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FROM list where paixu <= 10330303 order by paixu desc limit 0,40
皇太后刘娥(章献明肃皇后)崩逝(享年64岁,实际掌权11年),宋仁宗赵祯(24岁)亲政 〔宋〕佚名《宋仁宗坐像》 |
夏太宗李德明病死,终年51岁。其子李元昊继位,积极准备建国称帝。 |
诞下宋仁宗赵祯的李氏,在晋封为宸妃的当日,不幸染病身亡,时年四十六岁。 心存顾虑的刘娥(此时已经是皇太后)打算低调处理,并未公开治丧,时任宰相的吕夷简趁着入朝奏事的机会,当着刘娥、宋仁宗的面问及此事,却遭到刘娥的一通抢白:“宰相亦预宫中事邪?”吕夷简反问:“太后他日不欲全刘氏乎?” |
吐蕃政权“徙居青唐”(治今青海西宁)。 青唐吐蕃曾帮助北宋与西夏相抗,也成为西夏争取和打击的对象。 |
初三,辽圣宗耶律隆绪逝世,时年61岁,共在位49年。 皇太子耶律宗真即位,改元景福。 耶律宗真即位初期权力一度被生母萧耨斤掌握,萧耨斤甚至有改立耶律宗真之弟耶律重元之意,幸而耶律重元将母亲的计谋泄露给了耶律宗真,辽兴宗乘出游机会,率近卫军一举铲除了萧耨斤及其党羽的势力。 |
在夏竦等人的请求之下,宋仁宗下诏恢复制举。 |
由范仲淹提议,自1023年开始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五年时间,长达150余里的捍海大堤终于修成,为纪念范仲淹的功绩,,这条海堰叫做“范公堤”。 |
二十八日,宋朝设立交子务,至此方是世界上首次发行纸币,这可算是铁钱本位制的纸币。 交子币值被定为1贯至10贯铁钱,在发放时临时书填。 |
宋廷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银票发行,并“置钞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监管银票的印制过程,正式发行交子(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 |
十九日,宋真宗赵恒逝世,赵祯(13岁,赵恒第六子)即位,是为宋仁宗,由皇太后刘娥(章献明肃皇后)代行处理军国事务。 |
寇準再次罢相 |
宋真宗在祭祀南郊之后“得风疾”,这是宋真宗在寒冷郊外受凉且受到劳累引发的第一次中风。 |
十五中秋节,宋真宗正式下诏,册立赵受益为皇太子,按照太宗朝传下来的惯例,改其名为赵祯,并大赦天下。 |
范仲淹(27岁),连续通过了省试和殿试,登上了进士科。 |
党项占领六谷蕃部的西凉府(凉州),吐蕃的“旧部往往”逃往河湟。 |
刘娥从修仪晋封为德妃 |
四川十几户富商发行了一种铁钱代币券,名为交子,类似于现代的不记名可流通支票,临时填写价值,尚不完全具备纸币的性质。 |
刘娥身边的宫女李氏瞎编,说梦见一位身披羽衣的仙士从空中落下,并表明“来为汝子”之意。 宋真宗与李氏同床,李氏顺利诞下一名皇子,初名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可皇子刚刚出世,便被她的主子刘娥(当时还是修仪)抱走收养(“以为己子”),与另一位妃嫔杨婉仪共同照料。从此,李氏与自己的亲生儿子骨肉分离,形同陌路。 |
宋真宗决定东封泰山。在一个半月的行程中,赵恒不仅带着“《大中祥符》天书三卷”封祀天帝于泰山(今泰安北),禅祭地神于社首山(今泰安西南),又去曲阜祭祀孔子。历时57天。 |
初三,赵恒对群臣说,曾梦见有神预告降下《大中祥符》天书三卷,当日皇城司奏报果有天书降于承天门上。于是君臣取下天书,上书“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下。世七百,九九定”。赵恒遂改年号“大中祥符”,大赦天下。 |
赵匡胤诞生之地洛阳夹马营,建造佛寺奉祀。 大中祥符二年(1009)赐名应天寺。 |
澶渊之盟 宋真宗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 |
澶州之战 辽圣宗耶律隆绪及太后萧绰亲率大军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宋廷震动。在宰相寇凖的主持下,宋真宗亲征,双方隔河对峙。 |
初一,宋真宗改元为“景德” |
刘娥终于从御侍宫女升为“美人”,在众多妃嫔中处于第四等(前面还有妃、嫔、婕妤) |
因为皇子赵佑不幸夭折,正值芳龄的郭皇后深受打击。 |
初三,吕端逝世,享年66岁。 |
宋太宗赵光义在太祖赵匡胤的基础上,通过民间搜集、臣民进献等手段,广揽天下艺术珍品,在崇文院设立秘阁储藏法书名画。 |
二十九日,宋太宗赵炅逝世,享年59岁,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永熙陵。 宋真宗赵恒即位 宋太宗病重时,宦官王继恩暗中串联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并与太宗妻李皇后一起谋立太宗长子赵元佐,企图发动政变。 宋太宗驾崩后,李皇后让王继恩来到中书省告知吕端。吕端知道有变,抽身出阁,反手将王继恩锁在中书画阁中,并派人予以看守。他从中书省来到万岁殿,以太宗的生前意愿为依据和李皇后理论,使其默然无言,最后拥立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 |
