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率兵亲至汉中。曹操不得不再次亲征。 |
刘备遣张飞伐汉中。 |
孙权派人请降,曹操便又回到邺城。 献帝随即诏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警戒清道;不久又命曹操“冕用十二旒”,备天子乘舆。 曹操则立曹丕为王太子。 |
孙权派贺齐及陆逊平定尤突、费栈叛乱。 |
春,孙权和吕蒙商议,准备伺机收回荆州,于是积极备战。 又命都尉徐详拜访曹操,请求归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结为姻亲。 |
北方发生一场大规模瘟疫,导致很多人死亡,包括鲁肃和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孔融和阮瑀已经先期过世)。 |
曹操再次发兵征讨孙权,并将孙权击败。 |
曹操晋爵为魏王。 |
曹操自汉中回到邺城。 |
冬,曹操进驻居巢,再攻濡须坞,又煽动丹阳、鄱阳山越宗帅费栈、尤突起事。 |
曹操西征迫张鲁投降。其间,司马懿、刘晔曾建议曹操乘刘备取代刘璋不久,发兵讨蜀。曹操没有听从。 |
刘备收取益州,孙权遣诸葛瑾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 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部将关羽率军三万于益阳与鲁肃对峙,吕蒙、孙皎、潘璋等人纷纷赶来支援,大战一触即发。然而,曹操于此时率主力西征汉中,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孙权议和。 最终,长沙、江夏、桂阳归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归属刘备。与刘备议和后,孙权再次征讨合肥。 刚到合肥城外,便遭遇了张辽的突袭,猛将陈武奋战至死,孙权弃旗登山,方得以脱险;在撤军时,孙权又再次遭遇了张辽的突袭,在吕蒙、凌统、甘宁等人拼死保护下,孙权蹴马趋津,助鞭过桥,再度脱险。 |
孙权率吕蒙、甘宁征讨皖城,虏获庐江太守朱光、参军董和以及男女数万口。 自此,孙权控制了江淮南部。 曹操不甘,再次亲征孙权,但此次出征,三个月即还,未获建树。 |
韩遂、马腾割据雍凉,为曹操所灭。 |
曹操攻打濡须坞。 孙权以舟师围攻曹操水军,俘获三千余人,曹军溺亡数千人。 在与之相持一个多月后,孙权成功地劝退曹操。 |
在曹操的策划下,汉献帝加封曹操为魏公,他获得了东到山东西部,南起汤阴(今河南安阳),西纳林州(今河南林州),北达曲周(今河北邯郸)、邢台的十个郡作为新的领地。 “割河内之荡阴、朝歌、林虑,东郡之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巨鹿之廮陶、曲周、南和,广平之任城,赵之襄国、邯郸、易阳以益魏郡。” |
孙权命修筑石头城,改秣陵名为建业(今江苏南京)。 同年,又修筑濡须坞以防曹操南侵。 |
孙权命修筑石头城,改秣陵名为建业(今江苏南京)。 同年,又修筑濡须坞以防曹操南侵。 |
曹操平复马超后返回邺城。汉献帝给予曹操特殊待遇,允许曹操入朝时佩剑在身。 |
孙权听从谋臣张纮的建议,将治所迁至秣陵。 |
马超、韩遂拥兵十万反叛曹操。曹操大破马超,平定关中,声望恢复如初。 |
孙权遣交州刺史步骘挥师南征。步骘大军压境,交州九郡无不臣服。交趾太守士燮率领众兄弟接受孙氏管制。 唯有刘表所任命的苍梧太守吴巨阳奉阴违,最后被步骘所斩。 孙权为笼络士燮,加其为左将军。 |
