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回盛京祭祖 |
在我国的漠西厄鲁特蒙古族中,有一支游牧在巴尔喀什湖以东、天山以北和伊犁河流域的强悍部落叫“准噶尔部”。 准噶尔部噶尔丹杀死其兄僧格,夺取了准噶尔部的统治权。 噶尔丹上台后统治了漠西厄鲁特四部,而且占领了天山南麓各回城,势力达到青海、西藏地区。 |
康熙“命改三院为内阁”,接着又重新设立了翰林院,至此,由顺治朝开始的内阁和翰林院都成了定制。 |
索额图自请解除吏部右侍郎之职,重新担任一等御前侍卫,效力于康熙左右。 索额图过去一直担任侍卫,其威望足以慑服上三旗的许多其他侍卫,他自愿从二品的侍郎降至三品的御前侍卫,显然负有双重职责,即保护康熙和就近统率善扑营,这也意味着剪除鳌拜的时机已经成熟。 |
6月8日,康熙皇帝(16岁)指挥“布库”(满语摔跤)少年在皇宫南书房逮捕了鳌拜。 当鳌拜入内觐见时,宦官将一把椅子端来给他坐,鳌拜也就像往常一样大模大样地坐了上去,他不知道,这把椅子的后腿事先已被弄折,是重新安上去的。 接着,康熙命人给鳌拜献茶,这只茶碗事先用开水煮过,很烫,鳌拜拿不住,茶碗一下子便掉在了地上。摔碗即是信号,侍立在鳌拜身边的宦官趁机拉了一把椅子,椅子腿再次折断,鳌拜猝不及防,当即摔倒在地。 还没等他爬起来,康熙就大声呵斥道:“鳌拜你好大胆子,敢对朕无理!”早已埋伏在书房周围的小布库们应声而出,一拥而上,将鳌拜擒住。 又以三十条罪状将他永远拘禁,康熙亲自审问鳌拜,鳌拜突然揭开自己的衣服,露出了当年为救皇太极而留下的累累伤痕。康熙不由大为动容,遂下令赦免鳌拜死罪,改为终身监禁,但不久便死于狱中。其他党羽多被处以极刑擒。 |
康熙下令编纂《世祖实录》,世祖就是顺治,《世祖实录》相当于顺治朝的史料汇编。 |
索尼已故,苏克萨哈被杀,四大辅臣只剩下一个无足轻重的遏必隆,鳌拜更加肆无忌惮,结党营私,疯狂地扩张自己的权力和财富;并以维护祖宗之法为借口,把顺治时期的某些进步改革一个一个地推翻;朝廷所有政事,均由他一人决断;鳌拜还欺负康熙帝年幼,经常在康熙面前呵斥大臣,甚至吼叫着同康熙争吵不休,直到康熙让步为止。对于康熙帝的有些诏令,他也敢公开抗旨。 |
十三日,在康熙亲政的第六天,苏克萨哈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任,愿往遵化守护顺治陵寝,他说如果能够如愿解职守陵,则“如线余生,得以生全”,暗示正是因为鳌拜过于专横,自己才不得不隐退。 苏克萨哈已经卸任,那么鳌拜、遏必隆两人按理也应辞职。这一招触及到鳌拜的要害,可鳌拜却不想就这样退出政治舞台。 鳌拜罗织了二十四条罪状,上奏处死苏克萨哈。 康熙皇帝和孝庄太皇太后面对鳌拜和诸王大臣集体上奏苏克萨哈案及其判断书时,“坚执不允所请”。 鳌拜到康熙面前与之进行辩论,而且一连数日不肯罢休。鳌拜党羽、安亲王岳乐跟着领衔启奏,继续把苏克萨哈往死里整,并当场揭发苏克萨哈曾对康熙有轻蔑之语。在他的推波助澜下,畏惧鳌拜的诸王大臣全都脱下帽子,“免冠叩头”,意思是宁冒着被摘乌纱帽之险,也坚决奏请杀掉苏克萨哈全家。 面对诸臣的跪请,康熙皇帝万不得已,被迫做出让步,同意按原议处置,只将苏克萨哈的凌迟改为处斩。 苏克萨哈除他自己被害外,共被诛四子十二孙。 |
初七(8月25日),康熙皇帝(14岁)依照规定,开始亲政。康熙皇帝决定废除四大臣辅政体制,实行亲政。 |
康熙即位之时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索尼,总掌启奏批红等大权,因病去世。 |
吴三桂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以“目疾”为名,具疏请求解除其云贵两省事务。 他的奏疏中带有明显的试探和要挟意味,可是这一伎俩并未奏效,康熙立即降旨,在说着“王久镇严疆,总理两省,勋劳茂著”之类客气话的同时,毫不客气地收回了吴三桂总管滇黔两省的特权。 |
康熙令吴三桂与云贵督抚、提镇酌情裁兵,共节省额饷百余万两。 |
