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FROM list where paixu <= 19490402 order by paixu desc limit 0,40
1日,南京政府派出了以张治中将军为首的代表团到北平谈判,中共方面则派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为谈判代表,周恩来为首席代表。 周恩来很明确地提出,有两点是中共一定要坚持的: 第一是必须改编国军;第二中共一定要过江,到南京接收南京国民政府。 经过十五天的谈判,张治中代表团最终接受了这些条件。 但是这个《国内和平协定》的最后文本被李宗仁拒绝了,蒋介石看到《国内和平协定》后则拍桌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 |
20日,国共双方和谈失败。 21日,毛泽东和朱德就签发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要横渡长江,准备用武力来解放全中国。 23日凌晨,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前院空空荡荡,早已是人去楼空。 23日,解放军的先头部队进入了南京,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旗帜插到了南京总统府的门楼上。 |
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令。 百万雄师强渡长江, 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防线,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 23日解放南京。 |
25日,在北平的西郊机场,毛泽东检阅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场面壮阔宏大,36门火炮齐鸣,向空中发射了144发炮弹,以庆祝北平的和平解放。 傅作义先生也出现在了欢迎的人群中,“毛泽东主动上前,紧紧地握住了傅作义的手”。 |
5-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
2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新闻公报由新华社向全国发表,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及人民解放军总部人员乘汽车离开西柏坡,组织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会。 |
在中央机关的大食堂里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34个中央委员和19个中央候补委员坐的凳子,都是临时凑起来的。 毛泽东在会上说: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只是一出历史长剧中一个短小的序幕。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他还充满信心地宣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
上海的通货膨胀已达到最高峰,金圆券如同废纸。 如果要买东西,就得用麻袋或网兜装钱,还要一路狂奔,因为稍一迟缓,手里的钞票又要贬值许多。 |
11日,当了20年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的戴季陶,既不愿随蒋介石残喘台湾,又怕成为共产党的俘虏,于广东省政府广州东园招待所,吞食大量的安眠药告别了“党国”。 |
国民党军队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将军,率几十万部队宣布和平起义,接受共产党的改编。 3日,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举行盛大的入城式。 部队分别从永定门和西直门进城,整整走了六个小时。 |
16日,傅作义启动和平解放,他的谈判代表在《北平和平解决初步协议》上签字。解放军随之响应傅作义的请求,派人先进城共同草拟和平条款。 31日,北平获得了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虽然傅作义在北平城里还有几十万军队,但是真的跟解放军决战的话,他实际上是没有把握的。此外他也知道民心的向背,北平民众都是欢迎解放军进城的,再加上北平还有大量古迹,他也不想背上“遗臭万年”的罪名。 中共方面向傅作义保证,如果和平解放的话,他麾下的两个军可以改编成解放军,他本人也不会作为战犯受到追究,而且他的家庭财产全部能够得以保全。 |
斯大林代表米高扬,来到了河北西柏坡村中共中央的所在地。 米高扬带着斯大林给他的特殊使命,那就是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夺取了政权之后有什么打算,怎么处理未来与苏联的关系。 毛泽东跟米高扬整整谈了三天,首先向他解释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中国当时还不能够直接建立像苏联那样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实质上是一致的。 斯大林表示同意承认中国对于东北、新疆包括旅顺口的海军基地的主权,但在最棘手的蒙古问题上,毛泽东遇到了很大压力。毛泽东希望内外蒙古统一,中国恢复行使主权。但是这一点遭到斯大林坚决反对,苏联不愿意中国将外蒙收入版图之内。 中国方面当时向米高扬提出,希望苏联能够援助中国4亿美元的贷款,米高扬当时答应的是3亿美元。 但是,米高扬劝说中共“立即停止内战,实行南北分治”。这一分歧让双方有点不欢而散。 对于苏联来说,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在欧亚大陆连成一片了,这对已经陷入跟美国冷战的苏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能够成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阵营中的一个成员,对于中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
15日,解放军攻克重兵屯守的天津。 |
30日,蒋介石派蒋经国到上海,把金圆券换得的黄金、白银和外汇(3.7亿多美元)运往台湾,将李宗仁上台后的经费攫取一空。 |
10日,解放军攻占陈官庄,历时66天的淮海战役结束。 在此战役中中国民党军队55.5万余人被歼,人民解放军伤亡13.4万余人。 而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手中的40万大军被东北、华北野战军围困在北平、天津、塘沽几座城市。 |
21日,蒋介石在南京宣告“引退”,理由是“因故不能视事”,把总统权力交给了来自广西的副总统李宗仁代理,蒋介石自己则退隐老家——浙江奉化的溪口。 |
31日中午12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由西直门列队进入北京城。 |
1日,署名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已经掌握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22年了),发布《新年文告》,在这篇元旦文告里,他承认“戡乱”失败,愿意向已经解放长江以北大片领土的中国共产党“求和”,但条件是保存现行的宪法,保存“中华民国”的法统,保存国民党的军队,否则,国民政府势必“周旋到底”。 同日,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也发表了一篇新年献词,题目是《将革命进行到底》。这篇文告很有信心地宣布:迎面而来的1949年,将是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人民的解放战争将在这一年获得最后胜利,并且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毛泽东还说,甚至连共产党的敌人,也不怀疑共产党能够完成这个目标。 |
23日,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发布《约法八章》,地下党在一夜之间将其贴满了北平的大街小巷。一时间北平人心惶惶,求和之声也大涨。 |
25日,新华社广播电台宣布,以蒋介石为首的43人为头等战犯。 |
张奚若领着两位共产党来见梁思成(47岁)和林徽因(44岁),受解放军攻城部队的委托,来向先生请教,城里哪些文物建筑需要保护。请你在这张地图上标示出来,以便我军攻城的炮火能够避开。 |
23日,解放军攻克新保安,傅作义的第35军全军覆灭。 |
11日,毛泽东致各中央局、各前委负责人电中说:9、10两个月的胜利,特别是东北及济南的胜利,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形势,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任务估计再有一年左右就可以完成了。 |
