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FROM list where paixu <= -6320401 order by paixu desc limit 0,40
初一日戊辰,秦国的小子憖和晋文公、宋成公、齐国的归父、崔夭率军驻扎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 初二日己已,应宋国求救,晋文公与楚成王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晋文公胜。 在晋楚开战的五年前,流亡在外的晋公子重耳,曾受到楚成王的礼遇,重耳向楚成王许诺:“如果侥幸登上君位,日后如两国开战,将为楚军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晋文公履行了诺言,率军退避三舍(九十里)。 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 退避三舍 |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当时衡雍附近,今河南省境内),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等国,晋被推为盟主。 周襄王应晋文公之邀,移驾践土。晋文公遵照周礼,将战俘和战利品献给周王,包括一千名步兵、一百乘披甲的驷马战车、兵器盔甲数十车。周王大喜,设享礼用甜酒招待文公,命王室卿士尹氏、王子虎和内史叔兴父劝酒助兴。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并用策简记载了这一命令。 王子虎代表周王,在王宫的庭院与诸侯盟誓,宣布盟约:“共同辅佐周王,不得互相伤害!胆敢违背盟约,神灵自会诛杀!摧毁他的军队,不能享受国家,直到他的玄孙、无论老少,违背此盟,都会受到丧师亡国的惩罚。” 该会盟是晋国同年在城濮之战打败楚国之后,与各国约定要求尊重周王室。“践土之盟”与齐桓公的“葵丘之盟”正好相距二十年,这是标志着第二位新霸主产生的又一次盛会,晋文公由此称霸。 |
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 当月,甚至“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 |
楚国向宋国发动进攻,宋国危急,向晋文公求救。 |
夏,鲁国大饥,齐孝公趁机攻鲁。鲁大夫展喜先向展禽(柳下惠)请教应对之策后日夜兼程,在齐鲁边界上遭遇齐孝公,以牛羊、酒食犒劳齐国军队。 展喜说(展禽教的):“敝国国君听说贵国君亲自举起了尊贵的双脚,将亲自造访敝国,所以使下臣以牛羊、酒食犒劳贵国各位执政。” 齐孝公问:“鲁国人听说我要来,会感到害怕吗?” 展喜说:“小人(无知无识的平民)可能感到害怕,但君子(执政及知识分子)则不感到害怕。” 齐孝公问:“屋内什么都没有,像是中空而悬挂着的磬(一种敲击乐器),田野间连青草都没了,你们是凭着什么而不怕我呢?” 展喜说:“凭着先王的遗命啊!以前我国先祖周公跟贵国先祖太公辅助王室,为成王的左右手,成王奖励周公、太公的功劳,封其后代于齐、鲁,使其相邻而结盟,盟辞说:‘世世的子孙都不得彼此危害。’盟辞藏在盟府,由太公管理著。贵国先君桓公因此纠合诸侯,而攻击对王室不恭者;弥补各国的缺失而匡救各国的灾难,便是昭显太公所管理的盟约之神圣。所以齐侯您一即位,诸侯都引领期盼著,相互传言著:‘齐侯必能继承、发扬桓公的功业!’所以敝国不敢发展武力、设置边防,认为:‘难道齐侯继位才九年,就把先王的遗命、太公的旧职都给废弃不管了?这样要如何面对先君桓公?您一定不至于如此的。’所以敝国才能不感到害怕。” 齐孝公于是退兵。 |
冬,楚、鲁进攻并打败齐国,占领“毂”地,并把齐桓公的公子雍安排在那里,随时窥伺君位。 |
刚刚即位的晋文公重耳,采纳大臣狐偃“求诸侯莫如勤王”的建议,以勤王名义,出兵攻打并生擒王子带(姬带)。 晋文公护送周襄王(姬郑)回都城,并协助其处死王子带和隗氏,平定“子带之乱”。 |
王子带(姬带)与周襄王的王后隗氏(翟后)勾结,被周襄王发现,襄王废黜了隗氏的王后之位。 王子带得到消息,再次引西戎攻打周,并占领都城。 周襄王逃到郑国的汜(今河南省襄城县),向各诸侯国求救。 |
正月,卫文公派兵攻打邢国。 正月二十日,卫军灭亡邢国。 |
