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和张幼仪在柏林由吴经熊、金岳霖作证,正式离婚。 |
吴佩孚虽曾有“保护劳工”的承诺,但只希望劳工运动为己所用。得知京汉铁路工人要成立总工会后,吴佩孚便露出真面目,下令禁止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 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按照计划,仍然在郑州召开。 出席大会的除京汉铁路各工会分会的代表六十五人外,还有京奉、津浦、道清、正太、京绥、陇海、粤汉等铁路的代表六十多人,汉冶萍总工会和武汉三十多个工会的代表团一百三十人,北京、武汉的学生和新闻界三十多人。与会场外军警坚持到下午四点钟,宣告散会。 当晚,总工会委员们聚集在一起召开秘密会议,讨论对策。会议决定:为反抗军阀的压迫,京汉铁路工人于2月4日全线同时举行总罢工;京汉铁路总工会迁至汉口江岸车站,会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组成罢工的总机构,指挥总罢工。 |
4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发表了《京汉铁路总工会全体工人罢工宣言》,号召全路工人为争自由而战,为争人格而战,为争工人阶级的切身利益而战,并郑重宣布:“从本月四日正午起,京汉铁路全体一律罢工,不达到下列的条件,决不上工!”工人们的条件包括撤革交通部官员、赔偿成立大会损失、增加休息日、照发工资等。当天中午12时,京汉铁路全线两万多工人全部罢工,一千二百多公里铁路顿时瘫痪。 |
7日,在吴佩孚命令下,湖北督军萧耀南指使督军署参谋长张厚庵以与工会代表谈判为借口,将工会代表诱捕,进而派军警冲进工会和厂区,大肆抓捕罢工工人。江岸车站和江岸工会门前也发生了对罢工工人的大屠杀。二七惨案 |
当二七惨案发生,为避免更大牺牲,张国焘声明他本人以“中共中央和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全权代表”的名义下令立即复工。 8日,当上班的时间到时,工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走进工厂,遵令复工。此时,驻扎在江岸车站和工会内的军队正大批出动,准备捉拿工人。当他们得知工人已领命复工后,才罢了手。 |
21日,共产国际远东局为对抗美英等九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盛顿召开的太平洋会议,决定举行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又称远东劳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莫斯科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朝鲜、日本、蒙古、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代表。 |
张幼仪在柏林生下了徐志摩次子德生(又名彼得)。 |
蒋百里发表《军国主义之衰亡与中国》一文,首次指出日本侵略的危险,说:“至于从中国现状言,吾侪所最感危险者,即邻近富于侵略性的国家……” |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派毛泽东、李立三等从长沙到安源考察。 李立三留下,在安源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 |
4日下午2时许,法租界巡捕房的警探们突然包围了陈独秀位于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的寓所,捕去了陈独秀和妻子高君曼及正在陈家的杨明斋、包惠僧、柯庆施,搜去了《新青年》杂志及一批书籍,并在四周布下暗探,使前去拜访的邵力子、褚辅成也相继被捕。 在多方努力下,26日,会审公堂开庭审理陈独秀一案时,判他交一百元罚款,将所有查抄到的书籍一并销毁。至此,陈独秀被捕一事全部了结。 |
冯玉祥督陕后,胡景翼任陕西陆军第一师师长。 |
11日,中国共产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一名称,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确定的。 |
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 月底,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并在游船中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在船上,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了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庄严诞生。 |
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宅内召开。 来自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及旅日共产党组织的代表共十三人出席了会议,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还有包惠僧"。他们代表全国和旅日的五十多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
14日,蒋介石母亲去世,蒋介石未参加粤军对广西残余桂军的铲除,一直在溪口待到11月他母亲安葬完毕。 孙中山未出席葬礼,但他为蒋太夫人写了一篇感人的悼文,并在葬礼上由人代读。 |
1日,五一劳动节,长辛店就爆发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工人群众的示威游行活动。 在北京党组织的精心筹备下,“五一节”这天,北京地区和天津、保定等地一千多名工人在长辛店举行了集会和示威游行。 |
