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FROM list where paixu <= -6860003 order by paixu desc limit 0,40
齐襄公死于堂兄公孙无知之手,后者不久又被大夫雍廪发动政变所杀。因齐襄公没有子嗣,齐国的君位也随之空虚,齐国内乱。 齐国内乱期间,两位庶出公子为免于迫害,都跑到各自母亲的娘家去寻求庇护。如今齐襄公已亡,两位庶出子之于君位继承权的分量不分伯仲,唯一的变量就是谁先回到齐国,以便争取更多势力支持自己。 鲁派兵护送公子姜纠返齐争位,管仲射中公子姜小白的衣扣,姜小白咬破舌尖,吐血诈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 鲁国于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结果这时出奔在莒国的公子姜小白(齐桓公)已先到达齐国国都临淄,在他的老师兼幕僚鲍叔牙的斡旋下,获得了势力最强的高氏和国氏两家贵族的支持,即位为齐桓公。 鲁国不肯罢休,就将军队驻扎在临淄以东的乾时(今山东桓台县南)。两军相战,鲁军大败,鲁庄公弃车而逃,秦子、梁子两名武士打着庄公的旗号引开齐军,成为齐军的俘虏;鲁庄公坐轻车逃归鲁国。 而夺位失败的公子纠逃回鲁国,齐桓公派鲍叔牙带领军队逼着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和召忽。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最终不得不处死公子姜纠,召忽自杀而死,管仲被囚入齐,鲍叔牙回到齐国,出人意料地立即推荐管仲为相,被齐桓公拜为国相,主持齐国大政。 |
周公黑肩想立王子克而弑杀周庄王,辛伯劝告,周公不听,结果辛伯告知庄王,周公黑肩被周庄王所杀,王子克逃奔燕国。 |
鲁桓公发现皇后文姜与其哥哥齐襄公通奸,被齐国公子彭生(齐襄公叔叔)杀死于齐国,嫡长子鲁庄公即位。 |
郑子亹参加由齐国国君齐襄公主持,在卫国的首止的诸侯盟会。 郑子亹准备让祭仲、高渠弥跟随一同前往。由于郑子亹年少时,曾经和齐襄公发生过争斗,因此双方结下怨仇。祭仲认为郑子亹和齐襄公有仇,郑子亹此去恐怕会遭不测,于是劝说郑子亹取消行程。郑子亹说:“齐国强大,而郑厉公还虎踞栎邑,如果不前往参加盟会,齐国就会率领诸侯讨伐我而迎立郑厉公。我不如前往,到时候不见得一定受辱,哪至于会到你所设想的地步呢!”郑子亹于是执意决定前往。祭足害怕齐襄公会一并杀掉自己,所以假称有病,没有跟随前往。 七月初三日,郑子亹来到首止,与齐襄公会面,未就从前的事道歉,且公子亹因不告谢齐襄公,齐襄公发怒,便埋伏带甲武士杀死郑子亹,并将跟随郑子亹参加盟会的大臣高渠弥五马分尸。 郑子亹死后,祭仲到陈国迎接郑子亹的弟弟公子婴(名婴,字子仪)回国继位,史称郑子婴。 |
郑昭公作太子时,憎恨卿士高渠弥。 郑昭公继位后,高渠弥担心郑昭公会杀害自己,二十二日,趁郑昭公外出打猎时将其射杀。 郑昭公死后,祭仲与高渠弥不敢迎回郑厉公,便改立郑昭公的弟弟公子亹为君,史称郑子亹。 |
周桓王逝世,谥号桓王,其子姬佗继位,是为周庄王 |
秋天,郑厉公依靠栎邑人杀死栎邑大夫单伯(一作檀伯),于是占据并居住在栎邑。 同年冬天,诸侯们听说郑厉公出奔,于是策划攻打郑国,以便护送郑厉公回国。但交战失败,军队于是各自回国。 宋国增给郑厉公一些兵力,自守栎邑,郑昭公因此不敢攻打栎邑。 |
