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在同共产国际领导同志谈话时,曾指出中共中央在立三领导下违反了国际路线,并表示要向共产国际提交自己的意见书。 28日,在六届三中全会闭幕当天,会议以“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之名,致电共产国际执委会政治书记处。电报内容如下: 张国焘同志认为,“李立三领导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歪曲了共产国际的路线”,中共中央三次全会一致声明,张国焘的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共产国际执委会在这次纠正中央政治局的错误时认为,政治局在自己的工作中执行了共产国际的路线,同时也犯了局部的策略错误和组织错误,因此号召政治局进行布尔什维克式的自我批评,承认和纠正自己的错误,目的在于大力加强党的领导。中央政治局完全接受这些指示,中央三次全会以布尔什维克式的勇气进行了严肃的自我批评并且坚决地纠正了错误。张国焘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是与共产国际的立场直接对立的。毫无疑问,断定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路线与共产国际的路线相对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因此,三中全会认为有必要让张国焘同志返回中国参加实际工作,并请共产国际立即把他派回中国。 |
24日至28日,中共在上海麦达赫司脱路(今泰兴路)的一幢豪华洋楼里,召开六届三中全会,贯彻共产国际“七月决议”。 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认为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在路线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对目前的革命发展形势在程度上有了过分估量,遂致造成中央的个别策略上的错误。 会上,瞿秋白说李立三“犯有‘左’的冒险主义倾向的错误”,对李立三只是撤销他的常委职务,仍保持政治局委员职务。 中共政治局三常委改成了向忠发、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换成了瞿秋白。 会议停止了组织全国总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决定恢复党、团、工会的正常工作。 |
9日,阎锡山在北平怀仁堂宣誓就职另组的“国民政府”主席。 |
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组成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 |
27日,红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长沙这个实际上没有设防的城市。 在对长沙进行了10天的占领之后,红军又被国民党军队赶了出来。 |
23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与瞿秋白和周恩来,一起起草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又称“七月决议”。 月底,周恩来和瞿秋白从莫斯科动身回国。 |
国民党反蒋各派,由汪精卫组织,在北平成立了“中国国民党党部扩大会议”,史称“北方扩大会议”,决定另组“国民政府”,推选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邹鲁、唐绍仪、张学良为委员,以阎锡山为主席。 |
11日,李立三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对中国革命形势、性质和任务等问题提出一整套“左”倾错误主张,要求全国各地准备马上起义。 不久,制定出组织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又将党、青年团、工会的各级领导机关合并为准备武装起义的各级行动委员会。 这种“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立三路线”。它一度在党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使党和革命事业遭到重大损失。 |
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数省首先胜利》,“准备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建立全国革命政权,成为党目前战略的总方针!”后来被称为“立三路线”的“纲领性文件”。 |
王明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由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李立三兼任。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后改称红一军团)在福建长汀成立,朱德任总指挥。 |
27日,由于叛徒告密,张国庶(张国焘二弟)在南昌被捕。当时南昌警备司令张辉瓒亲自派员审讯,张国庶受尽酷刑后被绞杀,尸体被抛入赣江,年仅26岁。 |
为争夺中央统治权,汪精卫联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发起挑战蒋介石南京中央政府及国民党中央会议的内战。 |
21日,汪精卫发了一封电报,谴责南京政府受贿、腐败、独裁。 |
10日,阎锡山打电报给蒋介石,要蒋介石放弃武力统一中国的主张并立即辞职。 |
12日上午,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任编辑的王明在上海英租界被捕。 当天下午托巡捕送信给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潘问友,请求营救,此事完全违反了地下工作的纪律,为此,中共中央立即通知所有王明知道住址的人员迅速转移。 米夫委托“赤色救难会”驻沪代表、瑞士人牛兰出面营救。牛兰花了一笔钱,总算使王明在2月28日获释。 |
毛主席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基本形成。 |
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召开。 古田会议认真地总结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其中心思想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古田会议统一了思想认识,并且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 |
军事失利后,东北地方政府才派员与苏联在伯力谈判。 30日,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伯力协定》,规定仍按照1924年所签订的中苏协定,恢复冲突以前状态,包括恢复苏方人员一切职务,恢复东三省苏联领事馆。 |
