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新民府知府增韫亲自到张作霖的驻地,按照名单点验人数,编成了正式军队,特别强调了军纪法规,说明“立功者赏,犯法者死”等纪律,并发给张作霖刻有“新民府巡警前营马队帮带”的木质钤记。 由此,张作霖就由非正规的“保险队”头目变成了朝廷正式任命的“新民府巡警前营”帮带,相当于现在的“副营长”,张作霖月薪银25两。  | 
15日,盛京将军增祺命令新民府:“该头目(张作霖)投诚之心真切,命令你们认真查点,挑选其中精壮者250名留用,军饷由当地筹措。张作霖既然能够真心悔过投诚,当地绅商又能筹捐充军饷,实在是深明大义,值得表扬,批准请求照此办理。”  | 
蔡元培与蒋智由、叶瀚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被推举为会长。  | 
1日元旦,蔡元培(35岁)与黄仲玉结婚。 他们的婚礼在杭州举行,蔡元培反对旧习俗,因此自己的结婚仪式也要按新风气来办。他用写着“孔子”二字的红布代替当地习俗的三星画轴,又用开演说会来代替闹洞房,在当时也是别开生面。婚后,蔡元培和黄仲玉两人在上海开始了新的生活。  | 
春,毛泽东(9岁)从唐家圫外祖父家回韶山,入南岸下屋场私塾读书,启蒙教师邹春培。先读《三字经》,接着读《幼学琼林》、《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毛泽东记忆力强,能够口诵心解,很快领悟。在学了一些字以后,父亲便要他习珠算,并给家里记账。  | 
春,陈寅恪(13岁)随长兄衡恪离金陵赴上海,以自费留学生的身份踏上了驶往日本的轮船。  | 
戊戌变法失败后,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和 八国联军大举入侵, 慈禧携光绪皇帝及若干亲王大臣仓皇西逃,28日重新回到北京,历时共511天,横跨庚子、辛丑年,官方史学美其名日“庚子西狩”。  | 
7日,晚清重臣、“中兴元老”李鸿章,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 
蔡元培(34岁)受聘为南洋公学(由清末官员盛宣怀在1896年创建于上海,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前身)特班总教习。 特班是因为这个班里都是经过选拔、国学功底深厚的学生。“特班”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精通国内外事务的新型官员。 关于课程的设置,盛宣怀参考相关资料,确定选修课的门类包括哲学、政法、外交、财经、文史、教育和自然科学等等,学生需要选修其中的一到两门,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学习笔记;蔡元培负责指导这个班的学生,轮流跟他们谈话或者当面指导,还有每月对学生们进行考核。  | 
12日,孔祥熙(21岁)到达美国旧金山留学。  | 
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 
  | 
顾维钧听从姐夫蒋昌桂的劝说,去考圣约翰书院。 在等待考试成绩时,他又去报考了南洋公学。 发榜时,他被两所学校都录取了,而他最终选了圣约翰书院,3月入学。  | 
袁树勋出任上海道台。顾溶被推荐给袁树勋主理财政,“辟掌支应”。  | 
初十,清廷借光绪皇帝名义发布变法上谕,特别指出:“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自丁戊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甚于红拳。迄今海外(甫)逃,尚以富有、贵为等票诱人谋逆。更借保皇保种之妖言,为离间宫廷之计。殊不知康逆之谈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实则剪除乱逆,皇太后何尝不许更新。” 这是说,慈禧太后是不反对取外国之长补中国之短的,在剪除了康、梁等“乱逆”以后,她是同意变法维新的。这是慈禧太后在新的形势下的自我辩护。这表明,她不是不愿意变法,而是不许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等主持变法,她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实行变法,要把变法事业抓到自己手里来做。其实质是在维护皇权的前提下实行变法。  | 
14日,清朝改变态度下令镇压义和团,袁世凯对义和团进行了无情镇压而得到了列强的欢心。 
 在八国联军的监督下,清廷官军处决义和团拳民  | 
15日,联军攻陷北京,“解放”了使馆守军。 之后联军又展开报复性袭击和掠夺, 日军行进到户部仓库,将库存三百万两现银、大量丝绸洗劫一空,事后为销毁罪证,放火将仓库烧毁。此后,日军转向内务府仓库,抢劫三十万白银、三十二石米。当时东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万朝报》曝光了此次马蹄银事件。  | 
9日,在山西省城巡抚衙门西辕门前,毓贤杀死了传教士及家属共46人,包括15男20女和11名儿童。其中基督教信徒33人,天主教的主教、修士和修女共13人。 山西教案  | 