癸酉日,卫文公去世,其子郑继位,是为卫成公。 |
重耳在秦,全面了解了晋国形势之后,认为怀公新立,人心不稳,自己返晋的时机已到,便请秦穆公帮助,借助秦国的武力返晋。 秦穆公答应,在秦国军队的保护下,重耳一行渡过黄河,返回晋国。 秦穆公派人告诉晋国大臣,要送公子重耳回国,获得应允后派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护送公子重耳回到晋国。 由于晋国人心思变,都盼重耳回来。一过河,令狐(今山西临猗县西)、桑泉(临猗临晋镇北)、臼衰(今山西旧解县治)诸城邑很快都倒向了重耳。晋怀公派军抵挡,但将领们不愿作战,反而和重耳联盟。 |
重耳在秦兵三千人的护送下,回到阔别十九年的晋国,进入晋都曲沃,晋怀公逃到高梁,重耳随即派人杀晋怀公。重耳登上了晋国国君的宝座,是为晋文公。 从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到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重耳在外整整流亡了十九年。 |
秦穆公对晋怀公的逃离,以及对自己女儿怀嬴抛妻行为十分恼恨,就从楚国迎来晋国公子重耳,接到秦国,并把曾嫁给太子圉为妻的女儿怀嬴改嫁给晋公子重耳。 公子重耳开始时谢绝,后来就接受了。秦穆公对公子重耳更加以礼厚待。 |
晋惠公病逝,其唯一的儿子太子圉于都城绛继位,是为晋怀公。 在秦作人质的晋怀公逃离秦国时,其妻怀嬴不肯随同。晋怀公继承王位后,抛弃了妻子怀嬴。 晋怀公刚即位,便下令“勿从亡人”,即不准跟随重耳,要所有跟随重耳的人回晋国来,并规定了期限。 |
晋惠公患病,晋惠公还有好几个儿子在国内可立为继承人。 太子圉说:“我母亲家在梁国,梁国现在被秦国灭亡,我在国外被秦国轻视,在国内又无后援。君王假使一病不起,我担心晋国大夫瞧不起我,改立别的公子。”于是太子圉跟妻子商量一起逃回晋国。他的妻子说:“夫君为一国太子,在秦国忍辱负重。秦穆公命我嫁给您,是为了安定您的心。您逃回晋国,我不会跟随您,也不会声张出去。”太子圉于是逃回晋国。 |
夏,做了几个月俘虏后被放回的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的劝说,联合卫国、许国和滕国讨伐臣服楚国的郑国。郑向楚求救,楚成王遂率师进攻宋国本土,迫使宋国退军。 |
春,鲁僖公为救须句(其母来自之国)而伐邾,恢复须句国。 八月,邾国来抢须句,鲁僖公却轻敌,臧文仲进谏:“即使是小国,也不可以轻视;没有防备,即使人多也不可靠。《诗》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说:‘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即使明德如先王,也会犯难,也会畏惧,何况我们这个小国呢?主君不要说邾国是小国,蜂虿都有毒,何况是一个国家呢?”鲁僖公不听忠告,结果兵败于升陉,连鲁僖公的胄都被邾人夺为战利品,挂在鱼门来炫耀。 升陉之战 |
初一,宋、楚两军相遇于宋国边境的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驻屯于北岸,楚军自南岸开始渡河。宋襄公不顾司马子鱼(司马,官职名;子鱼,公子目夷之字)的建议,宋襄公说:“不义之兵(偷袭)怎能胜过仁义之师呢?”他还特意做了一面绣着“仁义”的大旗,并带着它来到最前线,坚持不半渡而击,第二天,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待到楚军全部渡河后,宋襄公又坚持非要等到楚军完成列阵之后方开始攻击。结果实力相比较之下,楚强宋弱,宋军惨败,襄公大腿中箭并于其后致死,其门官战死。 泓水之战 |
春,宋、齐、楚三国君主会于齐,在宋襄公的强力要求下,三国同意于当年秋于宋国召集诸侯大会。 |
秋,宋国、楚国、陈国、蔡国、许国、曹国和郑国赴会,齐国和鲁国托故未来。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以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果被楚王在会场上突袭遭擒。楚国乘机进攻宋国未果,不久,在鲁僖公调停下,宋襄公被释放。 |
滑国背叛郑国而顺服卫国。 同年秋天,齐国和狄人在邢国相会并订立盟约,替邢国策划对付卫国的侵袭。此时卫文公才担心邢国。 |
