,并同其就礼仪问题再度发生争执; 9月14日,乾隆皇帝正式接见使团,马戛尔尼代表英国政府向其提出了割地、免税等请求,要求签订正式条约,被严正拒绝; 使团回到北京后,经京杭大运河往杭州等地参观。11月9日,使团抵达杭州,12月9日抵达广州,两广总督在广州送行。 之后,使团在澳门停留了一段时间。 1794年3月17日马戛尔尼使团离开中国,9月6日回到英国朴次茅斯军港。 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 |
在《西藏善后章程》基础上进行充实,经清中央政府修正,《钦定西藏章程》公布施行。 内容主要包括: 详细规定驻藏大臣的职权,其地位与达赖喇嘛平列。 规定了“金奔巴(藏语“瓶”)掣签”制度,以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达赖、班禅等大活佛转世,控制西藏政局,表明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宗教也加以直接管理。 |
《四库全书》完成 |
八日,廓尔喀国王感到势穷力竭,表示愿送还在扎什伦布寺掠夺的财宝、金塔顶、金册印,认罪乞降。 十九日,福康安接受廓尔喀投降。 九月四日,清军由廓尔喀境内全部撤出,退回济咙。 |
清政府派遣大将军福康安统领万余大军入藏,在西藏人民的配合下,清军击败了廓尔喀(即尼泊尔)军,把入侵者赶出国境。 |
孙士毅摄四川总督,保证了平定西藏廓尔喀之乱的粮饷供应。后又率军镇压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 |
西藏近邻廓尔喀(今尼泊尔)与西藏的大农奴主舍玛尔巴勾结,大举入侵攻占日喀则,洗劫了扎什伦布寺,掠走大批珍宝财物。驻藏大臣保泰临阵退缩,竟然打算把达赖和班禅移至青海。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向中央政府请兵求援。 乾隆闻报后,当即命福康安为大将军,与参赞海兰察、奎林(福康安的堂兄)率巴图鲁侍卫入藏。和琳(和珅弟弟)主动请缨,乾隆嘉其勇,任命他为驻藏大臣,负责督办前藏地区的粮饷供应。 |
乾隆皇帝下旨命十公主(惇妃所生)与丰绅殷德(和珅的长子)完婚。 |
十公主13岁,被册封为固伦公主,并开始留起头发,准备出嫁。 在清代,一般只有中宫皇后生的女儿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其品级相当于亲王。十公主乃惇妃所生,按理只能被封为和硕公主,其品级相当于郡王。乾隆破格将十公主封为固伦公主,可见他对十公主的宠爱程度之深。 |
孙士毅率军平定安南阮惠之变,出谋定策,指挥得当。 孙士毅统兵出关,一路势如破竹,各守隘军队望风奔遁。后封一等谋勇公,授兵部尚书,立军机大臣。 |
台湾林爽文发动起义,孙士毅设防潮州,防阻台湾林爽文起义军进入广东。大军出发之后,孙士毅遣兵助剿,牛马饲料、器械孙士毅立马办理,清廷加封其太子太保,赐双眼花翎、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
清廷为乾隆皇帝登基五十周年举行庆典。 |
伍国莹创立怡和行,与英国人通商。到其子伍秉鉴(1769—1843)时,因出色的经营管理以及与英人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遂使怡和行发展迅速。1813年,取代潘氏同文行,成为十三行行商之首。 |
《四库全书》官修完成,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 |
乾隆东巡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祭祖。 |
西北循化地区由于回教新旧教派之争,爆发了苏四十三起义。 甘肃是回族的聚居地之一。乾隆年间,甘肃安定(今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回民马明心创立新教,反抗门宦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这引起了旧教门宦地主的仇视,新老教派间多次发生争斗。 苏四十三起事之初并非与清廷对着干,主要还是与旧教相争,直到甘肃布政使王廷赞插手。苏四十三一开始起事,王廷赞就派人把新教的教主马明心抓到兰州。起义者围住兰州后,王廷赞不由得慌了手脚,连忙上奏朝廷,在清军的围剿之下,苏四十三退离兰州继续抵抗。和珅一万大军溃败只剩五千,阿桂得知甘肃军情紧急,忙安排好河工事务,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到兰州,仅用月余时间便彻底扑灭了乱军,贼首苏四十三血战而死。 |
六世班禅于承德见乾隆皇帝 |
班禅额尔德尼·巴丹益喜(1738一1780)自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起程,随行上千人,自青海、蒙、察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
当年统计,全国人口已达到242956613人。 |
乾隆皇帝(68岁)下谕旨,说自己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就退位。 |
国库存银达到了八千一百八十二万两,这一国库资产是整个古代王朝的顶峰,这个纪录直到清末被迫打开国门后才被打破。 |
新疆和田密尔岱山(地处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棋盘河源头,历史上被称为“玉山”)挖出一块总重量超过五吨的特大和田玉料。乾隆皇帝喜欢玉石,朝廷先后组织数千民夫,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耗费三年多的时间和无数的人力物力,才将这块玉石运到京师。 后来乾隆安排玉雕水平最高的扬州匠人雕制。经过十余年的周折,才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时将这块超大玉石制成了《大禹治水图》玉雕,如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宁寿宫的乐寿堂中。 |
江西举人王锡侯编了一本字典——《字贯》,删改了钦定的《康熙字典》。结果,不但王锡侯遭到严惩,书版与书册销毁,而且牵连到江西巡抚海成、两江总督高晋等官僚,以“失察”罪查办。 字贯案 |
乾隆皇帝趁编修《四库全书》之机,命有关衙署删销书籍。自此之后,清廷大肆删销、焚毁书籍、 石刻等。 |
十九日,结婚多年的和珅与冯霁雯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 |
白莲教农民起义 |
月末,王伦自焚,起义失败 |
乾隆宣布成立四库全书馆,其任务是将中国历史上的所有著作全部辑录在一起,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文化工程,四库全书馆中光是负责抄录的工作人员就多达数千人。 |
和珅得宠 |
《四库全书》开始编纂 |
5日,因不堪沙俄的苛刻要求,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领17万族人东归于启程回国, 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立即派出军队追袭。土尔扈特部经过了多次战斗,忍受了饥饿疾病,最后在6月底7月初,约6.6万人成功到达伊犁。 乾隆皇帝得到奏报后,立即发布谕旨安置土尔扈特部,东归后的土尔扈特部一部分安置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地区,一部分安置在外蒙古科布多地区,其中安置在新疆的部分主要分布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塔城地区。 土尔扈特部东归 |
和珅落榜,在北京东直门内开第一家当铺,被冯英廉作为受贿基地。 |
清缅议和 |
和珅18岁,顺利从咸安宫官学毕业。刑部尚书冯英廉兑现承诺,将自己17岁的孙女冯霁雯下嫁和珅,嫁妆2万两银子。 |
乾隆无意间发现永琰平时把玩的一把扇子上有题画诗句,落款为“兄镜泉”三字。永瑆自号镜泉,这字就是永瑆写的。当时乾隆龙颜大怒,专门训谕皇子们不得效法书生习气而疏于满人根本。 |
乾隆下令停止捐监制度。 捐监就是捐出身,即平民或生员通过出资报捐取得最高学府——国子监肄业的文凭。尽管它不像捐纳实职那样能直接当官,但是清朝明文规定,要想捐纳官职,首先必须具备贡、监生的资格。 捐监制度虽然对解决清廷的财政危机、缓解士人进阶的压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对科举制度、社会风气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
缅甸桂家首领被杀,清缅开战 |
设伊利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