赵元侃(赵炅第三子)被册立为太子。 |
由宋太宗赵光义亲自赐婚,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十八岁的郭氏嫁入襄王府,与襄王赵恒(赵元侃)成婚。 |
十日,赵元僖早朝时,刚坐到殿庐中,就感觉身体不舒服,于是不再入朝拜谒,马上返回府中。 宋太宗闻知消息后,摆驾许王府去看望,但赵元僖病已很重,太宗叫他,他还能答应。不一会儿,他就死了(27岁)。 太宗哭得很伤心,左右的人都不敢仰视。赵元僖死后,追赠太子,谥曰恭孝。太宗追念不已,有时哭得整夜不睡,写下《思亡子诗》,给近臣传看。 |
宋太宗刊刻《淳化阁帖》,引领了皇帝对收藏品进行整理研究的风气。 |
宋太宗对近臣们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这是他当了十七年皇帝之后的经验之谈。 |
2日,归顺宋朝的吴越王钱俶手下官吏,任职于武宁军(江苏徐州)掌书记范墉,诞下一子,范仲淹 |
赵元佐因纵火焚宫,遂被幽禁南宫,彻底失去皇位继承人的资格,其弟赵元佑(赵元僖)因此而得益,十月,宋太宗以赵元僖为开封尹,兼侍中,赵元僖遂成为了准皇储。 |
赵元佐因纵火焚宫,遂被幽禁南宫,彻底失去皇位继承人的资格,其弟赵元佑因此而得益,赵元佑改名赵元僖。十月,太宗以赵元僖为开封尹,兼侍中,赵元僖遂成为了准皇储。 |
雍熙北伐 宋太宗为收复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派遣二十万大军分兵三路伐辽乘辽朝新君初立之机,派三路大军北伐。 最初,三路大军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失地。 但随着西北路军米信部新城会战失利及东路军曹彬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被辽将耶律休哥击败,宋太宗急令宋军三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 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指挥失误,且怯阵先退,致使断后的杨业陷入重围。 杨业一部孤军奋战,最后负伤被俘,绝食三日,壮烈牺牲。 宋太宗赵光义第二次北伐又以失败告终。 |
重阳节,赵元佐因未被召入重阳节家宴,怒而酗酒,并在半夜纵火焚宫,获罪被废为庶人,安置到均州,途中被召回,废居南宫,派人监守。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赵元佐的四叔秦王赵廷美被指控与卢多逊等密谋造反,宋太宗将赵廷美废为涪陵县公,徙居房州。满朝之中,只有赵元佐出面向宋太宗为赵廷美伸冤。 太宗不听,赵元佐遂得了“心疾”,即精神出了问题,并且“由是失爱”。 雍熙元年(984年),赵廷美来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因忧悸成疾而病逝,享年三十八岁。赵廷美死后,赵元佐因病发狂,以致因为小错就用尖刀杀伤侍者。 雍熙二年(985年),病情略有好转,宋太宗很高兴,为此而大赦天下。 同年重阳节时,宋太宗召集几个儿子在宫苑中饮酒作乐,因元佐病刚好,便未召他预会。傍晚,他弟弟赵元佑(即赵元僖)等人在宴会结束后去看望他,赵元佐知道了太宗设宴的事,对赵元佑等人说:“汝等与至尊宴射,而我不预焉,是为君父所弃也。”于是发怒,到半夜,把侍女、姬妾等关在房内,纵火焚宫,到天亮,烟火仍未停息。太宗猜测火是赵元佐所放,便命令将赵元佐带到中书门下,派御史去调查情况。赵元佐看到放在面前的巨大的木枷,十分害怕,便说出了实情。太宗派入内都知王仁睿对赵元佐说:“汝为亲王,富贵极矣,何凶悖如是!国家典宪,我不敢私,父子之情,于此绝矣。”赵元佐无言以对。陈王赵元佑等太宗的儿子们和宰臣、近臣,都号泣营救,太宗流着眼泪说:“朕每读书,见前代帝王子孙不率教者,未尝不扼腕愤恨,岂知我家亦有此事!朕为宗社计,断不舍之。”遂下制废元佐为庶人,送均州安置。太宗对宰相说:“比者内外安宁,方思自适,而元佐纵火,实挠朕怀。”宰相宋琪等人说:“尧、舜有丹朱、商均,此不足以累圣德。元佐苟无心疾,当不至是,惟陛下开释。”宋琪又率百官三次上表,请求把赵元佐留在京师。太宗同意。赵元佐已上路南下,走到黄山,被召还,幽禁南宫,派使者监护,不通外事。赵元佐的幕僚楚王府谘议赵齐、王通、翊善戴玄以“辅导无状”的罪名请求处罚,太宗却说:“朕教训犹不从,岂汝等所能赞导耶!”释其无罪。 |
原唐末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一族后人,李继迁会同族弟李继冲诱杀宋将曹光实,占据银州。并归顺辽国,封为夏国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