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王朝又置伊吾(哈密)郡共五郡。 |
张须陀为齐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丞。时值隋炀帝数次用兵高句丽,致使百姓失业,再加上饥荒,粮食的价格飞涨。张须陀决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于是先斩后奏,开仓放粮。隋炀帝得知后,并没有责备张须陀,反而奖赏。 |
启民可汗去世,隋炀帝十分伤心,特地为他停止朝会三天,立他的儿子咄吉为可汗,这就是始毕可汗。 |
隋炀帝因黄门侍郎裴矩所作的《西域图记》对西域更感兴趣,便西巡,五月合围吐谷浑于覆袁川,降者10余万人。 六月到了张掖,在那里召见了西域27国的使节,下令当地的人民盛装观看,队伍长达数十里。 |
杨广亲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 在返回途径大斗谷时,遭遇到暴风雪的袭击,文武官员遭受饥饿、湿冷,士兵冻死大半(三分之二),马驴损失十分之八九,随行的后宫妃、主狼狈相失。 九月,杨广的车驾进入西京长安。 杨广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 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杨广一人。 杨广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但很快就失去控制。 |
启民可汗前来朝见天子,炀帝对他礼遇和赏赐更加优厚。 |
隋炀帝征发河北民工百万疏浚汉代屯氏河、大河故渎与曹操所开白沟为永济渠。 |
杨广派常骏、王君政等出使赤土国(今马来半岛克拉地峡一带),常骏等带着丝织物五千段送给赤土国国王瞿昙利富多塞。他从南海郡(广东广州市)出航到赤土国。国王也遣儿子那邪迦随常骏等来中国,杨广赐那邪迦官位和物品。 |
隋臣裴矩指使高车袭击吐谷浑,吐谷浑向隋朝请求援军。杨广乘机出兵,于隔年灭吐谷浑,步萨钵可汗逃亡。 此战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隋廷设置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但是,同一年,杨广派伏顺去管理,却不能到达而返回。 随后,吐谷浑返回故地,并进攻隋朝河右,隋朝无力防御。 |
隋炀帝从榆林出发,经过云中,溯金河而上,命令宇文恺等人制造观风行殿,殿上可容纳侍卫几百人,行殿可以离合,下设轮轴,可以很快地推移。 又命宇文恺制作行城,行城周长二千步,以木板为主体,用布蒙上,再画上彩画,行城上观台、望敌楼全都齐备。 突厥等族人惊叹,认为是神功,每每望见御营,十里之外就跪伏叩头,没人敢骑马。 隋炀帝见状,非常高兴,多次赏赐宇文恺财物。 |
贺若弼认为杨广的大帐太过奢侈,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被人所奏。 杨广认为他这是诽谤朝政,于二十九日(8月27日)将贺若弼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诛杀,贺若弼时年六十四岁。 |
炀帝想要向突厥人炫耀隋朝的强大,命宇文恺建造大帐,帐中可以容纳数千人。 初七,炀帝来到这座设于城东的大帐,宴请启民可汗及其部属。 |
炀帝以及随行兵马驻扎在榆林郡(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炀帝要出长城到塞北炫耀武力,要直接经过突厥到达涿郡(今北京西南),恐怕启民可汗惊扰害怕,先派武卫将军孙晟宣谕皇帝圣旨。 启民可汗奉诏命,于是召集所属诸国部落如奚、室韦等酋长数十人聚在一起恭候隋朝皇帝。 从榆林到北突厥牙帐,到东面的涿郡修筑了一条长三千里、宽一百步的御道,突厥全国都出力服役。 |
4日,杨广诛杀侄儿长宁王杨俨,又把剩余的侄儿(杨勇诸子)安城王杨筠、安平王杨嶷、襄城王杨恪、高阳王杨该、建安王杨韶、颍川王杨煚、杨孝宝、杨孝范贬到岭南,在路途中全部被处死。 |
初一的早上,当时的突厥启民可汗正进京朝见隋炀帝,见到宫中数不胜数的文物,非常羡慕,请求袭用中华的冠带服饰,炀帝不允许。第二天启民可汗又带领他的下属上表坚决请求,炀帝见到启民可汗如此拜服中原文明,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对牛弘等人说:“当今衣冠全备,致使可汗揭开发辫请求袭用我中华的冠带服饰,是众爱卿的功劳。”于是赏给每个人很多丝帛以资鼓励。 |
杨广赐突厥启民可汗帛二千万段,启民可汗的手下也各有赏赐。还赐给启民可汗车马,地位高于隋朝的诸侯王。 高熲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自蒙寄任,竭诚尽节。高熲认为杨广对启民可汗过度优厚,高熲对何稠说“此虏颇知中国虚实,山川险易,恐为后患。”贺若弼也说对待启民可汗太奢侈。 杨广将高颎、宇文弼、贺若弼处死,将高熲的儿子流放到边疆,将宇文弼、贺若弼的妻子与孩子贬为奴婢。 苏威也被连坐,丢官。 萧皇后的兄弟萧琮因为与贺若弼友善,也被废于家,不久就死了。 |
杨广颁《大业律》。杨广修订了法律,主要是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炀帝即位,以高祖禁网深刻,又敕修律令,除十恶之条。凡五百条,为十八篇。五刑之内,降从轻典者,二百余条。诏施行之,谓之《大业律》。” |
