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FROM list where paixu <= 9050301 order by paixu desc limit 0,40
谋臣李振(撒马尔罕安国人)鼓动朱温“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朱温“笑而从之”,在滑州白马驿一夕间杀死左仆射裴枢、静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裴贽、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衣冠清流”被贬大臣约三十余人,并就地抛尸黄河。 白马驿之祸 |
朱温对李唐宗室诸王大开杀戒。他命心腹蒋玄晖邀请昭宗之子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遂王李祎、景王李祕、祁王李祺、琼王李祥等九人,在洛苑的九曲池旁摆下酒宴,将九王一一灌醉,然后用绳子勒死,尸体则扔进九曲池里。 |
黄巢降将出身的宣武节度使、梁王朱温(朱全忠)胁迫唐昭宗离开长安,“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长安自此遂丘墟矣”。迁都洛阳。 随后,朱温(朱全忠)杀死唐昭宗。立唐昭宗之子李柷唐哀帝(13岁) |
郭威诞生,出生于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一出生便是孤儿,自幼由姨母带大。 |
唐昭宗被困在岐王李茂贞的驻地凤翔,派江淮宣谕使李俨拜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封吴王。使统兵讨朱全忠。 又加朱瑾为平卢节度使、冯弘铎为武宁节度使、朱延寿为奉国节度使、皆为遥领,加武安节度使马殷使相,令即日起兵勤王。 |
汉族大臣郑回的七世孙郑买嗣推翻蒙氏南诏,自立为王,改国“大长和”。南诏国亡。 |
朱温汴州大将牛存节、王重师率汴州兵从登云梯上强行攻进徐州城,武宁军节度使时溥率家人登上燕子楼自焚。 朱温夺得徐州。 |
杨行密攻取了楚州(今江苏淮安),对占据扬州的孙儒构成了南、西、北三面包抄的形势。 同年,他再占扬州,唐廷任他为淮南节度使。 |
秦宗权的部下申丛变节,打断秦宗权的双腿,并把他囚禁起来,遣使向朱温报告。朱温当天接受诏令任申丛为淮西留后官。 不久,申丛又被部将郭璠杀害。同月,郭璠押解秦宗权前来献给朱温,朱温派人用囚车将秦宗权解押到长安。 到达长安后,唐昭宗前往延喜楼接受俘虏,立即在一棵独柳树下面将秦宗权斩首。 |
初三,唐僖宗逝世,李晔唐昭宗即位 |
初八,朱温在汴州城北郊的边孝村向秦宗权发起进攻。 朱温再次向朱瑄、朱瑾求援,朱瑄、朱瑾也各自领军驰援,朱温因此得以合宣武、义成、天平、泰宁四镇军队,大破秦宗权军,杀2万余人,秦宗权乘夜逃回蔡州。经此一战,秦宗权军实力大损。 |
唐僖宗从蜀地回到长安,改元为光启。 |
黄巢被徐州节度使时溥包围在泰山狼虎谷襄王村。 黄巢让外甥林言协助自刎。 |
十四日,李克用讨伐黄巢后,路过汴州,在封禅寺休军整顿,朱温在上源驿宴请李克用。 李克用乘酒醉大发脾气,惹怒了朱温。晚上,酒席散后,李克用喝醉睡着。 朱温埋伏的士兵出来,放火烧房,仆人郭景铢熄灭蜡烛,将李克用藏在床下,用水泼醒李克用并告诉他。幸好天降大雨把火灭了,李克用与随从薛铁山、贺回鹘等,借着闪电的光亮,从尉氏门用绳索坠城逃出,回到自己的部队,朱温杀死他的部下百余人。 李克用到达军中后,向唐僖宗诉讼此事,请求对朱温用兵,唐僖宗从中调和,加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来安抚他,没有治朱温的罪。 |
宣武军节度使朱温被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攻打,向朱瑄求援。朱瑄派自己军中最勇猛的将领堂弟朱瑾前去。 朱瑾击退秦宗权后,朱温向朱瑄致谢,尊他如兄。 |
朱温(32岁)进入汴州上任节度使,从此,汴州(宣武军)成为他的大本营。 唐僖宗下诏书,因为黄巢未平,加朱温为东北面都招讨使,去支援陈州。 |
黄巢尽出主力十五万,在沙华山西北的梁田坡,与以时任河东节度使的沙陀人李克用为首的唐各道藩镇决一死战。 黄巢大败,侥幸逃到河南。 |