周瑜与曹仁相持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曹仁的军队死伤众多,最终弃城逃走。孙权得南郡后,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 同年,刘备上表奏封孙权代理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 孙权与刘备在京口相见,并同意借南郡等予刘备。 二人此次会面,巩固了孙刘联盟。 曹操为防范孙权,强制内迁淮南的民众,引发江淮十余万户百姓惊慌,使其尽皆渡江归附孙权。 |
七日,黄盖率“蒙冲斗舰数十艘”,各自装上易燃的干草薪柴,灌上膏油,用帷幕裹好。又在每条船后预备将载士兵返回的“走舸”,乘夜间驶向曹营,对外只说是前来投降的,骗过了曹军。 离曹军2里(今831米)左右,黄盖下令各船点火,顷刻间“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大火延及了岸上的陆寨。 周瑜见偷袭得手,自率轻锐,杀奔而来。刘备也带兵杀向乌林。 曹军此时已乱,败而西逃。周瑜、刘备水陆并进,追赶曹操至南郡城下。 曹操见败局已定,只好让部将守住襄阳,自己率残部退回邺城。 |
荆州刘表病死,其子刘琮附曹,曹操于是夺得荆州。 刘备听说刘琮降了曹操,急忙率部南下,并带出刘琮左右及众多荆州百姓。 曹操对刘备的中路进行追击。刘备败退到江夏,受到刘表的另一个儿子江夏太守刘琦的接应。 |
曹操罢废“三公”的设置,复置丞相以独揽军政大权,曹操自为丞相。 |
幽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太守公孙康杀袁尚、袁熙,将其首级送呈曹操邀功。 |
曹操与乌桓王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战于几城(今辽宁朝阳市附近)。 当时蹋顿的联军达数万人,激战之后,曹操杀死蹋顿,大破乌桓。袁氏兄弟见状投奔公孙康。 公孙康迫于曹操声势,将袁尚、袁熙杀死,割下首级献给了曹操。 |
袁尚、袁熙被曹操击败后,往北逃亡,企图依靠乌桓的力量反抗。曹操为达成最终统一北方的目的,毅然决定远征乌桓,解决边患。 曹操率大军从邺城出发,先到达易县。 |
曹操回到邺城,作《封功臣令》,大封功臣,并免除阵亡将士亲属的徭役负担。 |
曹操击败并州的高干。 北方的大股军事势力终于平定。 |
曹操以大军围攻袁谭于南皮,袁谭势孤不敌,临阵被杀,曹操取得青州。 |
曹操表奏献帝,获领冀州牧。 |
曹操乘袁尚去攻打袁谭的机会,领兵直捣邺城。邺城十分坚固。曹操决引漳河水灌城,围困邺城三个月,造成城中半数人饿死。 其间,袁尚领兵回救邺城,被曹操击溃,邺城内士气更加低落。 八月,曹操终于攻下邺城,杀了守城的审配。 曹操进驻邺城后,对袁家大加抚慰。他慰问袁绍的妻子,并亲自到袁绍墓前祭奠,还让曹丕纳了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氏为妾,随后又免了河北租赋。 |
曹操攻下邺后,即开始将邺建成实际上的都城。 |
二十一日,官渡、仓亭之战皆败后,袁绍口中连吐鲜血,气绝身亡,享年49岁。 |
曹操在山东阳谷一带再败袁绍。 袁绍自此退回邺城,逐渐积郁成疾。 |
袁绍又从河北运来军粮一万多车,由部将淳于琼率兵护送,进至故市、乌巢(今河南延津境内)宿营。 袁绍谋士许攸此时投奔曹操,建议乘夜去袭击袁军的辎重。 曹操听从许攸,留下曹洪、荀攸留守大营,自己则亲率步骑兵五千人,带上薪柴引火之物,用袁绍的旗帜作伪装,奔袭粮草。 路上有人问,则回答说是袁绍担心被曹操抄后路,调回设防的。袁绍的兵士皆没有怀疑。 曹操等到达乌巢后,立即纵火烧粮,袁营大乱。 袁绍只分了少量的兵去救淳于琼,曹操赶在袁绍救兵到达乌巢前就打垮淳于琼,援军也跟着溃败。 袁绍得知曹操去烧粮草,认为曹操大营必已空虚,遂攻曹操营地。 攻打曹操大本营的大将张郃和高览因与袁绍谋士郭图不和,愤而投奔曹操。 袁绍见败局已定,只好带着儿子袁谭等数百骑逃回河北。 |
袁绍用数千辆运粮车送军粮到官渡。曹操采纳荀攸的建议,派徐晃等率兵烧了这批粮草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