朝廷开始限制“西选”,凡吴三桂题补各官,多不准行。 吴三桂上疏说:“今天下大定,文官仍听吏部诠选,臣不敢题请。”殊不料朝廷来了个顺水推舟,正好将吴三桂的用人题补之权裁了个干干净净,之后凡云贵、广东、福建文武官吏的升降、调动,一概收归吏、兵两部管理。 |
鳌拜集团提出,多尔衮在圈地时偏袒正白旗,不符合祖宗定制,要求镶黄旗与正白旗互换土地。 “互换”的借口下再度掀起圈占土地的逆浪,圈换土地三十一万垧(一垧为十五亩),迁移壮丁六万余人,造成十万人民流离失所,中原社会生产又一次遭到破坏。 |
16日,康熙皇帝(12岁)举行大婚,被选为皇后的赫舍里氏和他同岁,只是生辰比他大上几个月。 |
孙延龄怂恿孔四贞请求朝廷准许他们出镇广西,康熙帝因为孙延龄是个德才兼备的额驸,而且孔四贞长年生长在军中,熟悉骑射,精通军事,所以授予孙延龄镇守广西的职务,代替缐国安统辖孔有德的旧部。 清廷封孙延龄为上柱国、光禄大夫,世袭一等阿思尼哈番、和硕额附、镇守广西等处将军,孔四贞为一品夫人。并且授予孔四贞郡主的仪仗,和孙延龄一起前去广西出镇。 后来孙延龄夫妇举家南下,孙延龄便渐次排挤了孔四贞,夫妻感情恶化,而且孙延龄渐渐骄纵。 |
用联姻的方式来促进满蒙联盟一直是清廷国策,清廷以皇室之女下嫁于蒙古王公。 当孝庄太皇太后准备为康熙皇帝举行大婚时,却一改习惯做法,决定从辅臣的女儿中册立皇后——虽然仍是政治联姻,但要联姻的对象已经变成了辅臣及其家族。 因鳌拜飞扬跋扈,其女儿从名单中给剔除。 遏必隆庸懦无主见,其女儿进宫为妃。 索尼在辅臣中被列于首位,其孙女赫舍里氏册立为皇后。 苏克萨哈对索尼看不上他而耿耿于怀,遂力阻册立赫舍里氏为后,遏必隆、鳌拜各怀心思,便也随其一同前往慈宁宫面见孝庄,但孝庄未能撼动。 |
费扬古之子倭赫是康熙皇帝身边的侍卫,在御前对鳌拜表现得不怎么礼貌,鳌拜对此深为衔恨。 鳌拜遂以倭赫等人擅骑御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名将其处死。费扬古对鳌拜痛恨不已,鳌拜又以“怨望”的罪名,将他及其子尼侃、萨哈连一并处死,家产籍没,给予都统穆里玛(鳌拜之弟)。费扬古一门惨遭家破人亡之祸。 |
已年过古稀的汤若望突患脑出血致半身不遂,不能正常行走,连说话也含混不清。 清初守旧派官员杨光先趁此机会再度发难,以“历法错误”“传播邪教”“大逆谋反”等罪名,上疏参劾汤若望,要求将汤若望等人“依律正法”。 礼部在收到杨光先奏疏的当天,即上呈四辅臣大臣,辅臣们立即下令,将汤若望、南怀仁等传教士以及几名信奉天主教的钦天监官员逮捕审讯。 汤若望案,因杨光先把发难重点集中于汤若望的“历法错误”,所以也称康熙历狱。 就在这时,北京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舆论认为,这次地震是上天的示警,是对汤若望被处以极刑的愤怒与惩罚。紧接着皇宫中突然起火,也同样被视为上天在继续示警。四位辅臣进退维谷,只得一起去面见孝庄,口称:“汤若望罪案,须奏请太皇太后懿旨定夺。” 太皇太后动怒,四个辅臣对汤若望下达了“着免死”的决定,将其和南怀仁等其他传教士陆续予以释放,但仍将五名信仰天主教的钦天监官员处斩,而原居内地的传教士则被一律驱至澳门。 |
郑成功病逝,其子郑经继位 |
20日,农历春分,康熙皇帝玄烨生母佟佳氏病逝(24岁)。 |
吴三桂于顺治末年挂大将军印出征云贵,攻打南明永历政权,可是在占领云贵,擒杀永历后,他却没有照规矩归还大将军印。 吴三桂长子吴应熊先前已被顺治召为额驸,娶顺治的堂妹建宁长公主为妻,其时正陪伴公主住在紫禁城内。 主持朝政的辅臣们商量一定得把印收缴回来。他们便派内大臣对吴应熊说:“以前永历在缅甸,边疆多事,所以朝廷才把大将军印交给你父亲,为的是重其事权。如今天下大定,你父亲仍据大将军印不还,这是为什么?” 吴应熊心里明白内大臣说的这番话并非其私见,而是代表着朝廷的意图,同时看似规劝,其实话里话外已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这无疑比收印本身更让人感到不安。他立刻向吴三桂进行转达,吴三桂也从中意识到自己非但已失宠于朝廷,而且已见疑于朝廷,如果再顶着压力置若罔闻,绝不会有好果子吃,至此他才怏怏不乐地奏还大将军印。 |