郑厉公因祭仲专擅国家大权,害怕对自己的君位不利,于是暗中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祭仲。 雍纠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然后趁机杀死祭仲。 祭仲的女儿、雍纠的妻子雍姬知道此事,对自己母亲说:“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 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 于是雍姬就告诉父亲祭仲说:“雍氏不在他家里而在郊外宴请您,我怀疑此事,所以告诉您。”祭仲于是杀死雍纠,在大街上(一说在周氏的池塘边)陈尸示众。 郑厉公拿祭仲没办法,于是装载雍纠的尸体逃离郑国,说:“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 同年夏天,郑厉公出居到郑国边邑栎地(一说逃亡到蔡国),祭仲于是迎回郑昭公。 六月二十二日,郑昭公回到郑国重新即位。 |
齐僖公驾崩,留下三个儿子,太子姜渚儿、公子姜纠和公子姜小白。 齐僖公死后,太子姜渚儿即位,是为齐襄公。 管仲辅佐公子姜纠在鲁国 鲍叔牙佐公子姜小白在莒国 |
郑厉公和鲁桓公在曹国会见。 同年夏天,郑厉公派子人来鲁国重温过去盟会的友好,并且也是重温在曹国的会见。 |
宋国联合齐国、蔡国、卫国、陈国攻打郑国。 五国联军焚烧郑国都城的渠门,进入郑国都城的大街上,攻打东郊,占取牛首,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拿回去做宋国卢门的椽子。 |
由于宋国多次向郑国索取财物,郑厉公实在不能忍受,于是率领纪国、鲁国的军队和齐国、宋国、卫国、燕国的军队交战,击败齐、宋、卫、燕四国军队。 同年,郑厉公派人来鲁国,请求重修旧好。 |
郑厉公与鲁国国君鲁桓公在武父结盟。 |
新台丑闻 卫州吁死于反政变之后,卫国即由卫州吁的弟弟卫晋(卫宣公)继任国君。 卫晋在年轻时已经十分荒唐,跟他的庶母夷姜私通,生下一个儿子,名卫急子,意思是急急而来的儿子,这件严重背叛礼教的乱伦事件,当然绝对秘密,所以只好把孩子寄养在民间。等到卫晋当了国君,具有不再在乎抨击干预的权力时,才向外公开,并且立为太子。 卫急子成年之后,父亲卫晋遣使臣前往齐国,礼聘齐国(山东淄博东临淄镇)国君的女儿宣姜,作为卫急子的妻子。 事情就出在这位多嘴的使臣身上,他从齐国回来后,把宣姜的美貌大加喧染,老爹卫晋听了,神魂飘荡,就在淇水河畔,建筑一座非常豪华的宫殿,命为“新台”。然后教卫急子出使宋国(河南商丘)。卫急子一走,卫晋就派人去齐国迎亲,把宣姜直接迎到新台。等到卫急子回国,宣姜已由妻子变成庶母。 宣姜最初以为她的丈夫是一个英俊青年,忽然出现一个老汉,当然大失所望。不过失望之后,跟那种势利眼的女人一样,只要能掌握现实富贵,也就十分快活,而且连生了两个儿子:卫寿、卫朔。有了两个儿子,宣姜开始考虑到未来,感觉到她的前任未婚夫卫急子的存在,是一个定时炸弹,必须排除。老爹同意她的见解,兽性再度发作,对儿子兴起杀机。 恰巧齐国攻击纪国(山东寿光南纪台村),要求卫国出兵相助,老爹卫晋命卫急子前往齐国约定会师日期。一面却暗中派出武士,伪装做强盗,埋伏中途,吩咐说:“看见悬挂白色牛尾的船只,即行动手,杀死之后,凭牛尾领赏。”——白色牛尾,当时是一种代表封国使节的标帜。 这个阴谋属于高度机密,然而却被宣姜的大儿子卫寿探知,他对邪恶的老爹老娘无可奈何,但他却把这消息通知长兄卫急子,劝他逃走。 卫急子拒绝相信父亲会杀死亲生儿子。卫寿不得已,设宴给他饯行,把他灌醉,留下一张字条说:“我已代你前往,请快逃命。” 然后将白色牛尾插在自己船头出发,到了埋伏地点,“强盗”是只认白色牛尾不认人的,当然把他杀掉。 卫急子酒醒之后,大惊说:“我应该追上救他。”可是当他追到,弟弟已死。 他放声痛哭,责备“强盗”杀错了人,“强盗”自不能允许正主仍然活着,于是再把卫急子杀掉。 |
