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FROM list where paixu <= 19680601 order by paixu desc limit 0,40
“文革”开始后,身为运动员的容国团因为是从香港来的,被扣上了“特务嫌疑”的帽子。 20日,容国团写好了遗书:“我历史清白,不要怀疑我是敌人。请允许我最后一次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之后他把遗书放进口袋里,带上一条尼龙绳离开了。凌晨4点半,国家体委接到附近派出所的电话,通知他们在龙潭湖附近的养鸭房发现了一具悬挂的尸体。 |
“文化大革命”爆发,红卫兵去了蒋介石的老家溪口,炸毁了慈庵。蒋介石十分气愤,遂不再提及两岸商谈。 |
胡风再度入狱。 |
在“中央文革”的急先锋王力等人煽动造反派批斗陈毅,夺了外交部的大权后,周恩来取得毛泽东同意,决定把王力、关锋、戚本禹抓起来。 |
14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谢富治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王力奉中央之命,以“中央代表团”成员名义抵达武汉。他们违反周恩来的指示,到处活动,发表明确支持某一派的言论,遭到被压制的另一派组织“百万雄师”的强烈反对。 20日,“百万雄师”一些人冲入武昌东湖谢富治、王力住处,要求与二人辩论。与此同时,武汉三镇数十万军民连续几天举行示威游行,形成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抗议风潮。七二〇事件 22日,江青对河南省群众组织讲话时,首次提出“文攻武卫”口号。 23日,“文攻武卫”口号登在《文汇报》上,从此全国武斗急剧升级,冲击军队、抢掠武器、枪支的事件不断发生。 |
22日,李立三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 |
17日上午8时20分,中国在新疆罗布泊上空的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
19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简称“三支两军”决定)。 《决定》要求: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机关要视情况抽调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人员,立即投入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的工作,即“三支两军”。人民解放军先后奉命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的有280多万人。 同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停止全国大串连的通知》,指出:目前正在实现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建立三结合的临时权力机构。继续停止全国大串连,取消原定的当年春暖后进行大串连的计划。 |
中旬,围绕着“文化大革命”要不要党的领导,应不应把老干部统统打倒等几个问题,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谭震林、陈毅、李先念、余秋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在周恩来主持的中南海怀仁堂中央碰头会上,他们拍案而起,怒斥林彪、江青、陈伯达、张春桥一伙野心家。 在“二月抗争”中挺身而出的“三老四帅”──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人,不久就受到林彪、江青一伙的迫害。 |
孔祥熙因心脏病发作在纽约病逝,时年87岁 |
27日凌晨,一枚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弹头飞越了预定的距离,并精确命中目标。从这一天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确立了拥有核武器的大国地位! |
1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开幕式。 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他指责自6月上旬派工作组以来的“五十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 7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印发了毛泽东写的大字报。 全会通过了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制定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决定”以尖锐的语言说,这次运动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政治局常委会由原来的7人扩大为11人,增加了陶铸、陈伯达、康生、李富春。改组后政治局常委的名次排列为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刘少奇由原来排列的第二位降到第八位。 会议没有重新选举中央主席和副主席,但在全会以后,却以极不正常的方式公布林彪为副主席,原来的几位中央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不再以副主席冠之。 18日,毛泽东亲自在天安门广场出席了首都百万群众“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并首次接见了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和群众代表。 |
8日,毛泽东写了一封信给江青,他在信中告诉江青要发起“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告诉她自己性格中有奇怪的二重性:“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 |
取消了高考招生,在读的大中学校的学生,停课闹革命,不少地方涌动着免费大串联的身影。以大中学生为主的红卫兵运动迅速蔓延全国。 |
4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由于通过这一天是5月16日,因而这个通知被简称为“五一六通知”。 “五一六通知”是毛泽东在会前让陈伯达等人起草的,经毛泽东多次修改后定的稿。《通知》认为: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军到文化领域各界,都已混进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和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这些人一俟时机成熟,就要夺取政权。 17日,《“五一六通知”》便赫然登在《人民日报》的头版上。以《“五一六通知”》为标志,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式拉开了序幕。 |
25日,即在通过《“五一六通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闭幕的头一天,在康生及其妻子曹轶欧的授意、策划下,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七人贴出一张题为《宋硕、陆平、彭珮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矛头指向北京大学党委和北京市委,公开攻击他们搞修正主义。 6月1日,毛泽东指示康生和陈伯达:“此文可由新华社全文广播,在全国各报刊发表。” 就在北京大学的大字报贴出去后没几天,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便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红卫兵组织,符合《“五一六通知”》精神的夺权、造反之风,也从这里蔓延开来。 |
