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规定,每年仲春亥日,皇帝行耕耤礼。 皇帝在每年春耕之前,在田间装模作样地扶犁耕田,以示重视。 |
爱新觉罗·玄烨诞生于景仁宫,为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三子。 |
顺治皇帝封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并赐金册金印。 |
孔有德在桂林之战中战死沙场,孙延龄的父亲孙龙也随之战死。 清廷为抚恤孙龙,追加为拖沙喇哈番,并且让孙延龄承袭。 当时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尚且年幼,他从桂林军中逃出回到了京师,孝庄皇后将孔四贞养在宫中,赐她白金万两,岁俸视郡主。 |
汉人郭怀一抗暴事件中,当时在台汉人不足20,000人,但先住民在荷兰人的动员奖励下,短短数日间在大台南地区屠杀汉人2,600人,血流成河。 |
多尔衮在塞外喀喇城逝世,顺治皇帝开始亲政(14岁)。 |
2日,张献忠被满军俘获、立斩。 |
2日,张献忠被杀 |
十八日(12月24日),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南明永历帝 |
被满人逐出四川的张献忠仓皇北奔。 |
孙龙跟从清定南王孔有德出征广西进攻南明永历政权。 孔有德把自己的女儿孔四贞许配给孙龙的儿子孙延龄。 |
清廷以明万历时旧籍为准,着手编纂《赋役全书》,到顺治十四年(1657年)完成。 |
初一,顺治皇帝称帝,清朝开朝 |
十九日,顺治皇帝从盛京(沈阳)启程,进入北京,自正阳门入皇宫。 |
初六日,清廷以摄政王多尔衮名义写信招降唐通。 唐通和姜瓖、吴三桂等人一样都擅长于见风转舵。 大顺军兵败撤出畿辅后,他奉李自成之命镇守同陕西相邻的军事要地保德州、偏关地区。 由于姜瓖的叛变,大同地区落入清方之手,唐通估计大顺政权难以同清廷抗衡,就在八月下旬以保德州为据点发动叛乱,文告改用明崇祯年号,西渡黄河袭击陕西府谷县,同大顺政权镇守陕北的亳侯李过激战达半月之久。由于变生意外,李过部损失较大。 唐通占领了山西保德州、岢岚州、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河曲县、兴县、岚县、临县和陕西府谷县、葭州(今佳县)一带。 清朝委任的山西总兵高勋和唐通有一面之交,于九月初三日派人往保德招降唐通,初七日唐通回信表示愿意归附清朝。 十月十一日,他正式拜表投降清廷,改用顺治年号。清廷于十一月将唐通由定西伯加封为定西侯。 |
江阴三日 清军在江阴城屠城三日,仅留老幼53人 |
初十,一度投降大顺政权的明大同总兵姜瓖发动叛乱,“阳和军民约与镇城军民内应,于是杀(张)天琳及伪中军张黑脸,恢复大同”。姜瓖占据大同地区后,初期也是以复明为号召,他拥戴“境内枣强王朱鼎[插图]续先帝之祀”,“委以国政”。 按时间推算,这时李自成正在太原地区,却没有对这一雁北重镇发生的重大变故采取任何措施,而是继续西撤。 姜瓖随即在清方拉拢下,很快归附了清廷。 六月十六日,姜瓖接到清兵部信牌传达多尔衮的令旨:“大同总兵官姜瓖忠诚为国,擒杀伪将,平定大同、阳和等功,予甚嘉悦。但立枣强摄理国事,以延先祀等语,甚觉不宜,其枣强王可照旧守其本等爵级。……”姜瓖立即遵令用顺治年号“大张榜示,通行布告军民人等”。这样,大同的复明变成了归清。 |
九日,清军占领南京门户镇江,福王朱由崧深夜出逃芜湖。 十五日,多铎率领清军进入南京,南明弘光余部纷纷“奉舆图册籍”降清,第一个南明小朝廷宣告灭亡,福王朱由崧被他的臣下刘良佐从芜湖押回南京,作为投降清军的见面礼。 |
李自成在九宫山遭杀害 |
小冰河期,这一年温度达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这一极寒温度一直持续到1715年。 |
嘉定三屠 |
张献忠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年号大顺,成都改名西京,定为首都 |
初一,在多尔衮率领的诸王以及满、汉大臣的劝进下,爱新觉罗·福临在南郊天坛祭天,然后再次即皇帝位于皇极门(今太和门),宣布“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 此举标志着清王朝由地方政权开始转化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王朝。 |
爱新觉罗·福临(后成为顺治皇帝)自盛京迁都北京。 |
初一,朱由崧登岸,先拜谒孝陵然后从朝阳门进城,驻于内守备府。 初三,朱由崧在南京就任监国,用黄金铸造监国宝。 十二日,在定策问题上史可法既被马士英出卖,得不到朱由崧的信任,史可法“自请督师淮扬”,朱由崧批准史可法出任督师。 十五日,朱由崧正式即位为皇帝,改明年为弘光元年。 |
二日,多尔衮率领清军由朝阳门进驻北京城,当时北京城里的官绅士民并不清楚吴三桂已经投降清朝等情况,纷纷传说吴军杀败大顺军,夺回明太子朱慈烺,即将送回北京即位,因此准备了皇帝的卤簿法驾出城迎接。没想到昂然而来的是清摄政王多尔衮,许多人大吃一惊偷偷溜走,少数官僚则将错就错地把多尔衮迎入劫后仅存的武英殿,拜倒在爱新觉罗皇室脚下。 由于清军打着“为尔等复君父仇”的旗号,得到地主阶级和明朝遗臣的拥护,北京局势很快恢复正常。 |
三十日,李自成撤出北京。 这是因为大顺军在北京地区不可能集中一支足以固守待援的兵力,跟踪而来的清军一旦围城,大顺政权的领导人物和败回兵将就可能成为瓮中之鳖;加上城内居民亲眼看到大顺军败阵而回的狼狈情况,讹言四起,潜在的敌对势力也待衅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