卫文公派兵攻打邢国,以报复菟圃之役。 |
郑文公前来朝见楚成王,对楚国表示臣服。楚成王十分高兴,赠送一批铜锭给郑文公。 铜锭刚刚送出,楚成王就后悔了。他又厚着脸皮派人找来郑文公,与他郑重约定,这批铜锭“无以铸兵”,也就是只能用来铸礼器,而不能用来铸兵器。 这就好比今天一国出口一批重要战略物资给另一国,又要求另一国声明,这批物资保证不用于军事用途。 好在郑文公很守信用,真的用这些铜铸了三口钟。 |
春,宋襄公率宋、曹、卫、邾四国联军伐齐,来帮助太子昭回国即位。 五月,诸侯联军在甗地打败齐国,齐人诛杀了齐君无亏,待联军击败四公子和鲁、狄的军队后,立太子昭为君,是为齐孝公。 同年八月,将齐桓公安葬。 |
冬天,邢国联合狄人攻打卫国,包围卫国的菟圃。 卫文公把国君的地位推让给父兄子弟和朝廷大臣,说:“谁如果能治理国家,我就跟从他。”大家不同意,而后在訾娄摆开阵势。狄军于是撤退。 菟圃之役 |
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子圉。 当初,晋惠公逃亡在梁国时,梁国国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晋惠公,生下一男一女。梁国国君为他们占卜,男孩将为人臣,女孩将为人妾,所以把男孩取名叫圉,女孩取名叫妾。 |
春,齐、徐联军攻打英氏,以报复楚国。 夏,齐桓公因鲁僖公擅自灭亡项国,拘留了鲁僖公,秋季经声姜调解将鲁僖公放回。 |
初七乙亥日,齐桓公去世。 五公子率党羽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易牙进宫,与竖刁借助宫内宠臣杀死诸大夫,立公子无亏为齐君。太子昭逃亡到宋国。 因为动乱的缘故,以致宫中无人,也没人敢去把齐桓公装殓入棺,齐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 直到十二月十四乙亥日,齐君无亏才把齐桓公收殓。 |
在狄呆了十二年的重耳打算到齐国去。狐偃也怕重耳在狄老这样住下去,会变得全无斗志,便说:“当初我们到狄人这里来,非以狄为荣,而以其可以成事。可是现在,我们该走了,应该到齐国或楚国去。齐侯(齐桓公)已经老了,管仲也已去世。齐侯身边大都是些谗佞小人。而他自己到晚年之时,必追择前官,求以善终。此时我们去,他会帮助我们的。”大家都认为有道理。于是,重耳便离开狄,到齐国去。 路过卫国的时候,卫文公看不起这个流亡在外的贵公子,对重耳很不礼貌。重耳出卫东行,路过五鹿(在今河南濮阳市南),粮食吃完了。他们看到一个在田野耕作的野人(与国人相对,属于被周人征服的人),便请求野人帮忙找点吃的。野人什么也没说,拾起一个土块递给重耳,表示自己一无所有。重耳大怒,认为野人在戏弄自己,举鞭要打。狐偃拦住了他,说:“此是天意所赐。百姓把土地奉献给了你,你能要求他们什么呢?上天行事必先有兆。十二年以后,我们必然获得这块土地。请诸位记住我的话。上天已经给了我们大命。以后,我们必获诸侯的拥戴。”狐偃之言,显然是为激励重耳,让他知道重任在肩,不要因小失大,意气行事。重耳果然立刻领悟了狐偃之言,再拜稽首,把土块接过来放在车上,又向齐国进发了。 重耳到齐国后,受到了齐桓公的热情接待。齐桓公把自己同族的一个少女齐姜嫁给重耳,陪送二十辆驷马车,让他过上富足的生活。重耳在外流亡了许多年,如今有了一个安身之处,觉得很满意,便打算在齐国长住下去,死于齐而已。还说:“民生安乐,谁知其他?” |
重耳离开已经住了12年的翟国时,重耳对妻子说:“等我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就改嫁。” 妻子笑着回答:“等到二十五年,我坟上的柏都长大了。虽然如此,我还是会等着你的。” |
春,在宋国上空坠落五块陨石,六只鹢鸟后退着飞过宋国国都,周内史叔兴顺应宋襄公心意预言第二年齐国将有动乱。 夏季,齐国进攻厉国,没有得胜,救援了徐国而后回国。 秋,周襄王把戎人造成的祸难告诉齐国,齐桓公调集诸侯的军队到成周去防守。 冬,齐桓公与鲁、宋、陈、卫、郑、许、邢、曹八国国君在淮地会盟,商量救援鄫国免被淮夷所侵、以及向东方用兵的事。各国替鄫国筑城,服劳役的人困乏,有人夜里登上小山头喊叫说:“齐国发生动乱!”诸侯没有等到筑完城就各自回国了。 |
晋惠公出兵攻秦穆公,发生了韩原之战 |
