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FROM list where paixu <= 16070801 order by paixu desc limit 0,40
初一,人们在南阳的夜空中看到一颗苍白的彗星,由西南向西北划过天际。这是哈雷彗星,民间通常把它称为“扫帚星”。 |
努尔哈赤派了3名使者前往朝鲜,说他本来是蒙古人后代,向往中国文化,而布哈泰是坏人,杀掠周围的部落,所以他起兵讨伐他们,也是为了帮助朝鲜消除威胁。 |
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乌拉部之间的一场部落战争。 双方在乌碣岩大战一场,三千建州女真兵马大破一万乌拉军,斩杀了乌拉三千余众,得马匹五千、甲胄三千,大获全胜。 布哈泰就是乌拉部的酋长。 |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汉译本问世;随后,一些耶稣会士的数学和历算著作也相继刊行。 |
徐光启、利玛窦《几何原本》出版 |
因为在辽东靠近朝鲜的宽奠等处又新筑了6座边堡,多了800里江山,6万多子民在此地繁衍生息。万历皇帝大赏蓟辽总督蹇达、巡抚赵楫、总兵李成梁,乃至朝堂上的兵部尚书、职方司官员等,甚至领地与辽东相连的建州女真酋长努尔哈赤也获赐银两。 |
明朝吏部郎中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 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东林人士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他们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纵枉法。 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科学家李之藻合作,以西方地图为蓝本,充分利用中国当时的各种地理资料,包括《大明一统志》《广舆图》等明代地图,绘成《坤舆万国全图》,以木版刻印出版。 |
努尔哈赤改革牛录制,把手下精壮(25—40岁的人)编成黄、白、红、蓝四旗(镶黄等四旗要到万历四十三年,即1615年才建立),旗人基本上是“以旗统兵”“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
争国本运动结束,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福王朱常洵君臣交恶 |
播州之役,杨应龙自杀 |
徐光启在南京遇见利玛窦,他忙于赶回上海,来不及深谈皈依问题。 |
经阎大经请奏推荐,皇帝下旨,派遣高淮率领阎大经等人出关开矿征税,并且亲赐“福阳店”几个大字。 高淮拿到皇帝题字后,立马打出“奉谕旨征收国助”的大旗,在山海关设卡: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高淮原来是在京城崇文门“收费站”混了个包税的工作。 崇文门是大明重要的过路费征收点,万历朝每年收各色银子达68929两之多。 |
第二十九世土司杨应龙起兵 |
十九日,紫禁城内火光滔天。起因不明的大火,从金水桥西侧的熙和门骤然腾起,蔓延至皇城中央的皇极、中级、建极三大殿。这场皇城大火,席卷了半个紫禁城。除了三大殿全部被付之一炬外,皇极门(今太和门)及其两侧的掖门全部焚毁,群臣早朝广场两侧的文昭武成二阁,连着廊房一起被烧成了灰烬,“自掖门内,直抵乾清宫门,一望荒凉”。只有午门因为隔了条金水河,才幸免于难。 |
熊廷弼在为父亲服孝期满后,参加丁酉科乡试,高中湖广乡试解元。 |
丰臣秀吉病逝,日战败撤军,庆长之役 |
日本第二次入侵朝鲜 |
河南饥荒,万历皇帝有意为郑贵妃(郑氏专宠受廷臣抨击)造势,命京中五品以上官员捐俸薪,与贵妃捐助赈银一并发出。 |
吏部员外郎顾宪成,因议论“三王并封”和会推阁员事宜,与内阁大佬意见不合,被革职为民,回到家乡无锡。他的兄弟顾允成、朋友高攀龙,也脱离官场回到无锡。他们与士子们一起讲求学问。 顾宪成 |
