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陶青有病退职,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 开始汉景帝对他非常器重,有一次,汉景帝要废掉刘荣,刘荣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但周亚夫却反对,结果导致汉景帝对他开始疏远。 还有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来,都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他也很不利。 |
刘启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就想把女儿嫁给尚未婚配的太子刘荣。 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公主屡次给刘启进献美女而拒绝这桩婚事,刘嫖十分恼火,于是为女儿和(刘启和王娡之子)胶东王刘彻订了婚事。 在此之后,刘嫖不时在刘启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外加称赞刘彻。刘启也认为刘彻德才兼备,所以对他格外宠爱。 |
汉景帝立刘荣太子,派窦婴担任太子的太傅。 |
汉景帝用晁错《削藩策》,吴王刘濞以诛杀皇帝身边挑拨亲族关系的晁错为名,挑起了叛乱,组成了一支20多万大军,联系匈奴、东越、闽越等与西汉边境接壤且存在矛盾的其他国家,邀约其共同举兵造成“七国之乱”。 |
汉景帝升周亚夫为太尉,紧急调派周亚夫等将领带兵平叛“七国之乱”。 这时的叛乱军正在猛攻梁国,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汉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汉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 周亚夫出兵后,占据军事要地,避其精锐,坚守不战;同时,派精锐机动部队绕道叛军背后, 周亚夫派精锐机动部队绕道叛军背后,到了灞上时,遇到一位名叫赵涉的士人,赵涉建议周亚夫再往右绕道进军,以免半路受到叛军的袭击。周亚夫听从了赵涉的建议,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搜索之后果然抓获了伏兵。 此时的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派军队向东到达昌邑城(在今山东巨野西南),坚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最后梁王写信给汉景帝,汉景帝又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但周亚夫却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叛军只好先来攻打周亚夫,但几次挑战,周亚夫都避其精锐,坚守不战。 一天晚上,营中突然发生混乱,嘈杂声连周亚夫的大帐里都能听见,但周亚夫始终躺在床上不动。一会儿,混乱自然就平息了。 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声势浩大,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结果在西北遇到叛军主力的进攻,由于有了准备,所以很快击退了叛军。 数月后,吴楚叛军由于缺乏粮草补给,军心大乱。此时,周亚夫一边由武关进兵洛阳,另一边号召未从乱的梁、淮阳、淮南三国坚守河南、淮北之地,使叛军不能西进,终于击败叛军。 兵败后,“诸将破七国,斩首十余万级”,追斩刘濞于丹徒(今江苏镇江),后刘濞逃到东越,被东越王所杀。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 “七国之乱”平叛仅用了三个月,大家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之道。梁王却因为周亚夫没有及时救援,和他结下了仇。 “七国之乱”的平定,维护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
汉景帝下诏说,吴王刘濞等人叛乱,以武力相威胁,迫使其他宗室一同起兵;掩盖真相,欺骗普通官吏和一般百姓,大家迫于威胁不得已而参加了叛乱,现在既然吴王刘濞等都已经被消灭,因为刘濞受到牵连的官吏、百姓和临阵脱逃的士兵全部都给予赦免,不再追究了。 楚元王的儿子刘蓺等和刘濞一起叛乱,景帝不忍对他施以国法,严加治罪,就消除他的皇亲身份,让他不要再辱没宗室了。 同时,更立平陆侯刘礼为楚王,继承楚元王的爵位;立自己的儿子刘端为胶西王,刘胜为中山王,进一步剥夺诸侯国的行政权,细分诸侯国领地。 “七国之乱”的平定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沉重地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基本解决了汉高祖时期分封诸侯王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
汉景帝把男子服役的年龄从秦代的十七岁提高到二十岁。 |
初一,汉文帝刘恒在未央宫驾崩(46岁)。 初七,汉文帝刘恒葬于霸陵。 初九,汉景帝刘启(32岁)即位。 |
汉文帝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弛禁的结果,“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
