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孙中山在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Honolulu)成立了第一个兴中会。首批会员有20余人,包括孙眉、邓荫南、何宽等。会议通过了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提出了“振兴中华、挽救危局”的口号。  | 
中日甲午战争中,旅顺被日军攻占,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  | 
17日,北洋舰队被日本的联合舰队围攻,黄海海战爆发。其结果以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等三艘战舰告终。  | 
由于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开始。 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 
  | 
朝鲜李朝政府与农民军议和,11日签署了《全州和约》,答应惩处贪官、设置执纲所、解放奴隶、废除两班特权等内容。  | 
因惧怕甲午农民战争动摇其政权统治,1日,闵氏政权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向袁世凯要求派兵援助。 李鸿章接到报告后下令出动2100名淮军,7日,根据《天津条约》向日本通报出兵一事。  | 
因赵秉甲不断加税,朝鲜百姓忍无可忍,便揭竿而起了。 15日(农历甲午年正月十日),经过五天的准备,古阜、泰仁上千名农民在当地东学道首领全琫准、崔景善、金道三、郑益瑞等人的率领下,蜂拥向衙门冲去。为期十个月的朝鲜甲午农民战争在全罗道古阜郡爆发了。 自此,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 
山东西南部出现了被称为大刀会的武术团体。 其首领是居住在曹县的刘士端,教授人们白莲教相传的宗教武术金钟罩。 金钟罩的特点是咏唱咒语、喝符水而从神仙处获得不死之身,但其宗教性面对清朝统治力衰退这一危机、抓住了寻求保卫故乡的人们的心理。  | 
秋天,蔡元培(27岁)又回到了老家绍兴,参加对翰林院吉士进行甄别的散馆考试,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被授命为翰林院的编修。  | 
下半年,蔡元培正式到翰林院供职,开始了在京城当官的日子。 当时他除了翰林院的工作以外,还应邀担任了李慈铭长子家里的私塾老师,讲授《春秋左氏传》。 闲暇时还会帮李慈铭问津书院的弟子们批改试卷,因为要担任的工作比较多,为了节省时间,平时他就住在李家。  | 
秋,西太后慈禧为庆祝六十大寿,醇亲王挪用海军衙门的经费2000万两白银修建了颐和园。  | 
26日,毛泽东出生在韶山冲一个富裕农民家庭,隶属于湖南省湘潭县,在他之前有两个男孩子和两个女孩夭折,因此毛泽东是毛顺生(1870—1920)和文七妹(1867—1919)“幸存下来的长子”。 毛泽东幼年大部分时间在湘乡唐家圫外祖父家度过。外祖父家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务农为业,生活比较富裕。他同表兄弟们一起生活,六岁开始作些田间零星劳动。因受母亲影响,幼年曾信佛。  | 
梁漱溟原名焕鼎,8日生于北京官宦之家,是元朝蒙古梁王的后代,有兄妹四人。 梁漱溟自幼瘦弱多病,喜思考而拙于动手。  | 
马相伯的妻子带着大儿子回山东老家探亲,不幸死于海难。  | 
秋天,蔡元培再次赶赴京城,参加复试和殿试的补考。复试的时候他得了第三等;殿试考的是策论,也正好是他的强项,最终取得了二甲进士的好成绩。之后,蔡元培成为了翰林院庶吉士。这个职位相当重要,属于皇帝近臣,主要负责起草诏书和为皇帝讲解经典书籍等工作。  | 
顾维钧父亲顾溶得到盛宣怀的赏识,从慎裕洋行总账房进轮船招商局,成为招商局新船“快利”轮(专跑汉口—宜昌航线)的坐舱。  | 
十日(12月26日),浙江省慈溪县西乡官桥的一个茶商之家诞下一子,按照宗族文化传统,孩子被取名训恩,字彦及。20年后,他的名和字都逐渐为世人所淡忘,却以笔名“陈布雷”三个字名震京沪,闻名天下。  | 
3日,陈寅恪(kè)在湖南长沙出生。祖母为他起名“寅恪”。 其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陈宝箴与其之子陈三立,效法明治维新,大刀阔斧地厉行湖南新政。  | 
29日,梅贻琦,字月涵,生于直隶天津城内照壁胡同一处普通院落。  | 
春天,蔡元培(22岁)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了第一位夫人王昭。 王昭是个传统女性,最讲妇德。在蔡元培面前,总是谦卑地称他为“老爷”。  | 
婚后不久,蔡元培第三次启程去杭州,参加因为庆祝光绪帝成年后亲自执政而特别开设的科考,又叫恩科科考。 虽然经历了两次失败,蔡元培依然保持着进取的锐气,在这次乡试中把自己独特的“怪八股”发挥得淋漓尽致。主考官李文田对他的文章大为赞赏。终于,这次蔡元培考取了第二十三名举人,中举之后,他的怪八股被很多参加科举的人争相效仿,开始有了一定的名气。  | 
张作霖(14岁)父亲张有财因同同村无赖王二在赌场赌钱输了,张有财戏言要他的老婆抵债。王二信以为真,怀恨在心。于是,趁张有财回家的途中,把他拖到小树林中活活勒死,并被抛尸荒野。  | 
22日,杜月笙出生于上海浦东高桥镇。  | 
29日,顾维钧,字少川,出生于上海。  | 
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提议“改变既成之法”,但未被理睬。  | 
广东举人康有为进京会试,批卷的是徐桐。他极为反感康有为的学问取向,批下“如此狂生,不可中”之语。这一年康有为就没有被录取。  | 
秋天,蔡元培参加了第二次乡试,还是失败了。  | 
光绪皇帝大婚  | 
31日,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溪口,父亲蒋肃庵是贩盐商人,母亲是蒋肃庵的第三任妻子,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  | 
7日,王亚樵出生于安徽合肥磨店乡,恰巧那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其父王荫堂是一位医生。 
  | 
蔡元培(19岁)母亲因病去世。  | 
黄遵宪完成了《日本国志》,详细介绍了日本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社会、文化,并呼吁中国也予以采用。 
 
  | 
1日,朱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塆(今马鞍镇琳琅村)一个贫苦佃农家庭。 
  | 
蔡元培在六叔的陪同下,去杭州参加乡试。没想到自己这一次考试的结果会是名落孙山。  | 
李鸿章签订天津条约,清朝正式承认将越南置于保护国下的《顺化条约》,即放弃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  | 
日本福泽谕吉发表了有名的《脱亚论》,把中国和朝鲜定位为“固陋”,即守旧不变革的国家,呼吁应与亚洲诀别,“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  | 
蔡元培(17岁)就考中了秀才,获得了进入官立学校深造的资格。  | 
清政府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  | 
4日,不满中国影响力扩大的开化派金玉均等人,发动甲申政变。 6日,李鸿章的部下袁世凯以1500名兵力进行军事干预,刚发表了独立宣言和改革纲领的新政权瓦解,开化党的“ 三日天下”宣布终结。 反对日本干涉内政的人们烧毁了日本公使馆,金玉均从仁川乘船逃往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