15日,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开除陈独秀党籍并批准江苏省委开除彭述之、汪泽楷、马玉夫、蔡振德四人决议案》。 接着,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了一场反对“取消派”的斗争。 |
15日,在陈独秀的小组织活动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斯基主义反对派的决议》。 中共中央在组织上同时作出了三条决定: 1.各级党部如果发现了这样的小组织必须马上解散,对于参加的同志须以组织上的制裁; 2.经过讨论以后,仍然固执他的“取消主义”的思想,不执行党的策略,不服从决议的,应毫不犹豫地开除出党; 3.独秀同志必须立即服从中央的决议接受中央的警告,在党的路线之下工作,停止一切反党的宣传活动。 |
蒋介石命令东北军8万人开赴绥芬河,向苏联发起进攻。 苏联则迅速调动海、陆、空军,先后在绥芬河、满洲里、黑河、扎赉诺尔、同江等地给东北军以猛烈回击,使其遭受惨败。 |
钱学森从北师大附中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交通大学,选择机械工程学院铁道专业。 |
14日,斯大林命令苏联军队沿中东路一线向东北进攻,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败给苏军。 张学良被迫在伯力签订议定书,恢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特权。 |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第一个孩子在沈阳出生。这是个漂亮的女孩儿,他们唤她“宝宝”,给她起名为“再冰”,以纪念孩子离世不久的祖父饮冰室老人。 |
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组成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后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国红军总司令。 |
10日,中东路理事长兼全路铁路督办吕荣复,以非法手段下令解除苏联铁路局局长、副局长,以中国副局长代理局长职务,并撤销苏联各处处长。 14日,苏联政府以最后通牒形式向国民政府提出三项解决办法: (1)从速召集会议,解决中东路一切问题;(2)中国当局应立即取消对于中东路之一切非法行为;(3)一切被捕苏联人员应立即释放。 国民党政府对此不予理会,命令东北军集结军队向苏联边境进逼。蒋介石宣称:“我们须先取中东路,然后谈判一切问题。” 17日,苏联政府宣布与国民党政府断交,撤回驻华外交、商务以及铁路人员,停止中苏全部铁路交通,命令驻华外交人员离境,并声明保留1924年中苏协定的一切权利。 |
1日,孙中山奉安中山陵。 |
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福建龙岩召开。 毛泽东打算在会上通过总结建军以来的经验,解决争端问题。但他的正确主张未能为多数同志所认识和接受。在讨论中,林彪再次坚持他给毛泽东信上所写的内容和对朱德的看法,而刘安恭则要求实行完全选举制度,轮流更换党内负责同志,他的提议遭到了否定。 大会在中央未指示改组前委的情况下,改选了前委。毛泽东没有继续当选为前委书记。这一职务改由陈毅担任。 |
8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白砂镇早康村召开,史称早康会议,又称白砂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红四军党内关于前委与军委之争加剧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就要不要军委问题,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主要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分歧,朱德认为中央对红四军成立军委有指示;毛泽东认为与其有名无实,要也没用。 最终,在时任前委书记毛泽东的强烈坚持下,会议以36票赞成,5票反对,通过了取消临时军委的决定,从组织上保证了前委对红四军具有全面、集中的领导权,避免了党的分裂,也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四军中的领导地位。 |
随着革命根据地的迅速扩大,革命政权的不断发展,红四军部队不断壮大,前委既管军队工作,又要兼顾地方工作,遂决定军委于5月上旬恢复办公。 由中央新派到红四军工作的刘安恭任临时军委书记。 刘安恭就任不久,在一次临时军委会议上由他提议并形成一个决议:即今后前委只负责研究制定部队的行动等大的方针,部队的指挥权则由军委掌握。 这一决定,显示出一种脱离前委领导,与前委分庭抗礼的倾向,下级党委限制上级党委的领导权,这显然是错误的。 毛泽东对刘安恭的这一错误决定十分气愤,多次表示不能同意和接受这一决议。 |
27日,在南京国民党政府指使下,东北军张学良部派军警非法搜查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监禁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及馆员,没收领事馆来往文件,逮捕来馆苏联公民39人,劫掠领事馆财物。 为此,苏联政府向南京国民党政府提出严重抗议,斥责其违反国际公法。这时蒋介石亲赴北平,指使张学良调遣东北军到苏联国境布防,作出备战姿态。 |
作为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无冠之王”,王明是带着米夫改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厚望,被米夫以共产国际东方部的名义派回国的。 先由莫斯科乘火车到海参崴,然后又由海参崴乘船到达上海。3月上旬到达上海。 |
北伐战事结束后,控制南京政府的蒋介石为了加强统治,准备加紧打击和解决其他新军阀。 蒋介石与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矛盾激化,双方遂爆发战争。这场战争历时三个月,桂系势力被大大削弱。 蒋桂战争 |
12日,朱德的妻子伍若兰在受尽折磨后,英勇就义。 |
朱德和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以武装斗争发动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扩大红军力量,开创工农武装割据新局面,为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打下基础。 |
月初,蒋介石调集湘赣重兵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大“会剿”。 |
18日下午二时十五分,梁启超因肺部感染病菌终告不治,享年56岁。 |
张学良作为东北大学校长,向社会征集东北大学校徽,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中奖入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