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五院正式将P-2导弹在我国的仿制型号命名为“1059”,意思是要在1959年10月完成仿制并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
苏联导弹专家陆续来华,以具体指导P-2导弹仿制工作。 |
中国为打击蒋介石集团、警告美国不要干涉中国内政,未与苏方磋商便发动了炮击金门、马祖之战。苏方虽在表面上表示支持中国、反对美国,但因担心炮击金、马会引起美国的武装干涉,将苏联拖进美苏大战之中,故实际上对中国不满。 |
17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主持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炮击金门。他指出攻打金门其实是直接对蒋,间接对美,要对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战争边缘策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3日下午5点30分,459门大炮在85分钟的时间里对大小金门发射了3万多发炮弹,金门一片火海。“国民党军”600多名官兵与两名美军顾问死于炮击。20分钟之后,“国民党军”开始反击,但是立即就被解放军的炮火压制了。金门炮战 |
23日下午,大陆这边数百门大炮齐发,炮弹铺天盖地般压向台湾国民党占据的金门、马祖。 历史学家们通常认为,这场炮战的结果,阻止了美国政府压制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割断同大陆的联系,进而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 |
3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秘密飞抵北京,与毛泽东举行了小范围的会谈。赫鲁晓夫和毛泽东体现出的相互不信任是中苏决裂的先兆。 |
刘伯承(66岁)带病来到北京,右眼已经失明,仅有的左眼患有青光眼病,几乎看不清东西。刘伯承因被批判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需要当着全军一千多位高级干部面前检讨。 刘伯承成为第一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元帅。 |
苏联提供的第一批P-2导弹武器系统的图纸资料运抵我国。 |
27日至7月22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加强军队建设问题。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研制、试验核武器的任务。他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
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揭幕建成。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 |
一场“除四害”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消灭苍蝇、蚊子和老鼠,可以消除诸多传染病的病源;消灭麻雀,可以抢救保存大量粮食,从而解决亿万人的吃饭问题。 据当年的不完全统计,这一年全国捕杀麻雀2亿多只,结果到了第二年春天,中国城市街道两侧的树叶几乎全都被害虫吃光了。 |
蒋介石在接见日本记者团时,发表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讲话。大意是中华民国的反攻复国大业,不能单独依靠军事力量完成。如果仅从这个角度来这个问题,这是一件非常艰巨,而且短期无法达成的任务。但是要知道,革命战争主要是靠社会民众和主义思想的力量来支持和成功的; 从这个谈话中可以看出,蒋介石虽然仍在叫喊反攻大陆,但语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反攻大陆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也总算认识到社会民众的力量。 |
中苏正式签署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根据这个协定,苏联将援助中国建立起综合性原子工业,援助中国的原子弹的研究和生产,并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还答应向中国出售用于铀浓缩处理的工业设备,这是原子弹制造的关键环节。 |
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划分右派分子标准的通知》。《通知》规定的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是: (1)反对社会主义制度。 (2)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民主集中制。 (3)反对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4)阴谋分裂人民的团结。 (5)反革命小集团。 (6)为犯有上述罪行的右派分子提供帮助,泄露革命组织的机密。 《通知》还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划为极右分子: (1)右派活动中的野心家、为首分子、主谋分子和骨干分子。 (2)提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意见,并积极鼓吹这种意见的分子。 (3)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活动特别恶劣、特别坚决的分子。 (4)在历史上一贯反共反人民,在这次右派进攻中又积极进行反动活动的分子。 |
15日,第一座横跨长江铁路公路两用的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它不仅把武汉三镇连成一体,还贯通了长期隔离的京汉和粤汉铁路。 |
以聂荣臻为团长的谈判代表团抵达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这个协议规定,苏方从1957年至1961年底,除供应4种原子弹样品与技术资料外,还允诺在1960年至1961年间供给射程达1000千米的导弹技术资料。 |
5日,北大校长马寅初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新人口论》,马寅初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22‰以上,有些地方甚至到达30‰。如此发展下去,50年后,中国将有26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 对于人口是否应该控制,毛泽东的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是“大跃进”一开始,“粮食卫星”飞上天,毛泽东就说,现在看来搞十几亿人口也不要紧。 马寅初被迫辞去了北大校长职务,同时也被罢免了全国人大常委的职务,从此在政治舞台和学术论坛上消失了。 |
27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内称毛泽东同志两个报告的传达引起了党内党外的热烈讨论,“就我们党来说,实际上,这就是整风运动的开始”。 整风运动,是中共中央开展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和反主观主义”的运动。 它使得广大群众、党外人士和广大党员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以及党员干部的作风提出了有益的批评、建议。 但在该运动中后期反右占据了主导,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造成不幸的后果。 |
反右”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北京的城墙也被大规模拆除,地安门、广安门、广渠门、崇文门和西直门……全部被拆除。 |
