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父亲顾溶得到盛宣怀的赏识,从慎裕洋行总账房进轮船招商局,成为招商局新船“快利”轮(专跑汉口—宜昌航线)的坐舱。 |
3日,陈寅恪(kè)在湖南长沙出生。祖母为他起名“寅恪”。 其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陈宝箴与其之子陈三立,效法明治维新,大刀阔斧地厉行湖南新政。 |
29日,梅贻琦,字月涵,生于直隶天津城内照壁胡同一处普通院落。 |
张作霖(14岁)父亲张有财因同同村无赖王二在赌场赌钱输了,张有财戏言要他的老婆抵债。王二信以为真,怀恨在心。于是,趁张有财回家的途中,把他拖到小树林中活活勒死,并被抛尸荒野。 |
22日,杜月笙出生于上海浦东高桥镇。 |
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提议“改变既成之法”,但未被理睬。 |
广东举人康有为进京会试,批卷的是徐桐。他极为反感康有为的学问取向,批下“如此狂生,不可中”之语。这一年康有为就没有被录取。 |
光绪皇帝大婚 |
31日,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溪口,父亲蒋肃庵是贩盐商人,母亲是蒋肃庵的第三任妻子,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 |
黄遵宪完成了《日本国志》,详细介绍了日本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社会、文化,并呼吁中国也予以采用。 |
1日,朱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塆(今马鞍镇琳琅村)一个贫苦佃农家庭。 |
李鸿章签订天津条约,清朝正式承认将越南置于保护国下的《顺化条约》,即放弃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 |
日本福泽谕吉发表了有名的《脱亚论》,把中国和朝鲜定位为“固陋”,即守旧不变革的国家,呼吁应与亚洲诀别,“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 |
清政府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 |
4日,不满中国影响力扩大的开化派金玉均等人,发动甲申政变。 6日,李鸿章的部下袁世凯以1500名兵力进行军事干预,刚发表了独立宣言和改革纲领的新政权瓦解,开化党的“ 三日天下”宣布终结。 反对日本干涉内政的人们烧毁了日本公使馆,金玉均从仁川乘船逃往日本。 |
23日,法军突然到谅山附近的北黎(中国当时称为观音桥)地区“接防”,无理要求清军立即退回中国境内。中国驻军没有接到撤军命令,要求法军稍事等待,法军恃强前进,开枪打死清军代表,炮击清军阵地。清军被迫还击,两日交锋,法军死伤近百人,清军伤亡尤重。这次事件史称“北黎冲突”或“观音桥事变”。 |
中法战争中,奕䜣为首的军机处对于战与和拿不定主意,清军军队节节败退。 十三日,慈禧太后借口奕䜣“委靡因循”免去他的一切职务,奕䜣集团全班人马(武英殿大学士宝鋆、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龢)被逐出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
上海发生了金融危机,参与轮船招商局经营的商人徐润在房地产生意上失败并破产,给轮船招商局造成了十六万两白银的损失而退出经营。 李鸿章为了防止经营上的混乱,不得不加强了“官”的干涉。李鸿章的心腹盛宣怀就任轮船招商局的督办,掌握了企业的经营权。 |
朝鲜发生壬午兵变, 国王的外戚闵妃集团在日本的指导下设置了西式军队别枝军,因待遇恶化而反抗的旧军士兵拥立下台的大院君起义,占领了日本公使馆,驱逐了闵妃。 以大院君为首的极端保守势力驱逐闵妃而夺权,开化党也遭到打压。 闵妃集团很快引入清王朝势力进入朝鲜,李鸿章先发制人占领首尔,吴长庆率三千清军进驻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镇压了壬午兵变,以大院君“藐视中国皇帝”为由将其带至香港,押往中国天津受审,后拘禁于保定。 闵氏政权复辟。 李鸿章以维持治安为由派驻淮军留守,把李朝军队改编为清国式。并向闵氏政权派遣中国人和德国人担任顾问,加强对朝鲜内政外交的干预。 |
美国政府出台“中国人移民限制法”,规定未来十年中禁止中国人移民。 |
初十日戌时,年仅45岁的慈安皇太后(东太后)猝然薨于钟粹宫。 东太后比慈禧还小两岁,突然暴毙宫中后,清廷的垂帘听政由两宫并列骤然变成慈禧一人独裁。 |
24日,清俄签定《圣彼得堡条约》,清收回伊犁。 |
为了运输直隶开平煤矿产出的煤炭,李鸿章主持修建了长达11公里的铁路来连接唐山和胥各庄。 |
二十,李叔同出生 |
左宗棠在兰州建立机器织呢局 |
日本吞并琉球王国为冲绳县 |
完颜崇厚出使俄国大臣,擅自与俄签订《里瓦几亚条约》,许以多处通商,优惠征税,修建铁路、西北各城设领事馆、俄国永远占踞伊犁城一带等条件,清朝政府得知条约内容后勃然大怒,拒绝批准条约,完颜崇厚被被弹劾入狱,后降职获释。 |
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橘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
为了抵制进口棉纺织品,李鸿章成立了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
英国与李鸿章之间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又称《芝罘条约》),中国承认云南和缅甸的边境贸易、增设口岸等。 |
25日,法国照会清政府,通告《越法和平同盟条约》内容,意在争取清政府的承认,从而排除在历史上形成已久的中国在越南的影响。 6月15日清政府复照,对该条约不予承认。 |
19日,张有财家的第三子张作霖诞生于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 |
二十八日,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出兵西征,奉命收复新疆。 |
12日(十二月初五),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逝于养心殿,享年19岁。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王大臣等以遗诏迎载湉于太平湖醇亲王邸,与慈安太后居钟粹宫;慈禧太后居住在长春宫;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
在左宗棠的率领下,清军进入新疆,收复新疆之战开始。 |
十八日,奕䜣等十重臣当面劝谏同治帝不要修治圆明园,同治皇帝大怒,斥奕䜣:“此位让尔,何如?” 二十九日,再力谏同治皇帝,同治皇帝朱谕革其亲王世袭罔替,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次日发布。 八月初一日,两宫太后干预,赏还亲王世袭罔替。 |
15日,越南在法国侵略者的压迫和讹诈下,在西贡签订了《越法和平同盟条约》,即第二次《西贡条约》,越南向法国开放红河,并给予法国在越南北部通商等多种权益。 |
日本以台湾高山族误杀琉球船民为借口,出兵台湾。 |
26日,清军进攻大理,杜文秀服毒后自赴清营,要求保全大理军民性命,被云南巡抚岑毓英所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