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乘袁术势力衰退,对自己构不成威胁,便适时用兵征讨吕布。 吕布此时想起袁术来,派人向袁术求援,袁术当然不肯。 |
汉献帝派遣的使者孔融,来到邺城,宣读诏命,拜袁绍为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 |
曹操倾全力对屯兵于荆州南阳郡穰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的张绣发动突然进攻,张绣措手不及,在贾诩的劝说下,举兵投降。 得意忘形的曹操,竟然把张绣的婶母纳为妾以自娱。 张绣羞恨不已,立即举兵反叛,领兵偷袭曹营,当场射伤曹操,幸得典韦、于禁拼死相救,曹操才逃得一命,典韦战死。曹操的长子曹昂为救父亲,将坐骑让给曹操,被张绣的兵杀死。曹军大乱,曹操逃回许都。 |
因其部将孙坚从洛阳得到了汉朝的传国玉玺给袁术,袁术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城中称帝登基,建置百官,郊祀天地,修造宫殿。 |
曹操发布《置屯田令》。他任命枣祗为屯田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负责管理屯田事宜。 屯田制把土田分给个人,采用“计牛输谷”和“分成收租”的办法鼓励屯田户的积极性。简而言之,土田是政府分配给屯田户的,通常情况下,政府与屯田户根据收获五五分成;如果屯田户在耕作过程中租用政府的耕牛,则与政府按四六分成。政府得六分,屯田户得四分。 东汉壁画墓中的牛耕图 |
二十二日,曹操迁汉献帝(16岁)于许(今河南许昌西南)。 从此,汉献帝就成为曹操、曹丕父子手中的傀儡,任其操纵长达25年。 |
汉献帝终于回到旧京洛阳。但洛阳宫室烧尽,衣食无着,君臣都陷入极度困窘的境地。 |
深夜,吕布手下的将领郝萌突然反叛,当时吕布住在下邳城内的刺史府,经过一番激战,郝萌不敌,逃回自己的军营,负责留守的曹性发现异常,与郝萌对战,被郝萌砍掉了一只胳膊,但郝萌随后被吕布派来的援军斩首。 有人抬着负了重伤的曹性来见吕布,吕布问曹性:“郝萌为何突然反叛?”曹性回答:“这是袁术背后指使的!”吕布又问:“还有哪些人被袁术收买了?”曹性回答:“还有陈宫!”吕布听了万分吃惊,当时陈宫也在场,听到了曹性的话,陈宫的脸一下子红了,这个反应,连旁边的人都看到了眼里。但吕布没有发作,也没有追问陈宫,只当没听见,安慰曹性一番,让他下去养伤。 |
汉献帝在安邑宣布改元,新年号取名“建安”。 |
在孙策收得丹阳、吴、会稽三郡之后,十五岁的孙权被任命为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吴郡太守朱治察举他为孝廉,扬州刺史严象举其为茂才。后又代理奉义校尉。 |
南匈奴呼厨泉降,曹操允其还归平阳。 |
曹操任兖州刺史,张邈、张超兄弟招引从袁绍那里逃出来的吕布,趁曹操东征徐州之际,袭据了兖州。 一年后,曹操又打回兖州,吕布与张邈逃往徐州投靠刘备,张超及张氏家属则被围困在雍丘县(今河南省杞县)。 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城破,张超及其亲属全部被曹操诛杀。 |
汉献帝在一批臣僚的簇拥下,东出长安,半年来,一路周折最后到达河东郡的郡治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才暂住下来。 |
曹操终于打败吕布,逐渐收复兖州失地。吕布、陈宫等落荒投奔刘备;张邈则在赴扬州的路上被部从所杀。兖州局面最终稳定下来。长安朝廷见曹操控制了兖州,也只好正式任命他为兖州牧。 |
南匈奴单于于夫罗死,其弟呼厨泉立,仍设王庭于平阳。 |
曹操再次东讨陶谦,一直打到琅玡、东海两郡。未料陈宫、张邈等乘曹操东征,背着曹操推举吕布为兖州牧。曹操得知后火速赶回兖州,但此时吕布已占了濮阳。曹操即带兵围攻濮阳,与吕布恶战,互有胜负,进入与吕布相持的局面。不久陶谦病死,他临死前将徐州牧给了刘备。 |
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郡。扬州刺史刘繇深怕被吞并,欲对孙权及其母等不利,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 后来,孙权跟着吴夫人迁往历阳县(今安徽和县),又迁往阜陵县(今安徽全椒附近)。 |
刘焉在朝中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与次子、治书侍御史刘诞、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但密谋败露,逃往槐里。 刘范不久被杀,刘诞亦被抓获处死。议郎庞羲送刘焉的孙辈入蜀免受牵连。 此时绵竹发生大火,刘焉的城府被焚烧,所造车乘也被烧得一干二净,四周民房亦受其害,刘焉不得已迁州治到成都。 因为伤心死去的两个儿子,又担忧灾祸,不久便发背疮而死。 |
孙策投奔袁术后,命吕范将孙权等人接到住在曲阿的吴景(孙权的舅舅)处。 |
曹操的父亲曹嵩携带自己的金银财产前来投奔曹操时,在陶谦辖区被陶谦的部将害死。曹操迁怒于陶谦,便一心要寻陶谦复仇。 曹操留陈宫守东郡,自己率兵征讨陶谦。大军一开始所向无敌,很快打到陶谦的大本营彭城(今江苏徐州),陶谦亲率主力来战,还是不敌曹操,遂东走郯县(今山东郯城)坚守不出。曹操攻郯不下,为父报仇心切的曹操震怒之下大开杀戒,屠男女数万,血溅泗水。 曹操久攻郯县不下,粮食接济发生困难,而陶谦又得青州刺史田楷以及刘备的支持,只好暂时撤兵。 |
公孙瓒举兵杀死幽州牧刘虞,独占幽州。 |
董卓的残郡李傕、郭汜等举兵作乱,攻入长安,杀死王允,驱走吕布,在长安纵兵抢掠。 |
兖州刺史刘岱被黄巾军杀死,袁绍便自行任命东郡太守曹操为兖州刺史,而东郡太守一职则由臧洪去接任。 |