十七日,朱温杀黄巢监军严实,正式通告天下,背巢降唐。 朱温向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谢罪,唐僖宗李儇封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朱全忠”。 |
黄巢率众主动撤出长安,率军退屯于灞上(今陕西西安南郊),唐军随后入城。 |
唐僖宗诏令伐大齐皇帝黄巢 |
党项拓跋氏的其中一支平夏部参与唐朝镇压黄巢的战争,首领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赐姓李氏,统辖夏、绥(今陕西绥德)、银(今陕西米脂)、宥(今陕西靖边)、静(今陕西米脂西)五州。历经唐末五代,党项李氏部落始终以藩镇身份,与中原王朝维持着臣属关系。 |
初十,黄巢在长安含元殿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
黄巢军占领东都洛阳,唐僖宗李儇旋即逃出长安,跑到成都避难。 黄巢起事战略图 |
黄巢在得到王仙芝的旧部后,在亳州城外立纛称王,自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设置官属。 |
南诏国隆舜改国号为大封民(或大封人,“封”古音“帮”,“封民”或“封人”即“白民”或“白人”,乃民族自称,南诏建国百余年,乌蛮已经白蛮化,白族之名或来于此)。 |
南诏王世隆卒,子法(隆瞬)即位,在南诏后期,大臣专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
王仙芝长垣(今河南长垣)率三千人揭竿而起,指责唐朝“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这也是中国农民起义史上首次提出“平均”的概念。 |
新罗人崔致远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及第。他游宦大唐十余年,著作颇丰,回国后状进于唐者达二十八卷之多,被誉朝鲜半岛的启蒙人物。 |
八日,佛骨舍利从法门寺迎入京城,唐懿宗把舍利视为佛祖释迦牟尼本人的化身,亲自迎接。 |
以庞勋为首的桂林戍卒兵变,唐朝求借沙陀、吐谷浑等部落骑兵20万镇压,庞勋被处死 |
张议潮率汉蕃兵7000余人,攻克凉州,打通了吐蕃通往长安的通道。 丝绸之路自从唐代宗广德二年(763年)因凉州被吐蕃占领而切断,整整过了100年,才在张议潮的奋战之下重新畅通了。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莫高窟第156窟 |
南诏国世隆改国号为大礼国(或为礼仪之邦之意),自称皇帝。 |
唐宣宗逝世,李漼唐懿宗即位 |
南诏王世隆称帝,国号大礼 |
浙东发生暴动,裘甫率百人起事,后镇压长安处死,历时七个月 |
缅甸国因受到周边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侵略,国之将亡,屡向南诏求救,晟丰佑派段宗膀率兵南下援缅作战,最终把狮子国军赶出了缅甸。缅甸国王为感谢南诏王的救助,在段宗膀班师回国之时,特把自己的一件国宝(金铸龛佛)交段宗膀转呈南诏王。 |
敦煌人张议潮率众起义,赶走吐蕃节度使,陆续收复伊、西、瓜、肃、甘、兰等十一州。后遣其兄张议谭奉河陇十一州地图簿籍归唐,唐王朝册封其为归义军节度使,统领河西十一州的军事行政。 张议潮起义不仅使敦煌及河西地区摆脱了吐蕃的残暴统治,而且通过收复河陇,稳定了唐朝的西部疆域,并使丝绸之路复通,为唐代后期国家的安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议潮(中间穿红袍者﹚出行图第156窟南壁晚唐 |
二十一日,唐武宗李炎病危,宦官马元贽等认为武宗的叔父李怡较易控制,就将其立为皇太叔,并更名为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 |
吐蕃朗达摩赞普死,由于他没有儿子,吐蕃统治者内部因争权夺利而陷入内战,国势衰弱。 |
回纥汗国被宿敌黠戛斯(吉尔吉斯人祖先)灭掉。 之后,大部分回纥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新疆吐鲁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