13日,蒋介石的幕僚长、总统府国策顾问,被称为被称为“领袖文胆”和“国民党的第一支笔”的陈布雷服安眠药自杀,结束了自己21年的从政生涯。 陈布雷的自杀给南京国民党政府以很大的震动,国民政府极力掩饰陈布雷自杀的真相,把陈布雷自杀说成是“感激轻生”,以死报国。 陈布雷遗书 |
16日夜,国民党第六十军中将军长曾泽生,于辽沈战役关键时刻,动员并率领所部在长春市举行了战场起义。 |
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集了一次扩大的政治局会议。 毛泽东在会议开幕式的报告中提出,我们的战略方针是打倒国民党,战略任务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五百万,歼敌正规军五百个旅,大约五年左右(从1946年7月算起)根本打倒国民党。 |
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在与解放军作战失利后装扮成小商人逃遁到寿光县(今山东寿光)一个村庄,在一座桥下解手时,他习惯性地使用了美国进口的高级卫生纸。当时在中国很多地区,人们上完厕所后还是就地取材,用树叶、秸秆、土块啥的,所以这雪白的卫生纸引起了当地群众的警惕,随即向解放军报告了这一情况。解放军“顺纸摸瓜”,最终擒获了王耀武。 |
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打响了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司令林彪命令6个纵队加4个师向锦州地区发起进攻。 辽沈战役历时52天,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36个师,47万余人,取得了转入战略决战阶段以来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个大战役的胜利。 |
27日,继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搬到了河北省建屏县西柏坡(今属河北平山县)。中央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在西柏坡集中办公。 西柏坡被称为“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地方,中共中央在这里指挥数百万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完成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历史任务! |
中共中央发布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五一”劳动节口号(共23条),其中第五条则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5日,在香港的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章伯钧等民主人士联名致电毛泽东并转解放区人民,认为中共“五一”口号“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表示要通电国内外各界及海外侨胞,“共同策进,完成大业”。 经周密安排,1948年8月下旬,首批知名度很高的民主人士沈钧儒、谭平山、蔡廷锴、章伯钧等安全北上。1949年3月,第四批民主人士顺利抵达天津、北平。 |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下达了作战任务,要求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全部在中原地区集结,力图歼灭国民党号称王牌部队的整编第五师,以加速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朱德和陈毅研究华东野战军作战方案 |
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和中共中央机关的全体人员,从吴堡县川口渡口东渡黄河。意味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粉碎了蒋介石几百万兵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转入了全面反攻。 |
30日,在中共中央的指挥下,刘邓大军四个纵队约13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成为“强兵南下,突破中原”战略的实施。 |
为便于行动,中共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按军事编制,组成一支名为“昆仑支队”的短小精悍的队伍,由任弼时(化名史林)任司令员,陆定一(化名郑位)任政治委员……毛泽东则化名李得胜,周恩来化名胡必成。 12日,昆仑支队转移到安塞县一个小山沟里的王家湾,在这里停留了56天,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解放战争。 在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后的40多天中,中共军队连续取得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三大战役的胜利。因占了几座空城而自鸣得意的胡宗南,这时却损兵折将2万多,被毛泽东牵着鼻子走,到处扑空,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
18日下午,已经能够听到胡宗南部队手榴弹的爆炸声和枪声。周恩来与毛泽东从容地在窑洞中吃了晚饭,才最后撤离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一年多的历程。 |
13日,蒋介石执行“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派出胡宗南以12个旅的兵力,在50架飞机的配合下,分两路直取延安,迫使毛泽东退到黄河以东。 |
18日,蒋介石派胡宗南部队分五路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关中分区。 胡宗南计划一直要攻到中共中央的根据地延安。 月底,蒋介石亲自从南京飞到西安,召集在西安的军政大员,部署进犯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军事行动。 为争取主动,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撤离延安。 |
1日,中共中央在政治局会议通过的《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文件中宣告:“目前各方面情况显示,中国时局将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即是全国范围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展到新的人民大革命的阶段。现在是它的前夜。我党的任务是为争取这一高潮的到来及其胜利而斗争。” |
3月29日,中共中央到达清涧县的枣林沟,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工作,坚持指挥全国各战场的解放战争; 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由刘少奇任书记,东渡黄河,到华北解放区,进行中央所委托的工作; 叶剑英、杨尚昆、李维汉、李克农等组成后方委员会,叶剑英为书记,到晋西北解放区负责后方工作。 |
15日,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大”于开幕。 16日,位于南京的中共中央代表团代表周恩来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发表《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他慷慨陈词: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大”最后破坏了政协以来的一切决议及停战协定与整军方案,隔断了政协以来和平商谈的道路…… 周恩来对中外记者宣布:我及中共代表团将于两三天内撤回延安。 19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乘飞机离开南京,飞返延安。 至此,从1936年12月周恩来从陕北出来,全权代表中共中央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算起,到1946年11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最后失望地撤离南京,周恩来与国民党、蒋介石进行了整整10年的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