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佐因纵火焚宫,遂被幽禁南宫,彻底失去皇位继承人的资格,其弟赵元佑因此而得益,赵元佑改名赵元僖。十月,太宗以赵元僖为开封尹,兼侍中,赵元僖遂成为了准皇储。 |
雍熙北伐 宋太宗为收复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派遣二十万大军分兵三路伐辽乘辽朝新君初立之机,派三路大军北伐。 最初,三路大军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失地。 但随着西北路军米信部新城会战失利及东路军曹彬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被辽将耶律休哥击败,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 杨业一部孤军奋战,最后负伤被俘,绝食三日,壮烈牺牲。 宋太宗赵光义第二次北伐又以失败告终。 |
重阳节,赵元佐因未被召入重阳节家宴,怒而酗酒,并在半夜纵火焚宫,获罪被废为庶人,安置到均州,途中被召回,废居南宫,派人监守。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赵元佐的四叔秦王赵廷美被指控与卢多逊等密谋造反,宋太宗将赵廷美废为涪陵县公,徙居房州。满朝之中,只有赵元佐出面向宋太宗为赵廷美伸冤。 太宗不听,赵元佐遂得了“心疾”,即精神出了问题,并且“由是失爱”。 雍熙元年(984年),赵廷美来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因忧悸成疾而病逝,享年三十八岁。赵廷美死后,赵元佐因病发狂,以致因为小错就用尖刀杀伤侍者。 雍熙二年(985年),病情略有好转,宋太宗很高兴,为此而大赦天下。 同年重阳节时,宋太宗召集几个儿子在宫苑中饮酒作乐,因元佐病刚好,便未召他预会。傍晚,他弟弟赵元佑(即赵元僖)等人在宴会结束后去看望他,赵元佐知道了太宗设宴的事,对赵元佑等人说:“汝等与至尊宴射,而我不预焉,是为君父所弃也。”于是发怒,到半夜,把侍女、姬妾等关在房内,纵火焚宫,到天亮,烟火仍未停息。太宗猜测火是赵元佐所放,便命令将赵元佐带到中书门下,派御史去调查情况。赵元佐看到放在面前的巨大的木枷,十分害怕,便说出了实情。太宗派入内都知王仁睿对赵元佐说:“汝为亲王,富贵极矣,何凶悖如是!国家典宪,我不敢私,父子之情,于此绝矣。”赵元佐无言以对。陈王赵元佑等太宗的儿子们和宰臣、近臣,都号泣营救,太宗流着眼泪说:“朕每读书,见前代帝王子孙不率教者,未尝不扼腕愤恨,岂知我家亦有此事!朕为宗社计,断不舍之。”遂下制废元佐为庶人,送均州安置。太宗对宰相说:“比者内外安宁,方思自适,而元佐纵火,实挠朕怀。”宰相宋琪等人说:“尧、舜有丹朱、商均,此不足以累圣德。元佐苟无心疾,当不至是,惟陛下开释。”宋琪又率百官三次上表,请求把赵元佐留在京师。太宗同意。赵元佐已上路南下,走到黄山,被召还,幽禁南宫,派使者监护,不通外事。赵元佐的幕僚楚王府谘议赵齐、王通、翊善戴玄以“辅导无状”的罪名请求处罚,太宗却说:“朕教训犹不从,岂汝等所能赞导耶!”释其无罪。 |
原唐末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一族后人,李继迁会同族弟李继冲诱杀宋将曹光实,占据银州。并归顺辽国,封为夏国王。 |
卢多逊在崖州去世,终年52岁 |
赵廷美(38岁)因“忧悸成疾”,死于房州。宋太宗赵光义闻讯后,“呜咽流涕,悲不自胜”,哭着对宰相说:““廷美自少刚愎,及长而凶恶如此,朕以同气至亲,不忍置之于法,俾居房陵,冀其思过,中心悯之,未尝暂忘。方欲推恩与之复旧,遽兹殒逝,痛伤奈何!”左右为之感动,于是追封赵廷美为涪陵王(一作涪王),赐谥曰悼,辍朝五日。 |
辽景宗耶律贤逝世,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12岁),萧太后萧绰临朝。 |
金匮之盟约定太祖传位太宗,太宗传位赵廷美,赵廷美再传太祖子赵德昭。赵廷美由此受到猜忌。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有人告发赵廷美骄横恣肆,有异谋,故罢免赵廷美开封尹之职,出为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 赵普又告发赵廷美与宰相卢多逊来往诡密,私赠弓剑,一起诅咒“愿宫车早晏驾”,并多方结交文武群臣,阴谋篡位。 经过审讯,卢多逊交代他们盼望赵光义早死,于是以“顾望诅咒,大逆不道”之罪,将卢多逊流放到崖州(今属海南三亚) 后赵普又使人上书,言“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 赵廷美再降为涪陵县公,被安置到房州(今湖北房县)。 |
宋太祖次子赵德芳病逝,年仅22岁。宋太宗亲临哭祭,废朝五日。 |
党项李继筠死,由其弟李继捧袭承藩职。 由于李继捧在党项贵族中缺乏号召力,激化了各部的权力斗争,赵光义趁机命李继捧入朝。 李继捧无奈携全家赴开封朝见赵光义,并向宋朝献出了夏、绥、银、静诸州。 于是赵光义命党项李氏全部迁居京城。 |