夏天,郑庄公姬寤生逝世,享年57岁,葬于今新密市境内。郑庄公治理郑国43年,是郑国的极盛时期. 郑庄公传位长公子姬忽即位,郑国大臣祭仲(祭足)拥立是为郑昭公,姬祭足任宰相。 最初祭仲担任封人,深受郑庄公的宠信,郑庄公让他担任卿士。祭仲替郑庄公迎娶邓国女子邓曼,生下太子忽。所以郑庄公死后,祭仲拥立公子忽即位。 |
宋庄公得知祭仲拥立郑昭公继位后,于是派人诱骗祭仲而把他抓起来,并威胁他说:“如果不立公子突,就杀死你。” 同时,雍氏还抓来公子突,借以索取财物。祭仲答应宋庄公拥立公子突,并与宋庄公订立盟约,祭仲于是带着公子突返回郑国。 |
楚武王时官居“莫敖”的屈瑕,屡立战功。率领楚军打败郧师,破坏了诸侯国联合伐楚的图谋。 |
初七,郑庄公去世,享年57岁。 祭仲立太子忽(姬忽)为国君,史称“郑昭公”。 |
祭仲替郑庄公迎娶邓国女子邓曼,生下太子忽。所以郑庄公死后,祭仲拥立公子忽即位,是为郑昭公。 郑庄公还娶宋国雍氏的女儿雍姞,生下公子突。雍氏在宋国受到吏民尊重和国君宋庄公的宠爱。 宋庄公得知祭仲拥立郑昭公后,就派人引诱祭仲来到后抓起来,威胁说:“如果不拥立公子突,就杀死你。” 宋庄公同时抓住公子突,借以索取财物。 祭仲答应宋国的要求,并与宋国订立盟约,让公子突回国即位。 九月十三日,郑昭公姬忽听到祭仲因宋国的缘故要立其弟公子突(姬突),于是出逃到卫国。 九月二十五日,公子突回到郑国即位,是为郑厉公。 |
郑昭公得知祭仲因宋国的缘故要立公子突,于十三日,逃亡到卫国。 二十五日,公子突回到郑国继位,是为郑厉公。 |
楚武王芈熊通建楚王国,定都丹阳,自立为“武王”。 自此,天下不再只有周王这一个“王”。 |
夏季,北戎攻打齐国,齐僖公派人到郑国求救兵,郑庄公让公子忽(姬忽)领兵援救,于六月大败戎军,擒获戎军两个主帅大良、少良,斩了戎军三百人的头颅,献给齐国。 齐僖公准备把女儿嫁给太子忽。太子忽辞谢说:“我们是小国,不配跟齐国攀亲。”当时祭仲与太子忽在一起,劝太子忽答应娶亲,说:“国君有很多宠爱的姬妾,太子没有大国的援助将不得继立,三位公子都有可能作国君(三公子即太子忽、公子突、公子亹)。” |
夏季,周桓王剥夺郑庄公在周王朝的左卿士之职,不让郑庄公参与周朝政,郑庄公因此不再朝觐周桓王。 周桓王姬林联合陈、楚、卫伐郑国郑庄公姬寤生。 双方在繻葛(当在今河南长葛市东北二十里)展开战斗,周桓王被郑军祝聃射伤肩部,郑庄公并未追击,晚上派祭仲慰问周桓王伤情。 繻葛之战 |
芮国(今陕西韩城市附近)发生政变,周王室军队与秦和西虢一道,平息了内乱。 |
宋国太宰华督贪念孔父嘉妻子美貌,攻杀孔父嘉(孔子六世祖),抢夺他的妻子。 宋殇公子与夷得知后大怒,华督害怕遭到宋殇公的诛杀,于是将宋殇公杀害。 从郑国迎回宋穆公之子公子冯拥立回国继位,借此亲近郑国,是为宋庄公。 同时华督把郜国的大鼎送给鲁桓公,对齐、陈、郑诸国都馈送财礼,因此华督当上国相。 在国内权力斗争中失势的孔氏一族逃到了鲁国。 |
周桓王把本来不属于王室的十二个邑作为空头支票,换取郑国四邑,使郑国白白丢了四个邑。 |
北戎侵略郑国。郑庄公率兵抵御他们,又忧心戎军力量强大,说:“他们是步兵,我们用战车,我很担心他们从后边突然绕到我军之前袭击我们。”公子突说:“派遣一些勇敢而不刚毅的兵士,和敌人一接触就赶紧退走,君王就设下三批伏兵等待他们。戎人轻率而不整肃,贪婪而不团结,打赢了各不相让,打败了各不相救。走到前面的见到有财物俘虏,必然一意前进,前进而遭遇伏兵,必然赶快奔逃。走在后面的人不去救援,敌兵就没有后继者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得胜。”郑庄公听从了公子突的意见。戎人的前锋部队遇到了伏兵就奔逃,祝聃追逐他们,把戎军从中截断,前后夹攻,将戎军全部歼灭。戎军后继部队拼命奔逃。 二十六日,郑人把戎军打得大败而逃。 |