大和推古天皇派遣隋使小野妹子向杨广递交国书,自称“日出天子”,称隋炀帝为“日没天子”,引得杨广勃然大怒。 次年小野妹子再次使隋,国书改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以缓和双方关系。 |
隋炀帝派遣杜行满等人出使西域;同时又派黄门侍郎裴矩驻于张掖,往来于武威、张掖、敦煌间,主持西域各民族和西方各国之间的联络、贸易及交通等事宜。 |
炀帝又在东都洛阳北七里外设置了回洛仓,修筑十里的仓城,挖掘了三百座粮窖。 |
炀帝在巩县(今河南巩义)东南的台地上面设置了洛口仓,在仓城周围二十余里,挖掘了三千座大地窖,每窖可储藏八千石粮谷,并设置了监管的官员和镇守的士兵一千人。 |
炀帝封秦王杨俊的儿子杨浩为秦王。 |
炀帝封皇孙杨炎为燕王、杨侗为越王、杨侑为代王,这三位王都是杨昭的儿子。 |
杨广拜杨素为司徒,又改封他为楚公,食邑两千五百户。 同年八月,杨素在任上逝世,享年63岁,获赠光禄大夫、太尉,谥号“景武”。 杨素虽然帮助杨广战胜了当时的太子杨勇,夺得嗣位。不久后,他更助杨广登上了帝位,并且有平定杨谅的功绩,然而却深为杨广所忌。 杨广面显出对他特殊的礼遇,实际上恩情却很淡薄。 太史官说隋地所属的分野将有重大的丧事发生,杨广因而改封杨素为楚公,因为楚地和隋地属同一分野,杨广想借杨素来拦挡遭丧的运气。 杨素卧病在床的时候,杨广常派一些有名的医生前去诊治侍候,并且赐他许多上好的药品,然而却总在暗地里问医生,总怕他不死去。 |
太子杨昭因病去世,炀帝哭了几声就止住了,旋即又奏乐歌唱,与平常没有什么两样。 |
炀帝从伊阙(今河南伊川西南)乘坐法驾(天子的车驾),在千乘万骑的簇拥之下进入东都城。 几天后,他亲临端门宣布大赦天下,并免除全国当年的租税。 规定五品以上的文官乘车、上朝穿戴冠服、佩戴美玉等制度,规定武官骑乘的马匹装饰珂(似玉的美石)、武官戴帻、穿用裤(套裤)褶(夹衣)的制度。 |
炀帝诏命吏部尚书牛弘等官员议定舆服、仪卫制度,任命开封仪同三司何稠为太府少卿(掌内府器物)专门负责营造,送往江都。 何稠富有智慧,构思巧妙,博览图书典籍,汇集参考古今的样式和构造,多有改进。衮衣(礼服)冠冕(礼帽)上画有日月星辰,皮弁(贵族用的一种礼帽)是利用漆沙制作的,又制作三万六千人的黄麾仪仗,而皇帝乘坐的各式车辆、皇后的仪仗、文武百官的朝服,都务求制作得华美,使炀帝称心如意。 |
初六日,“东京成”,其营建过程前后仅历十个月,是又一座在短时间内经周密规划、设计、建造而成的大型城市。在营建东京时,宇文恺“揣帝心在宏侈,于是东京制度穷极壮丽”。故此宇文恺博得隋炀帝的欢心,被进位开府仪同三司。 |
东突厥启民可汗入朝时,杨广招集全国乐人招待他。 |
杨广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当时以明经最为高级,进士试居次。当时选士制度只称为秀才科,与唐之科举有一定区别。 |
隋朝迁都从长安到洛阳 |
隋炀帝出游江都,从显仁宫出发,黄门侍郎王弘预先派来龙舟船队恭候奉迎。 |
在河南洛阳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桥,是第一次用铁链联结船只架成的浮桥。 唐太宗李世民作过一首诗,其中四句是“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用来描绘他乘坐御车渡越浮桥时,船头上善于搏击风浪的鹢鸟图形和缆索上的朵朵锦花在江河波涛上摇曳动荡的景象。 |
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又名大石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单孔圆弧弓形石拱桥,净跨37.02米,拱矢高度7.23米,矢高与拱跨相比,还不及1∶5,属于坦拱,由著名匠师李春、李通等建成。 |
十七日,隋炀帝命宇文恺为营东都副监(不久后迁将作大匠),与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负责营建东京(洛阳,609年改称东都),历时十个月,每月征调民夫多达二百万人,又洛州城内的居民和各州的富商大贾几万户充实东京;废弃二崤道,开辟册道。 |
杨广命令下令修建建造显仁宫,从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运到洛阳,又用海内的嘉木异草、珍禽奇兽充实园苑。杨广命令王弘等人到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洛阳的官吏监督劳役严厉急迫,十分之四五的役丁死亡了。杨广又下令在洛阳建造天经宫。 |
杨广令刘方攻占城,随着军队班师后,占城王商菩跋摩遂在比景、海阴、林邑三郡故地复国。 此战隋军死者十之四、五,主帅刘方也病死于班师途中。 |
隋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韦云起扬言借道去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与高句丽交易,率军入其境,契丹人未加防备。韦云起率军进至距契丹大营50里处,突然发起进攻,大败契丹军,俘虏其男女4万余人。 |
杨广推出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