叶赫部贝勒布寨、纳林布禄,又纠合哈达贝勒孟格布禄、乌拉贝勒满太之弟布占泰,辉发贝勒拜音达里,科尔沁贝勒瓮珂代,锡伯、瓜尔佳、朱舍里、纳殷,组成九部联军,共3万人马,分三路进犯建州。努尔哈赤精心准备应战,于古勒山之战中俘获叶赫首领布占泰,缴获战马之千余匹,并灭了纳殷、朱舍里二部。 古勒山之战,是统一女真诸部的转折点,不仅保卫了建州,而且从此建州“军威大震,远迩慑服矣”。 |
海西四部合兵进攻努尔哈赤,结果大败而逃。 |
明日战争,明胜日退 |
明朝政府援朝 |
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 |
皇太极出生,是努尔哈赤与叶赫纳喇氏孟氏所生,在努尔哈赤诸子中排行第八。 |
努尔哈赤兼并长白山的鸭绿江部。至此,努尔哈赤统辖区域,西起抚顺,东至鸭绿江,北接开原,南连清河,建州女真的大部分被统一了。 |
李时珍发布《本草纲目》 |
朱常洵诞生 其生母郑氏晋为皇贵妃 |
建州右卫古埒城主阿台骚扰辽东,举兵反明。 明朝驻辽将军李成梁派兵镇压阿台部,任用觉昌安和塔克世(觉昌安之子,努尔哈赤之父)为向导。 阿台之妻是觉昌安长子礼敦的女儿(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堂姐) 明军在攻打阿台时,听信建州女真苏克苏浒河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挑拨,李成梁纵兵屠古勒城,觉昌安和塔克世一同惨死于乱军之中。 努尔哈赤(25岁)满怀忿恨返回故里,明朝赐给他攻打阿台时的三十道敕书和十三副铠甲,并允许他承袭建州左卫指挥使的职衔。 是役觉昌安和塔克世被杀,努尔哈赤以此责问明朝边吏:“我祖、父何故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也!汝何为辞?”明使道歉说:“非有意也,误耳!”此即后来努尔哈赤起兵伐明之著名的七大恨中的第一大恨。 |
二十日,张居正逝世,一条鞭法终止。 |
张居正发布一条鞭法:田赋、徭役、杂税合一;按亩征银。 废除了唐后期以来沿用已久的两税法。 |
福建的清丈工作完毕,清查出隐瞒逃税耕地二十三万亩。也就是说,不必增加赋税,只要把隐瞒逃税的那部分征收上来,就可以增加国库收入。此后清丈田粮的工作向全国推广,各省都查出了数量巨大的隐匿田地——规避赋税的田地。 从全国来看,清查出隐匿逃税田地一亿八千万亩,与清丈前的田地总面积五亿一千八百万亩相比较,增加了35%左右。 |
张居正上《归政乞休疏》,请求致仕,神宗下诏不准。 之后,张居正又上《再归政乞休疏》,说得更为痛切,坚持致仕。 他在奏疏中以身体多病为由,并委婉提出,这次致仕,只是暂时休息,如果以后国家有事,必当报效国家,在所不辞。 张居正在第二次上疏之后,就不再去内阁办事了,但是明神宗不准。 |
张居正通令全国,在福建省首先试行“清丈田粮”,目的是改变“田粮不均,偏累小民”的状况,所以又叫做“丈地亩,清浮粮”。 |
黄河崔镇决口 |
十三日,张居正父亲去世。 二十五日传到张居正准备丁忧(守制二十七月,解职,期满起复),明神宗(15岁)依赖张居正,下谕不许解职受制,称为“夺情”。 激起部分官员谴责反对,翰林院编修吴中行(张居正的门生)、检讨赵用贤(张居正的门生)、刑部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等四人均降旨廷杖,解职。 |
王杲(努尔哈赤外祖父)起兵反对明王朝在女真地区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结果兵败遇害,建州右卫遭到明军残酷掠杀,努尔哈赤也被俘,不久获释逃回家乡。 |
张居正呈奏《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即“考成法” |
高拱因自己口无遮拦触动万历生母李太后神经,加之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对高拱不满向李太后进谗,李太后以“专政擅权”之罪令高拱回原籍。 于是,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