11月10日,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在北京开幕。 当天,周恩来作了《关于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报告”围绕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阐释了“要重工业,又要人民”的思想,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教训,继续批评了1956年的急躁冒进倾向。 刘少奇在《目前时局问题的报告》中,也明确表示赞同周恩来和陈云等人关于“宁愿慢一点”的意见。 八届二中全会开成了一次全面地贯彻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会议,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地实现了反冒进的目的。 |
8日,中国最早的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了,钱学森担任院长。 |
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6日,周恩来在大会上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强调领导经济工作“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保证国民经济比较均衡地发展”。 |
人民英雄纪念碑从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破土奠基,经历了7年时间终于建成。 |
13日,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首批12辆解放牌汽车开出工厂,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
4日,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会议。根据周恩来的意见,会议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会议决定:制止冒进,压缩高指标,基本建设该下马的要立即下马。 5日,周恩来趁热打铁,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如何压缩仍不切实际的1956年国家预算。 |
20日,刘少奇指示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以《人民日报》社论形式发表《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一文,社论还有所指地说: 急躁情绪所以成为严重的问题,是因为它不但是存在在下面的干部中,而且首先存在在上面各系统的领导干部中,下面的急躁冒进有很多就是上面逼出来的。 社论初稿送给毛泽东看时,他只批了三个字:“不看了。”这三字中所隐含的不悦,当时并没有人注意到。 后来毛泽东曾专门让人向中央工作会议印发这份社论的摘要,并在摘要上批示: 庸俗的马克思主义,庸俗的辩证法。文章好像既反“左”又反右,但实际上并没有反右,而是专门反“左”,而且是尖锐地针对我的。 |
7日,在上海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上海市联队与苏联举重队友谊赛,陈镜开以133公斤的优异成绩打破美国运动员C·温奇保持的132.5公斤的56公斤级(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体育运动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
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种关系(即后来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对全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都有指导作用。 但是,毛泽东却又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追加1956年的基建预算20个亿,受到周恩来等与会同志的反对,毛主席最后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就宣布散会。 会后周恩来同志又亲自去找毛主席,说我作为总理从良心上不能同意这个决定。这句话使毛主席非常生气,不久,毛主席就离开了北京。 毛泽东离京以后,周恩来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从实际出发反冒进。 |
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中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 |
25日,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赫鲁晓夫在会上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独裁者”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举世震惊。 |
6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指示》中说,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方便人们认字的《汉语拼音方案》开始推广,习惯讲地方方言的人们,普遍学起讲普通话了。 |
1日,《人民日报》发表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定的社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充分反映了一部分人急于建成社会主义的心情。 |
15日,北京市率先宣布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
14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座谈会上,周恩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明确宣布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都成为了国家工作人员,在为社会主义服务。 |
28日,国务院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有230个笔画太多的繁体字改成了简化字(到1964年一共简化了2238个汉字)。 |
1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报纸由沿用几千年的竖行文字改成了横排。 |
国务院成立农垦部,由铁道兵司令员王震上将出任部长。 铁道兵调来了9个师,中国向偏远地区移民达67万人。他们远赴最南端的海南岛,西北的柴达木盆地,以及东北北大荒。 |
27日,毛泽东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作序时,更是充分地表达了加快建设速度的想法。 为促进建设速度,毛泽东认为,批评“确实存在的右倾保守思想”有“完全的必要”。 |
“中华民国政府”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行使了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否决蒙古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
16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 《草案》指出,准备由原来的按企业所得利润的一定比例分配给资本家的办法,逐步过渡到根据企业主的股份,每年发放相当于股价5%的定息,从1956年1月开始发放10年的定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