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汉文帝急忙调边将镇守防御。为了警卫京师,汉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宗正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 汉文帝为鼓舞士气,亲自到三路军队里去犒劳慰问。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而且两地的主将直到汉文帝到了才知道消息,迎接时慌慌张张。送汉文帝走时也是亲率全军送到营寨门口。 汉文帝到了周亚夫的营寨,和先去的两处截然不同。前边开道的被拦在营寨之外,在告知皇帝要来慰问后,军门的守卫都尉却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皇帝诏令。”等文帝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才命令打开寨门迎接。守营的士兵还严肃地告诉文帝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车夫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到了军中大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介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汉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欠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将士们行军礼。 劳军完毕,出了营门,汉文帝感慨地对惊讶的群臣说:“这才是真将军啊!那些霸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是儿戏一般。如果敌人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也要被俘虏了。可周亚夫怎么可能有机会被敌人偷袭呢?”好长时间里,文帝对周亚夫都赞叹不已。 一个月后,匈奴兵退去。汉文帝命三路军队撤兵,然后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 |
晁错任太子家令时,汉文帝令大臣们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被推举为贤良。由汉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问题,提出征询(即“策问”)。 当时贾谊已死,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回答为最好(即《举贤良对策》),深得汉文帝嘉许,由太子家令升为中大夫。 |
匈奴南下,游骑迫近长安。 贾谊在《治安策》中痛陈匈奴为患之害,晁错在《募民徙边》策中建议募民迁徙塞下,屯田筑城,加强边防。还建议将屯戍之民以什伍编制组织起来,平时训练,战时出征。为加强战备,汉文帝除鼓励百姓养马外,还在西北边境设立了三十个牧马所,用官奴三万人从事牧养,繁殖战马,这些措施为汉武帝对匈奴开展大规模的反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秦代有黥、劓、刖、宫等肉刑,汉文帝下令“废肉刑”,分别改为笞三百、五百。 |
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被捕至长安。 太仓少女缇萦随父西行,上书申冤。 天子怜悯其意,当年废除肉刑法。 |
颁布“卖爵令”。 规定:入粟六百石者爵上造(二级爵),递增至四千石者爵五大夫(九级爵),到一万二千石者爵大庶长(十八级爵)。 爵高者可享有相应的特权,如五大夫以上可免除家中一人徭役,有罪的可减刑或免罪。 这些措施有力地提高了人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
汉文帝废除过关用传的制度(汉代在军事重镇或边地要塞,都设关卡以控制人口流动,检查行旅往来。出入关隘时,要持有“传”,即通过关卡的符信(凭证),方可放行。),这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
汉文帝废除肉刑,改为处以笞刑和杖刑。 |
冒顿单于死,其子稽粥即位,号老上单于。 |
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少子,自认为与汉高祖最亲,应立为帝。 汉文帝即位后,他心怀不满,在封国内不用汉法,逐走中央派去的官吏,出入制度俨然似皇帝一般。 刘长准备勾结匈奴、闽越首领,图谋叛乱,但尚未行动,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汉文帝赦免了他,废王号,谪徙蜀郡严道邛邮(严道县,今四川雅安),途中绝食而死,谥号厉王。 |
汉文帝废除盗铸钱令,允许私铸。 |
霍去病病逝(23岁) |