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陈景润宣布他已经证明了(1+2),即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一个素数加上顶多是两个素数的乘积,简称“1+2”。 从1920年数学家布朗证明“9+9”和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时46年。 |
16日,中共中央发出一个《通知》,提出“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因此,必须“批判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洗这些人”。随后,一场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进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 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作了定论,说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是新中国成立后遭到的“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因而必须彻底否定。 |
中央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到1970年全国人口控制在8亿,各级领导在抓生产的同时要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并说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大事”。 |
月底,胡风从秦城监狱出狱。春节过后,离开北京到四川成都。“文化大革命”开始,胡风夫妇被送到成都西边的芦山县苗溪劳改农场监护劳动。 |
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引起不小震动,也有争议。 |
18日上午11时,中华民国最后一任总统李宗仁乘飞机飞抵上海虹桥机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迎接。 20日,李宗仁回到北京。 |
26日,毛泽东严厉批评卫生部已经不是人民的卫生部,还是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者“城市老爷卫生部”比较好。毛泽东指出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他说,华佗读的是几年制?李时珍读的是几年制?医学教育高中毕业生学3年就够了,主要是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毛泽东指示,城市里的医院留一些刚毕业一两年本事不大的医生就行了,其他都到农村去。于是城市医生下乡一时蔚然成风,中国的赤脚医生便应运而生了。 |
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废止了已经实行10年的军衔制度和实行13年的军官制,军官改称干部,并且开始按“减薪定级”后实行的国家机关行政干部的级别取酬。 |
17日,蒋介石在陆军官校召集军队基层干部,以“官校历史检讨会”的名义发表讲话,预备发动反攻;所有干部都预留遗嘱,台湾军方选择最适合登陆战发起的日子,打算趁涨潮一举抢滩。这种数十万人的誓师大会,可以说是“国光计划”的最高潮。 |
年初,毛泽东交给周恩来一项早已酝酿过的任务:撇开国家计委,重新组建一个“计划参谋部”(即“小计委”)。主要任务是摆脱计委机关的日常工作,集中到国务院,专心拟定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方针和任务,研究战略问题。 |
曹聚仁得到确切消息,蒋经国近期将邀请他去台湾商量要事。得此消息,曹聚仁急忙先到北京面见周恩来。周恩来特意让曹聚仁转交给蒋介石一封信,信的内容是“一纲四目”。 “一纲”指:只要台湾回归祖国,其他一切问题均按蒋介石意见处理。 “四目”指: 第一,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所有军政大事安排等均由蒋介石全权处理。 第二,所有台湾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中央政府拨付。 第三,台湾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介石意见,和台湾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 第四,国共双方要保证不做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 |
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从1961年以来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未来中国故事的主题,是建设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战略目标,后来被称为“四个现代化”。 |
17日,周恩来以国务院总理名义向世界宣布: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
16日下午3点,原子弹试爆成功。一批科学家和部队官兵,已经苦苦奋斗整整五年。 |
20日,毛泽东的秘书兼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陈伯达,就计划工作的方法问题与国家计委研究室副主任杨波作了一次长谈。谈话中,陈伯达就计划工作提出了四条意见,其中提出:第三线的建设,必须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赶快抓;在搞好第三线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搞好第一线和第二线;要改变拖拖沓沓的作风。 27日,正当各大区书记在北京开会的时候,毛泽东在此次谈话记录稿上批给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此外,计划工作方法,必须在今明两年内实行改变。如果不变,就只好取消现有计委,另立机构。 |
9日和11日连续成功发射了两枚“东方红二号”自制导弹。 "两弹"成功。 |
29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弹道式导弹发射成功。 此次成功,预示着我国发射自己的卫星成为可能。 |
27日,中法两国政府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 |
西北铀浓缩厂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后,生产出可以作为原子弹装料的合格的高浓铀产品。 |
法国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 |
24日,实验科研人员经过上千次的爆轰试验,终于爆轰出中子。 |
4日,苏共中央公布《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逐条指责6月14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 |
最高人民法院对监禁了8年的潘汉年做出终审判决,以“内奸”的罪名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潘汉年的夫人董慧是香港富商的千金,在抗战中来到延安参加了革命,与潘汉年结识之后结为终身伴侣。 “文革”中夫妇两人都被关进秦城监狱。因为潘汉年熟悉江青当年在上海的历史,他知道江青一定不会放过他。 潘汉年与夫人董慧 |
14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逐条阐述了两党在当代世界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原则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