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在湖南取得了与太平军交战的首捷,随后又相继在湖北、江西获胜,天京受到威胁。 |
1854年2月,湘军奉旨剿匪,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 在这篇檄文里,曾国藩说洪匪“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
上海爆发了以水手、船员和走私商人为中心的小刀会起义 |
太平天国丞相林凤祥、李开芳等率领两万精锐部队以进攻北京为目标出发,开始北伐。 |
19日,洪秀全攻克南京,斩清两江总督陆建瀛和江宁将军祥厚。 29 日,洪秀全入城,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首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12日,洪秀全率太平军攻克武昌,毙清湖北巡抚常大淳。 |
太平天国还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女性科举,考取状元的傅善祥作为东王的秘书活跃一时。 |
美日签定《美日神奈川条约》 |
30日,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在攻克汉阳后,为攻取武昌,当天晚上就在鹦鹉洲至白沙洲、南岸嘴至大堤口之间架起两座总长近3000米的长江浮桥,速度空前。架桥方法是,先在汉阳江岸把两艘、三艘或四艘船连成一段一段浮桥单元,然后衔尾徐行江中,组拼成桥。 |
东王杨秀清与西王萧朝贵联名发表奉天讨清檄文:“天下者中国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号召打倒满人建立的清王朝,以显示太平天国政权的正统性。 |
初十,洪秀全在其38岁生日当天,在金田起兵,建太平天国,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 |
太平军占领了地处深山的永安州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完成了建设新国的雏形。 |
11日,广西贵县,客家与壮族和汉族的早期移民之间因为细小的争端而引发了激烈的武力争斗(这种土著与移民之间的矛盾被称为土客械斗),失败的客家人走投无路,只得寻求拜上帝会的庇护。在这种混乱局面的掩护下,拜上帝会会众及其家人约一万人集结于金田村,开始了与清军的战斗。金田起义 广西桂平金田镇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将领住的木楼(干栏式建筑) |
十九日(11月22日),林则徐病死在广东潮州的普宁行馆(66岁)。 |
尽管林则徐年事已高,还身患宿疾,但身在家乡福州城中,福州离广西不远,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平反“拜上帝会”在广西发动叛乱。 |
25日中午,道光皇帝逝世 |
十四日(2月25日),道光皇帝病危,急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等公启匣,正式宣布: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 同日午时,道光皇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 二十六日(3月9日),咸丰皇帝正式即位,以第二年(1851年)为咸丰元年。 |
秋,住在紫荆山的两名拜上帝会青年会员杨秀清与萧朝贵被“天父(耶和华)”与“天兄(耶稣基督)”附体,开始向会众宣谕神的启示。根据最近在伦敦发现的《天兄圣旨》卷一记载,耶稣基督第一次下凡时说,“朕是耶稣。有人欲来听旨者,通过萧朝贵,在尔面前讲”,接着又问洪秀全,“洪秀全弟,尔认得朕么?”洪秀全答,“小弟认得”,承认附在萧朝贵身上的灵魂即为耶稣基督。 《天兄圣旨》开头部分 |
在广西桂平县的紫荆山,冯云山推动着传教活动,并发展了众多信徒。 年初,居住在紫荆山的客家人生员(童试合格者)王作新逮捕了冯云山,不仅攻击拜上帝会所宣扬的众神灵,还在暗中以谋反罪向当地政府进行了告发。 |
林则徐被重新启用,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去镇压广西的农民起义。 |
洪秀全造访了在广州的传教士罗孝全(I. J. Roberts),并在其下以数月时间学习了圣经。罗孝全在听过洪秀全的异梦后也认为甚是不可思议。但当洪秀全提出希望受洗时,罗误解他是为了得到经济援助而拒绝了他。自尊心严重受损的洪秀全继科举后再度遭受挫折,离开罗孝全,去了广西。 |
林则徐接任陕甘总督一职。 |
清政府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望厦条约》,这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
林则徐被流放,直至十二月至新疆。 |
魏源出版了世界地理书及海防书《海国图志》 |
年初,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基础上,广泛搜集中外著述,按区分国,增补整理,编成《海国图志》50卷,刊行于世,逾57万字; 1847年又增为60卷,刊于扬州; 1852年复扩成100卷,刊于高邮,近88万字,内容更为丰富。 《海国图志》成为当时中国最完备的世界知识汇编。 该书记述了当时世界各国的地理、政治、历史、宗教、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内容,并附有世界地图、各大洲地图以及分国地图。提出以夷制夷,以夷攻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推崇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称赞瑞士,不设君主,不设诸侯。 |
二十四日(8月29日),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侵华军全权代表璞鼎查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清英签定《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共十三条,内容包括: -中国割让香港岛; -开放口岸:广州、上海、厦门、宁波、福州; -清政府向英国赔偿二千一百万圆,同时废除须经公行进行贸易的制度。 |
林则徐挚友魏源闻讯林则徐从重发往伊犁戍边,从扬州赶来相送。两人在镇江相会,林则徐将自己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及其他有关外国资料交与魏源,嘱付他继续编纂,丰富相关内容。 |
林则徐受投降派的诬陷,被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戍边。林则徐离开居地镇海北上新疆。 |
24日,英军司令伯麦向关天培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将横档、大虎等各处炮台让给英军,关天培毫不退让。 25日中午,英军进攻。虎门之战分为沙角、大角之战、三门水道战斗和横档一线战斗。 26日晨,下横岛英军大炮向上横岛清军炮击,清军炮台、工事、军营多次被击中,清军逐渐陷入混乱。上午,英军出动伯兰汉号、麦尔威礼号等军舰,炮击清威远、靖远及沙袋炮台。清军炮火直射距离难以对英军舰船构成致命威胁,守军虽英勇抵抗,多次击中敌舰,但始终处于劣势。英军长时间的炮击,基本摧毁了威远、靖远及沙袋炮台的作战能力。英军随即进攻各炮台,至下午2时许,武山一带各炮台失陷。当英军攻占炮台后,关天培高声怒骂,视死如归,敌人在劝降无望的情况下,弹洞其胸而死。 |
5日英军进攻定海,第二天定海陷落,可直到7月17日,道光帝才收到林则徐的奏折。此时定海已陷落12天,而且信息完全不对称,胜败不分,对道光帝来讲完全是一场糊涂战。 |
英国的16艘兵船载炮540门,4艘武装汽船、28艘运输船和4000名士兵到达了中国南海海面,一场侵华战争开始了。 |
英国义律率军攻打广州,鸦片战争爆发 |
7日起,英议会下院讨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国鸦片商人赔偿案,经过3天的辩论,以271票对262票的多数,通过了内阁派遣远征军对华动武的提议。 |
16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发表了演讲,强调在中国发生的禁烟运动已经使英国商人与中国的通商关系中断。她表示要关注这一“影响臣民利益和王室尊严的事件”。 |
水军提督关天培穿鼻之战击退英舰 |
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
初三(3月18日),林则徐发出两道谕帖: 第一道谕帖是给公行的,命令其在三日之内,让夷人出示甘结(保证书),汉文和夷文各一份,声明“嗣后永不敢带鸦片,如再夹带,查出,人即正法,货尽入官”。 另一道谕帖题为“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由于钦差大臣也不能直接与夷人接触,他将这道谕帖交给了公行。 |
二十五日(3月10日),钦差大臣林则徐抵达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