刘长自幼丧母,一直由吕后抚养长大,因此刘盈和吕后当政时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祸患。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审食其而不敢发作。 刘长自封国入朝,态度甚为傲慢。他跟随汉文帝到御苑打猎,和汉文帝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称呼汉文帝为“大哥”。 刘长有才智和勇力,能奋力举起重鼎,于是前往审食其府上求见。 审食其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审食其,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 事后刘长驰马奔至宫中,向汉文帝脱去上衣谢罪道:“我母亲本不该因赵国谋反事获罪,那时辟阳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吕后的帮助,但他不力争,这是第一桩罪;赵王如意母子无罪,吕后蓄意杀害他们,而辟阳侯不尽力劝阻,这是第二桩罪;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危夺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我为天下人杀死危害社稷的贼臣辟阳侯,为母亲报了仇,特来朝中跪伏请罪。” 汉文帝哀悯刘长的心愿,出于手足亲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 |
匈奴右贤王背弃和亲之约,率数万大军侵占河南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并进袭上郡(今陕西绥德地区),杀略汉民,威胁长安。 汉文帝派灌婴率兵迎击,自己亲至太原督战。 |
刘兴居乘“匈奴入侵河南地,文帝离京”之机举兵叛乱,汉文帝派柴武为大将军率兵平叛,汉文帝回到长安,叛军瓦解,刘兴居被俘自杀。 |
汉文帝即位,恢复刘邦与南越修好的政策,首先派人修治好被吕后破坏的赵佗先人墓,给他的亲戚以官禄,又罢免吕后时派驻长沙国准备进攻南越国的将军,同时给赵佗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再次派陆贾出使南越恢复旧好。赵佗被汉文帝的真诚态度感动了,于是下令“去帝制、黄屋、左纛”,表示“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汉越关系重新和好。 |
高后崩。 |
诸吕为乱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迎代王刘恒即天子位,是为汉文帝。 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后,代王后所生四子都相继病死。 刘恒即位数月,公卿大臣请立太子,而刘恒诸子中刘启最大,于是就被立为太子,母亲窦氏被立为皇后。 |
刘友以诸吕女为王后,不爱,爱它姬。 诸吕女怒去,向太后谗言称赵王在太后死后将击吕氏。 太后怒,以故召赵王,幽禁饿死赵王。 |
梁王刘恢徙为赵王,吕产女为赵王后。 爱姬为王后鸩杀,赵王悲思,自杀。 |
汉高祖去世,吕后掌权后,一反汉高祖对南越的怀柔政策,实行民族歧视:禁止与南越通关市,拘押赵佗使者,捣毁赵佗父母墓冢,还株连其兄弟宗族;赵佗三次派出使臣到汉廷谢罪,请求解禁,皆遭到吕后的拒绝,吕后甚至把使臣扣押起来,导致汉越交恶。 汉高祖去世十二年后,赵佗索性自称“南越武帝”,与吕后分庭抗礼。 |
张良去世,谥为文成侯。 |
汉景帝刘启(西汉王朝的第四位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孙、汉惠帝刘盈之侄、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武帝刘彻之父)出生在代国中都(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 刘启出生时,父亲刘恒在代国为代王。 |
戊寅日(9月24日),年仅24岁的刘盈去世。 刘盈死后,吕后执政八年。谥号为“孝惠”,葬于安陵,无庙号。 |
甲子日(4月1日),刘盈举行“及冠”礼,大赦天下。省去妨害吏民的法令,废除挟书律。 |
春,匈奴使者带来冒顿单于向吕雉的求婚书信。吕雉大怒,召将相使者议斩匈奴使者,并发兵击匈奴。 樊哙豪言,愿提十万兵横行匈奴中。 而时为中郎将季布则反对,认为汉当时国力尚未恢复,不能与匈奴再开战端,樊哙轻言开战是动摇国本该斩。 冷静下来的吕雉采纳季布建议,重新与匈奴和亲。 |
壬寅日(11月10日),吕雉册立鲁元公主女儿张氏(鲁元公主和张敖的女儿)为刘盈的皇后。 皇后张氏一直未有身孕,吕雉便又自作主张,叫张氏对外说自己已经怀孕,然后将一个宫中美人生的儿子据为己有,并立为太子,其生母却被吕雉杀死了。 |
平阳侯曹参接替去世的萧何担任大汉相国,曹参为相后,弄巧好名之徒尽皆斥去,只留老成木讷之辈。国政一任萧何旧制,不予变更。参则日夜饮酒作乐。 曹参问刘盈:“陛下自认为跟高帝相比谁更圣明?” 刘盈答道:“我怎么敢跟先帝比!” 曹参又问:“那你看我与萧何谁更贤能?” 刘盈道:“您好像比不上萧相国。” 曹参道:“这就对了。高帝与萧何定天下,制度法令非常清楚,陛下只须拱手,我们臣下只需各安其职,遵纪守法无有过失即可。” 刘盈听后,说:“太好了!你可以下去了”。 萧规曹随 |
齐王刘肥入朝,宴饮于吕雉之前。刘盈以刘肥是兄长为由,让刘肥坐在上座,就像普通百姓家里的礼节一样。 吕雉因此大怒,秘令上毒酒以杀悼惠王。悼惠王不知,欲饮,刘盈察知其母所为,亦起来取酒为吕雉祝寿。 吕雉见其谋不成,打掉毒酒。齐王虽不知但感到奇怪,不再饮酒。 事后刘肥得知,非常惊恐,只好割让齐国的城阳郡给妹妹鲁元公主,用来讨好吕雉。 |
吕太后征赵王刘如意到长安,刘盈亲自到霸上迎接,接回宫后又同吃同住,吕后竟不能下手。可惜百密难免一疏。某天早上,刘盈外出打猎,刘如意留在宫中。吕后闻讯,立即将如意鸩杀。 淮阳王刘友徙为赵王。 戚夫人之子刘如意薨逝后,汉惠帝刘盈下令让有罪之民买爵三十级,可以免除死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