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FROM list where paixu <= 3040002 order by paixu desc limit 0,40
匈奴左部帅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即大单于位,国号汉,史称汉赵 |
太子司马遹被贾后一党杀害,赵王司马伦趁机鼓动讨伐贾后党羽。 同年贾后被杀,司马伦诛杀淮南王司马允,司马允死后,司马伦自封大都督、相国等头衔。 |
晋武帝司马炎逝世 |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杨皇后杨艳父亲杨骏辅政 |
一个叫不准的盗墓贼,在汲郡(今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掘开了一座古墓,墓中并没有多少值钱的物件,倒是塞满了成捆的竹简。对盗墓贼来说,竹简是不值钱的垃圾,于是他随手抓起,用火点燃当作火把用,然后盗走了他认为值钱的东西。 天亮后,村民发现了被掘开的古墓和残余的竹简,于是报官。县官到场后,看见竹简大小宽窄一样,上面有字,字迹工整,每片上有40个文字,只是不知道写着什么。于是将竹简收拢在一起,装车运走。 后来,晋武帝派人编译整理。这几车竹简正是避过“秦火”的史书被称为《竹书纪年》,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公元前5世纪)。被盗的墓是战国时期的魏国襄王墓。 |
名将杜预率军南征,在富平津(现河南孟津附近)架设河阳浮桥。 架桥前,一些大官认为,过去的“圣贤”都未做过,架桥是不会成功的。杜预以周文王在渭水上架浮桥为例,进行说理力争,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终于架成了浮桥。河阳黄河浮桥自杜预建成,经历代重修,直至宋政和七年(1117年)再建,前后竟达800余年,是浮桥史上的首创。 |
西晋开国元勋石苞临终时将财物分给几个儿子,只不给石崇(第六子)。 石崇的母亲向石苞请求,石苞说:“这孩子尽管年纪小,以后他自己是能得到财富的。” |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昭被追封为文帝,庙号太祖。 |
司马昭病死,葬于崇阳陵。九月,司马昭被谥为文王。 |
己丑日,曹髦拔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呼喊着出了宫。在东止车门遇曹髦一行遭遇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及其部众,曹髦左右之人怒声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都吓得逃走了。 中护军贾充从外而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曹髦亲自用剑拼杀。众人想要退却,贾充之军将败,骑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事情紧急了,你说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于是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髦,把他弑杀于车下。 曹髦死时尚不满20岁。 司马昭闻讯,大惊,自己跪倒在地上。太傅司马孚奔跑过去,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着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啊!” |
初八,司马昭威逼郭太后下旨,大意是说:当初援立曹髦是看中他“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但是不成想“情性暴戾,日月滋甚”,我这个太后数次呵责都不奏效,后来和大将军司马昭商量要废立之,大将军认为他年幼无知,但还可以雕琢,要以观后效。但没想到他得寸进尺,还拿弓箭射我的宫殿,弓箭甚至落在我的面前。我前后数十次让大将军废立他。曹髦知道后,贿赂我的身边人打算下毒药害我。后来事情败露,就要出兵入西宫杀我。幸亏大将军及时知道,而他自己混杂在士兵之中,被大将军的将士杀死。这小儿“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应当“罪废为庶人,此儿亦宜以民礼葬之”。 由于曹髦死后被褫夺皇帝封号,因此其在位期间的年号均为高贵乡公某年。 |
初六,冗从仆射(宫中侍卫主官)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接到命令开始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准备趁第二天朝会干掉司马昭。结果转天却下起了大雨,有司奏事改日子了。 |
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打算推立曹操之子、彭城王曹据为帝;当时曹髦是魏文帝曹丕在世诸孙中的庶长孙、东海王曹霖的在世庶出长子。 郭太后以担忧魏明帝曹叡绝嗣和辈分为理由执意要求,最终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大魏皇帝。 五日,曹髦正式进入京都洛阳,皇太后在那里会见了他,当天他便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 |
乙未日(5月21日),孙权在内殿驾崩,终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七月,安葬于蒋陵(今明孝陵前方正南300米一个叫梅花山的小山岗)。孙权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者。 |
康居沙门康僧会拥锡至吴都建业,设像行道,此后,佛教在江南广为流传。 佛教在东吴时传入吴都建业并扎根江南,以孙权造江南最早佛寺——建初寺为标志。 所以有唐代诗僧灵澈“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一说。 |
自嘉禾三年(234年)底起,庐陵“贼”李桓、路合,会稽东冶“贼”随春,南海“贼”罗厉等人同时发乱, 夏,孙权令吕岱督率刘纂、唐咨等人分兵讨伐。随春率先投降,被任命为偏将军,李桓、罗厉等都被擒斩。 |
孙权派太常潘濬与吕岱率军五万,讨伐叛乱的五溪蛮。 |
孙权下诏诛杀“违诏无功”的卫温、诸葛直。 |
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浮海征夷州(今台湾),得夷州数千人还。 |
孙权下诏迁都建业,并命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董督军国事务,驻守武昌。 |
孙权与前来祝贺其称帝的蜀汉使者陈震商议平分天下,并制定盟书。 |
孙权派遣校尉张刚、管笃出使辽东。 |
丙申日(5月23日),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州)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 |
尚书左仆射卫臻重修郑国渠,渠首上承汧水(今千河),向下延伸至阳陵东南入渭河。 |
“石亭之战”爆发,孙权亲抵皖口,指挥大都督陆逊督率诸将在石亭大败曹休。 |
鄱阳太守周鲂诈降曹魏,引诱魏将曹休率大军深入吴境。 |
孙权派辅义中郎将张温访问蜀汉。 |
蜀汉派中郎将邓芝来访东吴孙权。 |
之前,戏口守将晋宗杀死将军王直,率部下投降曹魏,被任命为蕲春太守,屡次侵犯吴国边境。 孙权当月命贺齐等袭取蕲春,活捉晋宗。 |
丞相孙邵、大将军陆逊率领群臣上表劝孙权称帝,孙权谦让没有答应。 |
刘备病逝。 |
曹丕三路魏军出师举兵伐吴,魏军战果不如预期,只得全面引退。 |
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前往白帝城拜谒刘备,蜀、吴两国重新通好。 但孙权与曹丕之间仍有使节往来,至后年(224年)正式断绝关系。 |
孙权改年号为黄武,临江据守。 在东路,吴军作战不利;在西路,双方互有胜负;在中路,因吴将朱桓重创曹仁军,扭转了整个战局,西路的朱然及时除掉了内应姚泰,固守江陵,孙权又派诸葛瑾率军前来支援。 |
曹丕发觉孙权并非真心归附,便举兵伐吴,三路出师。魏军东路由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口,中路由曹仁出兵濡须坞,西路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率军围攻南郡。 |
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 八月丁巳日(9月23日),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
丙午日(5月15日),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
孙权自公安迁都鄂州,改鄂州为武昌,并随即修筑武昌城。 |
曹丕即位,孙权称臣。孙权遣于禁回魏国。于禁回魏后,却遭受其他人的嘲笑。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临行前故意让于禁先到邺城去拜谒曹操墓。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在曹操墓上的“陵屋”中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的壁画,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被追谥为厉侯。 |
曹丕追尊曹操为武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