高粱河之战 初六,耶律沙率军向燕京城发动进攻,与宋军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相遇,被宋军击退。 这时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各率大军从宋军左右两翼发动猛攻,宋军急调围城部队迎敌。 城内辽军见援军赶到,便出城助攻。 宋军在辽军数路攻击下,全线崩溃。据说赵光义腿上中箭,仓皇奔逃至涿州,因箭伤无法骑马而换乘驴车继续南逃,耶律休哥追至涿州未获而返。 |
赵光义灭北汉后,在燕京北郊打败辽将耶律奚底军后,迅速包围燕京。 |
赵炅(赵光义)任命潘美北伐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被迫投降,北汉灭亡。 北汉(951-979)刘崇、刘钧、刘继恩、刘继元四帝28年。 |
武功郡王赵德昭(赵匡胤次子)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 赵德昭跟随宋太宗攻打幽州。军中有一次夜里惊乱,不知道宋太宗身在何处,有人谋议立赵德昭为皇帝,宋太宗得知此事后很不高兴。 回到京师后,宋太宗因为北伐不利,很长时间没有给太原之战的功臣行赏。赵德昭跟宋太宗论说此事,宋太宗大怒说:“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赵德昭退朝后自刎而死。 宋太宗听见此事非常惊悔,跑去抱着赵德昭的尸体,大哭着说:“痴儿何必这样呢?”追赠赵德昭为中书令,追封为魏王,赐谥号为懿。 |
13日,南唐后主李煜被毒酒赐死 |
吴越王钱俶奉旨入汴京(今河南开封),被扣留,为保百姓不遭兵燹。 初一,自献封疆所辖13州1军86县于宋,吴越灭亡。 宋太宗赵匡义对来归的吴越王礼遇,封他为淮海国王。 吴越归宋 |
割据泉漳的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纳土归降,标志着泉漳二州正式纳入版图、宋朝正式统一福建全境。 |
二十日凌晨,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享年50岁)。 同日,其弟赵光义(37岁)继位,是为宋太宗。 |
二十一日,晋王赵光义即位,宋太宗 |
钱俶应赵匡胤约,出兵与北宋会师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 |
宋灭南唐 |
宋军攻占金陵,李煜投降,南唐亡,宋得19州3军108县。 |
十八日,宋太祖宣谕出征南唐,以曹彬、潘美为帅,自江陵顺流而下进攻南唐。 |
宋朝遣使召见李煜,李煜称病不赴。 |
钱俶赐钱千贯,用绢素印应现观音像两万幅,画24种应现,下录真言24行,末镌“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造”。这是我国最早用丝织品印刷的版画。 |
柴宗训卒于房州(今河北房县),享年20岁。 |
初五,刘鋹被迫投降,南汉亡,宋得60州214县。 |
宋灭后蜀后,曾通过南唐劝说南汉国主刘鋹臣附,遭到拒绝。 宋朝派潘美、尹珂率湖南地方军队讨伐南汉。 |
北汉国主刘钧去世,北汉内乱。 |
初九,宋军于魏城(今四川绵阳东北)受降,后蜀亡,宋得45州198县。 |
以后蜀国主孟昶企图与北汉联合攻宋为借口,宋朝派六万大军进攻后蜀。 |
后蜀国主孟昶派赵彦韬携蜡书出使北汉,企图与北汉联合攻宋,赵彦韬将蜡书献给宋朝。 |
初九,宋军到荆门(今属湖北),这时周保权已经平定张文表之乱,宋军仍要借道荆南。 荆南节度使高继冲派叔父高保寅到宋营探听情况。 当夜,慕容延钊宴请高保寅,同时派数千骑兵偷袭荆州(今属湖北),高继冲惊慌出迎,宋军迅速攻占荆州。 翌日,高继冲投降,荆南灭,宋得3州17县。 |
赵匡胤命慕容延钊、李处耘借道荆南,讨伐张文表。 |
宋攻打南平国,南平国灭亡 |
割据湖南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去世,其子周保权嗣位。 衡州刺史张文表起兵袭占潭州(今湖南长沙),企图独霸湖南地区。周保权一面派军队抵抗,一面派人向宋求援。 |
12日,南唐元宗李璟逝世,李煜即位 |
赵光义出任开封府尹,此后主持京师政务达13年 |
金匮之盟 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35岁)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赵光义(24岁)。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 赵普请求重新拜相,其宣称建隆二年(961)杜太后临终时曾有遗命,要求赵匡胤传弟,遗命由赵普当场记录,赵匡胤将其藏纳于宫中金匮。赵光义据此果然在宫中发现赵普当年记录的“金匮之盟”,又读到赵普罢相时支持赵光义的上表,十分感动,当面向赵普表达歉意,称“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知四十九年非矣”。 真实性存疑。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