某将领率部在外,于某地得一罕见的黄鹦鹉,为讨幼帝(康熙皇帝)喜欢,便以黄金作笼,献给康熙。康熙不但予以拒绝,而且对将领此举进行了责备。 |
13日,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投降 |
康熙皇帝遵祖母孝庄为太皇太后,尊生母佟佳氏为皇太后。 |
1日,吴三桂勒死南明永历帝朱由榔(40岁),南明灭亡 |
22日,缅王莽白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献给吴三桂 |
30日,郑成功率25,000名汉人登陆台湾时,台湾先住民仅有70,000~80,000人,散居全岛各地,相对36,000平方千米的台湾而言,当时处处是未开发的天然之地。 |
初八(2月6日),染上天花的顺治皇帝(24岁)在养心殿去世(在位18年),他的第三子玄烨(8岁)即位,是为康熙皇帝。 按先帝遗诏由索尼(正黄旗)、遏必隆(镶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鳌拜(镶黄旗)四大臣共同辅政。 |
庄氏明史案 |
年底,顺治皇帝毫无预兆地染上了天花,此番他已无任何被挽救的余地。 而直到这个时候为止,皇位继承人仍未能够确定,经孝庄一再敦促,病榻上的他不得不开始紧急斟酌人选。 顺治想立自己的堂兄弟、康亲王杰书继位,但这一设想刚提出,就遭到了孝庄和上三旗大臣的一致反对。 在皇子福全和玄烨之间,顺治一时难以决断,犹豫良久,他决定派人向钦天监监正、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进行征询。汤若望分析说玄烨虽然年龄比福全略小,但好在已经出痘,有免疫能力,相比之下,福全却未曾出痘,也就是说,很可能像眼下顺治一样,盛年即死于天花。 |
吴三桂等统兵攻占云南省城昆明,从此,两广、云贵基本平定,中原大部得到统一。 |
汤若望被诰封为一品光禄大夫,正式成为顺治皇帝的御用顾问。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西方人能进入官阶制度森严的朝廷为官,还能做到一品大员,是从来没有过的。 |
朝廷抓住江南拖欠钱粮(赋税)的积弊大做文章,明确宣布:乡绅、进士、举人、生员及衙役,如果拖欠钱粮,按照数量的多少,分别治罪。 |
大清户部规定:所有省份的大部分苛捐杂税的征缴,必须使用白银。 由于铜钱充足却笨重,不便于运输,因此有人提议收税时七成使用白银,三成使用铜钱—用白银征收的赋税都要运送至京城,用铜钱征收的赋税则留在自省以下的各级官府中,供地方支出使用。朝廷最后采纳了这一建议。 |
和硕襄亲王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清太宗皇太极第十一子)去世,谥号襄昭,无嗣。传顺治皇帝爱上博穆博果尔媳妇董鄂妃,博穆博果尔由于不堪忍受羞辱,不久就愤而自杀。 |
孝庄太后特意同孔四贞拉起了家常,问起孔四贞是否定婚,毫无思想准备的孔四贞脱口说道:“父亲在世时已经把自己许配给部将孙龙之子孙延龄。” 孝庄太后愣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说道:“既然不能给我当儿媳,就给我当女儿吧!” 于是,孝庄太后收孔四贞为养女,封和硕公主。 不久,孔四贞嫁给孙延龄。 |
冬,顺治皇帝令两岁的皇子玄烨与其保姆迁出紫禁城,居住于北京西郊的一座寺庙中,借以躲避天花的袭击,同时也防止他万一中招后再传染给其他皇室成员。 |
八日夜半时分,发生了甘肃省天水地区的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1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