春天,秦国度过灾荒,秦穆公率军大举进攻晋国。 晋惠公对庆郑说:“秦军已经深入我国境内,该怎么办呢?” 庆郑说:“秦国曾护送君王回国即位,君王却违背割地的诺言;晋国饥荒时秦国援助粮食,秦国饥荒时晋国却背弃恩义,反而想趁它饥荒进攻它,秦军攻入国境不也应该吗?” 晋惠公占卜让庆郑给自己驾车和护卫,都得吉卦。 晋惠公说:“庆郑对我不恭顺。”于是改由步阳驾御战车,让一个名叫徒的家仆担任车右护卫,进兵抵御秦军。 |
曾执掌齐国政务40年的国相管仲病逝。 管仲临死前齐桓公问谁可以替代相位,管仲认为相比于刚直的鲍叔牙,仁厚的公孙隰朋更适合继任国相。 齐桓公又问管仲对易牙、竖刁、开方的看法,管仲认为易牙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竖刁阉割自己来讨好君主,开方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都不合人情,难以亲近,劝齐桓公驱逐这三人。 管仲死后,继任的公孙隰朋、鲍叔牙两位相国继续沿用管仲所留下的政治制度,但之后的继任者也在几个月里相继去世。 |
十三日,晋惠公与秦穆公在韩原交战。 晋惠公所乘坐战车的马陷于泥淖走不动,秦军追了上来,晋惠公窘急,叫庆郑来驾车。庆郑说:“不听占卜,打败仗不是活该吗!”说完便掉头而去。晋惠公又命梁由靡驾车,虢射担任车右护卫,迎击秦穆公。秦穆公手下勇士奋力冲击打败晋军,晋军败逃,晋军没抓住秦穆公,而秦军却抓获了晋惠公带回秦国。 秦穆公准备杀了晋惠公来祭祀上帝。晋惠公的姐姐穆姬是秦穆公的夫人,便穿着丧服伤心地哭泣,说若晋国国君进入国都,那么婢子携子女就自焚。秦穆公只好把晋惠公安置在国都外的灵台。 秦穆公说:“抓住晋惠公应该高兴才是,现在你却这样。况且我听说箕子看到唐叔虞刚刚被分封时,就说过‘他的后代定会繁荣昌盛’,晋国岂可就此灭亡!”于是秦穆公就允许与晋国媾和。 韩原之战 |
晋惠公准备迎战秦军,派韩简去探察情况。 韩简回报说,秦军少于我们,但请战人员却倍于我军。惠公问是什么原因,韩简说:君王出亡期间是依靠秦国的资助,回国为君是由于秦国的宠信,晋国发生饥荒又吃的是秦国的粮食,三次给予我们的恩惠而无所报答,现在又要迎击秦军,我方懈怠,秦军振奋,这样,斗志相差还不止一倍! 晋惠公认为,一个普通人尚且不能轻侮,何况是国家?便派韩简去请战道:寡人不才,能集合部下但不能让他们离散,秦军如果不回去,晋军是没有地方逃避命令的。 秦派公孙枝回话,表示答应请战,韩简退下去说:“我如果能被秦军囚禁就是幸运的了。” |
晋国的阴饴甥与秦穆公在王城(今陕西大荔县东)相会,订立盟约。 秦穆公询问晋国内部是否和睦,阴饴甥巧妙地回答说:不和睦。小人以惠公被俘为耻,又哀悼他们战死的亲属,不惜征收税赋,修治兵甲以立圉为国君,并表示一定要报仇,否则宁肯因此而事奉戎狄。君子则爱护他的国君,也知道他的罪过,征收税赋、修治甲兵以听候秦国的命令,表示一定要报答秦国的恩德,至死也无二心。因此,晋国内部不和睦。 秦穆公又询问晋国人对惠公的结果怎么看,阴饴甥回答说:小人忧伤,说惠公不会被释放;君子宽恕,认为他一定会回来。小人说我们损害过秦国,秦国岂能让晋君回来?君子说我们已经知罪,秦国一定会让晋君回来。惠公当初对秦有二心,就拘囚他,服了罪,就释放他,没有比这再宽厚的德行,也没有比这更威严的刑罚了。服罪的人怀念德行,有二心的人畏惧刑罚,韩原这一仗,秦国可以称霸诸侯了。 秦穆公表示,这正是他的心意,于是秦穆公改换晋惠公的住所,并赠送他侯伯享用的七牢之礼。 |
秦穆公放晋惠公回国,晋惠公回国后将晋国黄河以西的土地献给秦国,当时秦国的地盘向东已经扩展到黄河。 晋惠公又诛杀了庆郑,重修政教。与大臣商议说:“重耳逃亡在外,诸侯们大多拥戴接纳他。”想派人到翟国诛杀重耳。重耳听到这消息,就逃往齐国。 |
晋惠公终于回国,二十九日,杀庆郑然后进入国都。 |
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请求购买粮食。晋惠公与群臣商量,大夫庆郑说:“靠秦国的力量登上君位,过后便背弃割地的诺言。晋国饥荒时秦国还借粮食给我们,现在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给他们就是,有什么可顾虑的?还要商量!” 晋惠公的舅舅虢射说:“往年上天把晋国赐给秦国,秦国不知道夺取还借粮食给我们。今天上天把秦国赐给晋国,晋国岂能违逆天意?趁机攻打他们。”晋惠公听取虢射的计谋,不给秦国粮食,反而发兵去攻打秦国。秦穆公大怒,也发兵讨伐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