郑庄公对待发起“东门之役”的四国,开始了逐个进攻。郑庄公攻卫、宋,侵陈、蔡。五国之间开始着拉锯战。 蔡、陈两国弱小,先后向郑国求和。陈桓公为表诚意,将女儿嫁给了在周王室做人质的郑公子忽。 卫、宋虽然和郑国的实力旗鼓相当,但卫国刚刚发生过内乱,而宋殇公又继位不久,都不想有太多的战事,耗费国力,积怨民愤。便请求齐僖公出面调和,面对齐僖公的出面,郑庄公也退后一步,如今没有周王室的全力支持,又得罪于临近诸侯,不如议和释怨于诸侯,并顺水推舟给齐僖公个人情。 在齐僖公的调解下,郑、卫和宋在瓦屋/温邑达(今河南温县附近)议和,并在此地卫、宋、郑、齐结盟。至此“东门之役”才算真正结束。 瓦屋之盟 温地之盟 |
秦文公逝世(在位50年) |
周桓王饥荒,求鲁国,鲁隐公代周天子向宋、卫、齐、郑买粮食 |
冬季,郑庄公到成周朝见周桓王。周桓王因为郑庄公派军队收割了成周的稻谷,所以没有按照礼仪接待郑庄公。 郑庄公对周桓王说:“我们周朝东迁,依靠的是晋国与郑国。好好地对待郑国用以鼓励后来的诸侯还怕来不及,何况不加礼遇呢?郑国不会再来了!” 不久,周桓王又任命虢公忌父为王室右卿,与郑庄公共理朝政。 |
晋鄂侯之子光即位,晋哀侯 |
由于郑国侵犯卫国,因此卫国人带领南燕国军队进攻郑国,祭仲与原繁、泄驾带领三军进攻燕军前面,派曼伯和子元偷偷率领制地军队袭击燕军后面。燕军害怕郑国三军,而没有防备从制地来的军队,结果燕军兵败。 |
周桓王对郑庄公的恨意满满,便旧事重提,正式拜虢公忌父为“右卿士”,而郑庄公也就从“卿士”降为“左卿士”。 新天子的这一举动,除“分权”外,也是在向郑庄公示威。 |
十六日,卫国公子州吁,联合逃亡在外的卫国人,袭击并杀害兄长卫桓公卫完,州吁自立为君。 |
为报上代君主结下的仇,以及使君民关系和协,卫国国君州吁联合宋国国君宋殇公、陈国国君陈桓公和蔡国国君,共同出兵攻打郑国,围住了郑国都城的东门,围了五天才撤兵。 秋季,几国军队再次攻打郑国,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割取了郑国的谷子后才收兵。 东门之役 |
州吁刚刚即位,喜欢打仗,又因杀害卫桓公的缘故,所以卫国人都不拥护他。 石厚向父亲石碏询问能让州吁安定君位的办法,石碏说:“朝觐周天子就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石厚说:“如何才能去朝觐呢?” 石碏说:“陈桓公正在受到周天子的宠信。现在陈、卫两国正互相和睦,如果朝见陈桓公,让他代为请求,就一定可以成功。” 于是石厚就跟随州吁到陈国。 石碏通过卫桓公母亲戴妫(陈国人)的关系,派人告诉陈桓公说:“卫国地方狭小,我老头子已年过七十,不能再做什么事,这二人确实杀害我国君主,请您趁此机会除掉他们。” 陈桓公假装和州吁友善,当卫国的军队开到郑国都城的城郊时,陈桓公命人将州吁和石厚抓住,然后让石碏派人来陈国处理。 同年九月,当时州吁在陈国的濮地,石碏派右宰丑在向州吁进献食物时,趁机将他杀死;石碏大义灭亲,又派他的管家獳羊肩在陈国杀死石厚。 |
卫桓公的弟弟公子晋从邢国迎回卫国,并拥立公子晋继位,是为卫宣公 |
宋穆公病逝,还政宋宣公(宋穆公兄)之子子与夷即位,宋炀公。 |
周平王逝世。 刚到郑国没多久的周太子姬狐只得立马启程赶回洛邑。王室的屈辱、丧父之痛加上连日奔波,让这位老太子刚到洛邑便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也随其父而去。 其孙姬林即位,是为周桓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