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登上一艘开往海参崴的邮轮,离开上海港,经黄浦江驶向大海。外国语学社去莫斯科学习安排正式开始。这一段行程,水路和陆路共七千多里,历时近三个月。到达莫斯科的时候已经是7月。 |
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革命问题的提纲,并决定办一所大学来培养东方各民族的革命干部。 东方大学正式创立,由斯大林担任校长。学员有来自远东各国的革命青年,也有苏俄远东各少数民族的干部。 莫斯科东方大学共有学员五六百人,是按学员国籍编班的。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罗亦农、彭述之,袁达时、曹靖华、蒋光慈等三十多人是第一批中国班学员,是东方大学里人数最多的一个班。 学校的地点是在莫斯科特维尔斯卡娅大街十五号,是一幢五层的楼房。他们就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里,并在学校的食堂里用膳。 中国班开设了国际工人运动史、政治经济学和俄文等课程。学校还专门请了北京《晨报》驻莫斯科特派记者瞿秋白等人来当翻译兼助教。 |
东方大学预定放暑假,校方通知一部分中国学员结束学业准备回国。刘少奇等几个人根据工作需要派回上海,校方把到上海后同中国共产党组织秘密接头的地址交给了刘少奇等几个人,要他们回国后向中共中央如实汇报东方大学和中国学员的有关情况。 |
5日,孙正式宣誓就职“全国非常大总统”。 |
国会议员选举孙中山为全国非常大总统。 |
陈独秀建立起广州共产党小组。 |
6日,部分滇军将领联合发出逼唐离滇的通电。 唐继尧见大势已去,于2月7日离开昆明,不久即去了越南。 2月8日,朱德率部进入昆明。 |
广州和香港爆发了海员大罢工,马林(第一个派往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斯内弗利特)发现国民党很好地组织了这次新型的中国工人运动。 |
12日,在广州召开国会议员大会,进行投票选举。尽管代表不足法定人数,孙中山作为“革命之父”已数次成为正义力量的领袖。 |
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周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八个发起组之一的巴黎共产党早期组织,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成员、党的创建人之一。 1921年春,天津觉悟社部分成员在法国巴黎合影 |
秋,欧战结束,陈寅恪与表弟俞大维离开美国,结伴去了心向往之的德国柏林大学并进入哲学系就读。 |
冬天,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始在东方大学中国班发展成员。刘少奇、罗亦农、彭述之、卜士奇、吴芳等中国学员已经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便第一批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组成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的第一个党组织,加入东方大学总支部。刘少奇还担任支部委员。刘少奇的入党介绍人是罗亦农和袁达时。 |
列宁建立共产国际,第一个派往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是斯内弗利特,化名为马林,他以旅游者的身份于1921年春来到中国,并前往广西会见了孙中山。这次见面,孙中山给马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马林认识到国民党是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代表。 |
秋,林长民出国考察的时间到期,林徽因随父亲乘海轮归国。 |
陈独秀应广东省省长陈炯明邀请,到广州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他走后,上海共产党组织书记一职由李汉俊代理。 |
7日,由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第15批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其中有周恩来、李福景、郭隆真、张若茗,共197人,乘坐一艘两万吨级的法国巨型邮船“波尔多斯”号汽笛长鸣,驶出上海港,抵达法国马赛港。 |
23日,因湘军内讧,谭延闿被迫辞职。 25日,赵恒惕任湘军总司令。 29日,林支宇任湖南省长。 |
25日,毛泽东复信旅居法国的向警予。说一年来,对于湖南问题曾为力不少,但效果不大。曾主张“湖南自立为国,务与不进化之北方各省及情势不同之南方各省离异,打破空洞无组织的大中国,直接与世界有觉悟之民族携手,而知者绝少”。自治问题发生时,空气至为黯淡。自从由“湖南革命政府”召集宪法会议制定湖南宪法之建议提出以后,“声势稍振”,但“多数人莫名其妙,甚或大惊小怪,诧为奇离”。信中说:“几个月来,已看透了。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 |
应陈独秀函约,毛泽东(27岁)创建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参加发起者,还有何叔衡、彭璜、贺民范等。 |
陈炯明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 |
16日,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转学到伦敦的徐志摩,与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留学生张奚若,来拜访林长民,第一次遇见林徽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