十七日(7月13日),清政府驻美公使伍廷芳与美国龚断资本集团美华合兴公司,继1898年4月14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又在华盛顿签订《粤汉铁路借款续约》二十六款。旨在续签《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借款总额增至4000万美元,借款期限变更为50年,以铁路财产作担保,由美方承包工程并代管铁路至债偿清,且禁止修建平行铁路。 由于此时正值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这份续约直至1902年7月才获得清廷批准。这距订立草合同已经过去4年,约定3年完工的粤汉铁路,此时却尚未开建。 借款续约的签订标志着粤汉铁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同时也引发了湘、鄂、粤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由于铁路并未按期修成,一再拖延,五年仅修成支线三十二英里,而且美华合兴公司又将股票的大部售给比利时银团(合兴公司是一家实力较小的公司,其经理巴时的意外离世,公司陷入经营困境,不得不远赴欧洲发行债券。在法俄政府及其金融机构的暗中支持下,比利时悄悄购买了合兴公司的大量股票并实际掌控了该公司。当时,法、俄、比集团已经获得了芦汉铁路的建筑权,如果再获得粤汉铁路的建筑权,将严重破坏列强在华的势力均衡,这不仅让一向视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的英国难以接受,清廷也不愿意。且违反原约第十七条载明,不得将合同转售他国及他国之人。),因而触发了三省人民的“废约争路”的斗争。  | 
21日,西太后终下决心,谴责列强“无礼横行”而宣战。  | 
蔡元培的夫人王昭因肝病病逝,去世时才35岁。 妻子逝世后,蔡元培离开了中西学堂,去杭州筹办师范学院,最终没能成功。  | 
16日,清朝中央召开御前会议,讨论了义和团问题。 会议就把义和团看做“义民”还是“乱用邪术之乱民”争执不下,西太后慈禧言道:“法术不可恃,岂人心亦不足恃乎?今日中国积弱已极,所仗者人心耳,若并人心而失之,何以立国?”义和团支持论占了主流。  | 
24日(己亥年腊月二十四日),宫中叫大起,老佛爷慈禧太后撇开皇上,自己于西苑仪鸾殿召见宗室亲贵、王大臣及大学士、军机大臣、各部尚书侍郎、内务府大臣等重要臣僚。 老佛爷降谕:“当初立载湉为帝,天下不满之声四起,只因穆宗同治皇帝无子,不得已而为之。皇上但凡稍具天良,都应日日思想如何孝顺报答。可是前年康党谋逆,意图围颐和园杀我,为皇上张目。载湉竟然赞成,实属大逆不道。现在我已经决定,另立他人为穆宗(同治皇帝的庙号)之后,元旦即行登基。”  | 
陈宝箴(陈寅恪祖父)去世,死前留下遗嘱“陈氏后代当做到六个字,不治产,不问政”,在此之后,陈家再未涉足宦海。  | 
罗振玉资助王国维去日本留学。  | 
17日,联军炮轰天津大沽炮台。  | 
大刀会波及山东西北部,改名神拳展开活动。 神拳和义和拳最终合并,诞生了更为正统的公众组织“义和团”。 
 义和团旗帜  | 
24日,闻一多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闻家铺的一个书香门第,原名闻家晔。  | 
钱均夫、蒋百里这对老朋友,年在杭州求是书院读书时以文字互契而结交。  | 
袁世凯由户部侍郎升任山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  | 
近代著名出版家和教育家张元济应盛宣怀的邀请,担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他和蔡元培志同道合、一见如故,经常彻夜畅谈,非常愉快。 两人还商量合资办报,把外国报刊对中国的评论和报道翻译后出版,取名为《开先报》,后来改名为《外交报》。蔡元培还给这份报纸写了介绍,对大众说明了办报的目的。  | 
夏天,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是进士出身,在光绪年间任国子监祭酒,某日,王懿荣拉肚子了,太医给他看病,开的药方中有龙骨这味中药。家人把中药买回来后,略懂中医的王懿荣亲自查看药材。他惊奇地发现,这“龙骨”上有很多人工刻画出来的符号。金石学的功底让他断定,这些符号并不简单,应该是一种古老的文字。随后,王懿荣收购大量甲骨来研究,发现了甲骨文。  | 
毓贤任山东巡抚。毓贤认为“民心可用”,对义和拳采用抚的办法,将其招安纳入团。于是义和拳成了合法组织义和团,并授“毓”字旗。  | 
24日,刘少奇出生在湘江西侧的益阳宁乡县花明楼乡炭子冲,东山坡脚下的一所坐东朝西的土木结构农舍中。他的父亲名叫刘寿生(1865—1911),母亲鲁氏(1864—1931)。 刘寿生夫妇共生了四子二女,依次是:刘绍源(又名刘墨卿)、刘绍远(又名刘云庭)、刘绍达(又名刘作衡)、刘绍德(女)、刘绍懿[插图](女)、刘绍选(字渭璜,后名刘少奇)。当地俚语称最末一个孩子为“满仔”。刘少奇在叔伯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九,是这一辈分中最小的一个,所以家族中平时亲切地叫他“九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