青州黄巾军以百万之众攻兖州,杀兖州刺史刘岱。 东郡官员陈宫以及素与曹操交好的济北相鲍信等见此形势,说服兖州官员,建议迎曹操(38岁)为兖州牧。 |
司徒王允命吕布杀死董卓,二人共掌朝政。 二十三日清晨,董卓乘车前往皇宫计划参加皇帝的庆祝会,吕布随从护卫。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李肃等人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董卓朝服内穿铠甲,所以未伤及要害,而李肃刺伤董卓手臂,并将其刺下车来,董卓疾呼:“吕布何在?!”这时候吕布不慌不忙的掏出准备好的诏书,喊道:“有诏讨贼臣!”直到此时,董卓才发现吕布背叛了自己,大骂吕布:“庸狗敢如是邪!”吕布则率众人上前将董卓当场斩杀。太师府主薄田景及仆人上前抱住董卓的尸体,吕布又将他们杀死,杀了这三人之后,在场其他的人都不敢动了。 随后,王允立刻让信使往各政府部门送达赦免诏书。董卓的死讯传出,士兵们都高呼万岁,百姓在路上载歌载舞,很多人把珠宝去换成酒肉来庆祝。 |
袁绍与公孙瓒在界桥以南二十里处的平川之上展开决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共达十万之众。袁绍此战击败公孙瓒。 |
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 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 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 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 孙坚追击。黄祖的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 长沙人桓阶曾被孙坚举为孝廉,在孙坚死后亲自去见刘表,要回他的遗体。 孙坚的侄儿孙贲,率领孙坚的旧部,扶送其灵柩。后投奔袁术,又被袁术上表推荐为豫州刺史。 |
春,“黑山军”又围攻东武阳,曹操再次获胜 |
冬,曹操在兖州牧任上继续镇压黄巾军,在今山东长清一带与黄巾军作战,通过军事压力和谈判,说服数十万人投降。 他对降者不加伤害,并从降卒中挑选精壮者五六万人(一说三十万人),编成“青州军”,组建了一支新的属于自己的重要军事力量。 |
蔡邕逝世 |
二十三日,长安发生地震,董卓向蔡邕询问应对,蔡邕趁机劝说董卓放弃乘坐青盖金华车,董卓听从,改成“皂盖车”。 |
袁术部下的大将孙坚,也就是后来称霸江东的孙策、孙权兄弟之父, 先在洛阳正南一百里外的阳人聚(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北),击破董卓的骑兵,斩其悍将华雄; 接着又在洛阳正南五十里处的大谷关(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大破亲自出来迎战的董卓,董卓狼狈逃往洛阳以西二百里外的渑池县(今河南省渑池县西); 最后又在洛阳城下杀败董卓麾下第一员骁将吕布。 三战三捷,进入京城洛阳。为了躲避孙坚的兵锋,此前一直在洛阳坚守的董卓,不得不退到关中的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
春天,周恩来(12岁)告别两个弟弟和其他亲友,从淮安老家出发,随三堂伯父周贻谦出发北上,到东北随大伯父周贻赓来奉天省求学生活。 |
袁绍等不顾反对,立刘虞为帝,刘虞并不接受,袁绍只好作罢。 |
孙坚在袁术的支持下,于洛阳城外击溃董卓,攻克洛阳,驱逐吕布,修复为董卓所破之东汉陵墓,扫除汉宗庙,祠以太牢,并得汉帝所遗之传国玉玺。董卓被迫退回长安。 |
活跃在太行山一带的被称为“黑山军”的黄巾余党首领褚飞燕率十余万众攻魏郡(今河北磁县、临漳一带)、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 袁绍派曹操迎战,曹操破“黑山军”于濮阳。 曹操获得“东郡太守”的称号,获得东武阳(今山东莘县南)的治理权,从此曹操有了自己的地盘,势力大增。 |
刘焉造作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欲称帝。 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意指其图谋不轨)”。 刘焉称病,让朝廷将其子奉车都尉刘璋从京城派到益州,刘焉趁机将其留下。 |
十七日,董卓下令移都长安以避关东军锋,上至皇帝百官,下至上百万百姓,全都被迫匆匆上路。 又下令焚烧洛阳城中的宫庙、官府、民居,发掘城郊皇陵及公卿坟墓以掠取珍宝,弄得洛阳附近“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 一座富庶壮丽的煌煌京都,顿时毁于一旦! |
初三,董卓下令派郎中令李儒进献毒酒给弘农王刘辩,毒死(15岁)。 因为山东反董卓盟军本来以扶持弘农王复位为由而起兵,后新的理由是:董卓杀害了皇帝,犯下了弑君大罪。 |
关东州郡刘岱、孔伷、张邈、桥瑁和张超五支义兵起兵讨董。 曹操和鲍信、鲍韬兄弟,也在酸枣县东南三百里外的己吾县(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南)起兵响应。 接着,王匡起兵于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袁术起兵于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本来,冀州牧韩馥恐怕袁绍起兵,故派遣几个部郡从事驻勃海郡监视,限制袁绍的行动。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他写信给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