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中,奕䜣为首的军机处对于战与和拿不定主意,清军军队节节败退。 十三日,慈禧太后借口奕䜣“委靡因循”免去他的一切职务,奕䜣集团全班人马(武英殿大学士宝鋆、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龢)被逐出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
上海发生了金融危机,参与轮船招商局经营的商人徐润在房地产生意上失败并破产,给轮船招商局造成了十六万两白银的损失而退出经营。 李鸿章为了防止经营上的混乱,不得不加强了“官”的干涉。李鸿章的心腹盛宣怀就任轮船招商局的督办,掌握了企业的经营权。 |
朝鲜发生壬午兵变, 国王的外戚闵妃集团在日本的指导下设置了西式军队别枝军,因待遇恶化而反抗的旧军士兵拥立下台的大院君起义,占领了日本公使馆,驱逐了闵妃。 以大院君为首的极端保守势力驱逐闵妃而夺权,开化党也遭到打压。 闵妃集团很快引入清王朝势力进入朝鲜,李鸿章先发制人占领首尔,吴长庆率三千清军进驻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镇压了壬午兵变,以大院君“藐视中国皇帝”为由将其带至香港,押往中国天津受审,后拘禁于保定。 闵氏政权复辟。 李鸿章以维持治安为由派驻淮军留守,把李朝军队改编为清国式。并向闵氏政权派遣中国人和德国人担任顾问,加强对朝鲜内政外交的干预。 |
美国政府出台“中国人移民限制法”,规定未来十年中禁止中国人移民。 |
初十日戌时,年仅45岁的慈安皇太后(东太后)猝然薨于钟粹宫。 东太后比慈禧还小两岁,突然暴毙宫中后,清廷的垂帘听政由两宫并列骤然变成慈禧一人独裁。 |
24日,清俄签定《圣彼得堡条约》,清收回伊犁。 |
为了运输直隶开平煤矿产出的煤炭,李鸿章主持修建了长达11公里的铁路来连接唐山和胥各庄。 |
二十,李叔同出生 |
左宗棠在兰州建立机器织呢局 |
日本吞并琉球王国为冲绳县 |
完颜崇厚出使俄国大臣,擅自与俄签订《里瓦几亚条约》,许以多处通商,优惠征税,修建铁路、西北各城设领事馆、俄国永远占踞伊犁城一带等条件,清朝政府得知条约内容后勃然大怒,拒绝批准条约,完颜崇厚被被弹劾入狱,后降职获释。 |
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橘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
为了抵制进口棉纺织品,李鸿章成立了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
英国与李鸿章之间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又称《芝罘条约》),中国承认云南和缅甸的边境贸易、增设口岸等。 |
25日,法国照会清政府,通告《越法和平同盟条约》内容,意在争取清政府的承认,从而排除在历史上形成已久的中国在越南的影响。 6月15日清政府复照,对该条约不予承认。 |
19日,张有财家的第三子张作霖诞生于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 |
二十八日,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出兵西征,奉命收复新疆。 |
12日(十二月初五),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逝于养心殿,享年19岁。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王大臣等以遗诏迎载湉于太平湖醇亲王邸,与慈安太后居钟粹宫;慈禧太后居住在长春宫;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
在左宗棠的率领下,清军进入新疆,收复新疆之战开始。 |
十八日,奕䜣等十重臣当面劝谏同治帝不要修治圆明园,同治皇帝大怒,斥奕䜣:“此位让尔,何如?” 二十九日,再力谏同治皇帝,同治皇帝朱谕革其亲王世袭罔替,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次日发布。 八月初一日,两宫太后干预,赏还亲王世袭罔替。 |
15日,越南在法国侵略者的压迫和讹诈下,在西贡签订了《越法和平同盟条约》,即第二次《西贡条约》,越南向法国开放红河,并给予法国在越南北部通商等多种权益。 |
日本以台湾高山族误杀琉球船民为借口,出兵台湾。 |
26日,清军进攻大理,杜文秀服毒后自赴清营,要求保全大理军民性命,被云南巡抚岑毓英所杀。 |
十五日(10月16日),慈禧为自己的儿子载淳(17岁)举行了大婚典礼。 |
11日,容闳“幼童海外留学计划”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从上海出发,赶赴美国。史称“幼童出洋”。 这些留学归国的青年,后来逐步成为中国政界、军界、学界、工商界等方面的知名人物和科技骨干,为中国近代建设做出了贡献。 |
李鸿章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第一个民用企业 |
中日双方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 规定互相承认外交使节在对方国家的常驻和领事裁判权。条文中还规定,“两国领土均以礼相处,互不侵犯,以求永久安全”。 |
在外交家容闳的多年倡议、奔波和曾国藩、李鸿章的鼎力相助下,选派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的计划终于得到了朝廷的恩准。按曾国藩、李鸿章的奏折和容闳所拟的派遣留学生章程,暂定留学生总人数为120人,分四批出国,每年遣送一批,每批30人,连续派遣四年,每年大约在同一时期放洋。 |
因阿古柏势力延伸到天山北路后,沙俄突然出兵伊犁,声明在中国恢复该地区秩序前将维持军事占领。 |
美国经济陷入不景气,来自广东西部的贫困地区的大量移民,从事价格低廉的非技术性劳动或体力劳动,造成了爱尔兰移民下层工人的失业和工资降低,各地出现了排斥中国移民的动向并发生了暴动。 |
发生天津教案,群众怀疑教堂拐骗儿童,包围教堂并打死了开枪的法国领事丰大业等二十四人。 对此法国派出军舰到天津湾,强硬要求惩罚地方官。 奕䜣明知“曲在洋人”,却在法国等列强的要挟下,一再迁就,息事宁人,清朝派出谢罪使的同时,还命令直隶总督曾国藩处理此事。 曾国藩处死了与此事无关的消防队员以平息事态,他所说的“即使外国人有过错,也不能在公文中记载。此乃对外国人怀柔之法”传到外界,反而激怒了人们。 |
退役驻华公使浦安臣率“中国使团”出访美国、英国、俄国、法国、普鲁士等国,是为中国使团首次出访国外。 |
12日(十月初六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他成长于一个贫困家庭,其兄孙眉赴茂宜岛垦荒、经营牧场和商店后,家境有所好转。 |
二十四日,剿捻统帅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于山东菏泽。 |
初五,编修蔡寿祺弹劾奕䜣,说他揽权纳贿,徇私骄盈,太后命令查办,七日就以其目无君上,免去议政王和其他一切职务。 朝中大臣求情,慈禧太后才允许他在内廷行走,并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免去了议政王职务。这是奕䜣遭受的第一次打击。 |
四川酉阳县人民不堪教会欺凌,数百人奋起捣毁教堂。酉阳教案 |
7日,李秀成被曾国藩处死,时年42岁。 |
十六日(7月19日),曾国藩攻南京,太平天国灭亡(历经14年) |
1日(四月十九日),洪秀全逝世(51岁),洪天贵福即位 洪秀全于弥留中下达了最后一道天王诏旨“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