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五一劳动节,长辛店就爆发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工人群众的示威游行活动。 在北京党组织的精心筹备下,“五一节”这天,北京地区和天津、保定等地一千多名工人在长辛店举行了集会和示威游行。 |
5日,孙正式宣誓就职“全国非常大总统”。 |
国会议员选举孙中山为全国非常大总统。 |
陈独秀建立起广州共产党小组。 |
6日,部分滇军将领联合发出逼唐离滇的通电。 唐继尧见大势已去,于2月7日离开昆明,不久即去了越南。 2月8日,朱德率部进入昆明。 |
广州和香港爆发了海员大罢工,马林(第一个派往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斯内弗利特)发现国民党很好地组织了这次新型的中国工人运动。 |
12日,在广州召开国会议员大会,进行投票选举。尽管代表不足法定人数,孙中山作为“革命之父”已数次成为正义力量的领袖。 |
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周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八个发起组之一的巴黎共产党早期组织,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成员、党的创建人之一。 1921年春,天津觉悟社部分成员在法国巴黎合影 |
秋,欧战结束,陈寅恪与表弟俞大维离开美国,结伴去了心向往之的德国柏林大学并进入哲学系就读。 |
列宁建立共产国际,第一个派往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是斯内弗利特,化名为马林,他以旅游者的身份于1921年春来到中国,并前往广西会见了孙中山。这次见面,孙中山给马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马林认识到国民党是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代表。 |
秋,林长民出国考察的时间到期,林徽因随父亲乘海轮归国。 |
陈独秀应广东省省长陈炯明邀请,到广州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他走后,上海共产党组织书记一职由李汉俊代理。 |
7日,由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第15批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其中有周恩来、李福景、郭隆真、张若茗,共197人,乘坐一艘两万吨级的法国巨型邮船“波尔多斯”号汽笛长鸣,驶出上海港,抵达法国马赛港。 |
陈炯明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 |
16日,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转学到伦敦的徐志摩,与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留学生张奚若,来拜访林长民,第一次遇见林徽因。 |
在北大图书馆李大钊的办公室里,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三人正式决定成立北京共产党组织,取名为“北京共产党小组”。 |
林徽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伦敦St.Mary&39;s College(圣玛利学院)学习。 |
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命名为“中国共产党”,成员有: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陈公培、陈望道、沈玄庐、杨明斋、施存统(后改名施复亮)、李达、邵力子、沈雁冰、林祖涵、李启汉、袁振英、李中、沈泽民、周佛海等,陈独秀为书记。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命名为“中国共产党”,成员有: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陈公培、陈望道、沈玄庐、杨明斋、施存统(后改名施复亮)、李达、邵力子、沈雁冰、林祖涵、李启汉、袁振英、李中、沈泽民、周佛海等,陈独秀为书记。 |
董必武、张国恩、陈潭秋、刘伯承、包惠僧、郑凯卿、赵子健七人,在武昌抚院街董必武、张国恩律师事务所举行会议,讨论了从上海带来的中国共产党纲领,选举包惠僧为支部书记,成立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取名“共产党武汉支部”。 包惠僧 |
19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会留法预备学校首届学生毕业了,在重庆总商会举行毕业典礼。 邓小平、冉钧、周贡植等均为此届毕业生。 |
14日,以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爆发冲突,史称直皖战争,最终段祺瑞战败,直、奉两系军阀控制北京。 |
云南督军唐继尧为了控制四川,无视入川滇军将领朱德等的劝阻,发动了针对四川督军熊克武的战争。滇军惨败。 |
毛泽东、杨开慧结婚 |
毛泽东参加了新成立的“社会主义研究会” |
28日,冯国璋病逝,终年60岁。 |
25日,召开南开大学成立大会,南开学校大学部改名为南开大学 |
周恩来注册入学南开学校大学部,学号是62号,属文科学生。 |
邓小平(15岁)到重庆考上了留法预备学校 |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介绍马克思主义。 |
在苏俄当局的策划下,6日成立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而且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苏联会放弃对它的控制。 |
苏俄人民外交副委员加拉罕宣布了《第一次对华宣言》,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 它表示苏俄政府将把沙皇时代割占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中国,中东铁路也将交还中国,苏俄放弃庚子赔款中的应赔偿给俄国的那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消,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
11日,陈独秀于五四运动期间,在前门外的新世界游艺场散发传单遭到逮捕。 三个月后,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北京当局将他释放。 陈独秀出狱后,违反警察厅的禁令,悄然出京到上海活动,并到武汉的大学进行演讲。 这个消息在报纸上刊登后,引起北京警察厅的重视,遂派军警对他家进行监视。 陈独秀回京后,即有警察到他家询问有关情况。 为避免再次人狱,陈独秀只得再次离开北京。 1920年初,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离京赴津的路上,他们讨论了在中国组织共产党的问题,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进行。李大钊返京后,即着手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党做思想上、理论上和干部上的准备。陈独秀则从天津到上海,准备创建共产党。 |
12日,北洋政府内阁成员被迫引咎辞职。 |
28日,出席凡尔赛会议的中国代表,在未得到任何指示的情况下,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
胡适与李大钊就“问题与主义”争论 |
周恩来由神户乘轮船返回中国。 |
2日,第三国际,又称共产国际,由列宁倡导,为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在莫斯科成立。 凡参加的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成立以后,在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
巴黎和会擅自把德国权益(山东)给日本。 消息传回中国,4日,北京爆发以学生为主体的“五四运动”,得到全国工人和商人的支持。 五四运动时北京大学游行队伍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高校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 |
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