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FROM list where paixu <= -4450001 order by paixu desc limit 0,40
魏文侯即位,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使得位于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地区的魏国首先强大起来。 |
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卿大夫联合起来,灭掉了当时国内最有实力的卿族智氏,瓜分了智氏占有的土地,分别建立了三个封建政权,形成了三分晋国的局面。 赵氏占据晋的北部地区,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都城;韩氏占据晋的中部地区,以平阳(今山西临汾)为都城;魏氏占据晋的南部地区,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史称“三家分晋”,晋公室名存实亡。 |
智伯瑶率领自家军队为中军,命令魏军、韩军为左右翼,攻打赵襄子,晋阳之战爆发。然而赵氏岌岌可危时,韩、魏倒戈,联合赵军夜袭智伯瑶,智伯瑶大败,最后身死族灭。 |
秦国设置第一个县 |
晋出公想以齐、鲁之军讨伐知、赵、魏、韩四卿,四卿联合反攻出公,出公逃往齐,死在路上。 |
秦厉共公命人沿黄河修筑防御濠沟,以兵2万伐西戎大荔(今陕西大荔朝邑一带)。 |
天空出现哈雷彗星,明亮易见。 |
鲁哀公想用越国的军队除去三卿,结果也只能被迫出逃。 |
越军再次破吴,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国祚114年)。 越王勾践继而率师北上争霸中原,与诸侯会盟于徐(山东滕县)。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越国取代吴国成为诸侯霸主。 |
孔子自作了一首歌:“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他的学生子贡听到后,赶去看望他。他对子贡说:“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啊?天下明王不兴,没有人听我的;我快要死了。” 七天以后,孔丘逝世(73岁)。 |
楚惠王的时候,楚国白公胜叛乱,囚禁了楚惠王,准备杀掉惠王熊章,自立为楚王。 楚惠王的随从屈固冒着生命危险背出惠王,逃到楚惠王母亲——昭王夫人的宫殿隐藏起来。 白公胜自立为楚王后不久,楚惠王的部下屈固等人和来救助楚国的叶公一起,杀掉白公胜,恢复了楚惠王的王位。 |
孔子最倚重的弟子子路死于卫国的内乱,死时被砍成了肉泥,十分惨烈。孔子为之大哭一场,让家人把厨房中的肉酱倒掉,害怕联想到子路。 |
鲁国国君姬蒋捉麒麟 |
齐国田常(田乞之子)与贵族监止分别担任左、右相。田常继续采取大斗出租小斗收租的办法来笼络平民,实力大增。 |
春天,西狩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孔丘停笔《春秋》,春秋时代止。 《春秋》是一部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和其他一些诸侯国历史的编年史。 |
齐国田乞儿子田常再次发动政变,击败贵族监止的军队,杀齐简公,立齐平公 |
孔子最器重的弟子颜渊去世了。孔子伤心地大哭,说:“天丧予!天丧予!”。 但是当颜渊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子买了,给颜渊买一副椁的时候,孔子却不同意。 他回答说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置办椁,因为自己做过鲁国的下大夫,按照礼制必须坐车,不能步行。 |
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三天,见鲁哀公,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恒,没有得到支持。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
越王勾践乘夫差北上参加黄池之会伐吴,“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便向吴国进攻,大败吴军,杀吴太子。 夫差闻讯引兵回国与越议和。 |
孔子已七十岁,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 这一年,孔子最爱的弟子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
释迦摩尼逝世 |
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冬天,孔子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因为家境贫寒,只能薄葬。 |
漂流在外14年后,孔子(68岁)重新回到了鲁国。 断绝了仕进的想法,从此专注于教育活动。 《杏坛设教图》 |
夫差继位后,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投降,伍子胥认为应一举消灭越国,但是夫差为伯嚭所谗,不听“联齐灭越”的主张,反派伍子胥出使齐国。 伍子胥对他的儿子说:“我多次规劝大王,大王不采纳我的意见,我现在已看到吴国的末日了。你与吴国一起灭亡,没有好处啊!”于是将他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就返回吴国向夫差汇报。 伯嚭乘机进谗言,诬陷伍子胥有谋反之心。 夫差便赐死伍子胥,赠剑令他自尽。 伍子胥仰天长叹说:“唉!奸臣伯嚭作乱,大王反而杀我。我使你的父亲称霸诸侯。在你还未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几位公子都争立为太子,我与先王冒死力争,差点不能被立为太子。你被立为太子后,想将吴国分一半给我,但我并不敢有这种奢望。可是如今你竟听信奸佞小人的谗言而杀害长辈。” 伍子胥在愤恨之余,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 吴王夫差极怒,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抛弃于钱塘江中,吴人哀怜他,为其在江上立祠,命名为胥山。 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尽。 |
孔子游齐国时得观古《韶舞》。《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率鲁师与齐战,获胜。 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 六十八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至此结束。 |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后终回鲁国,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数来判断。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死的时候,会对自己薄葬。 |
吴、鲁攻打齐国南方时,齐大夫鲍牧与齐悼公有矛盾,田乞乘机杀死齐悼公,立其子壬,即齐简公 |
孔子在卫国,孔子夫人亓官氏去世。 |
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
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
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国人相救。由楚国返回卫国,途中又遇隐者。 |
第一次波希战争,波斯败 |
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
齐景公死,国、高两氏立齐景公的儿子荼为君。 田乞(田桓子之子)乘机发动政变,杀死荼,打败了高氏、国氏、弦民、晏氏四大贵族,拥立阳生为君,为齐悼公,田乞自立为相。 |
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蔡国。 |
秦惠公去世,葬于车里,其子秦悼公继位。 |
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 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 |
晋国“六卿”(韩、赵、魏、范、中行、智六家)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范氏和中行氏联合郑国和齐国,攻伐赵氏。 晋国的赵简子(赵鞅)在战前誓词中鼓励将士说: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意思是说,立了军功的人,无论其地位如何,皆可得到赏赐和改善地位。通过这种方式,发展了封建关系,争取了支持者,打败了范氏和中行氏。 智、赵、韩、魏四家共同瓜分了范、中行二氏的地盘,而智氏势力最强,智伯掌握了晋国的国政。 郡县成为军功的奖赏,这说明晋国由国家直接控制的郡县已经为数不少。 |
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 经过曹国,曹伯阳没有接见孔子。在曹国稍作停留,到达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五十九岁的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国、宋国、郑国至陈国,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 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