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京师警察厅派出侦缉队到腊库16号杏坛学社张国焘的住处,逮捕了张国焘和杨子烈,并搜出中共“三大”文件及信函多件。 |
30日,张国焘忍受不住敌人的严刑逼供,终于向敌人供出了李大钊、陈独秀、谭平山、张昆弟及北京的共产党员等,后索性供出了他所知道的全国铁路各工会的共产党员共七十一人。 |
由于孙中山在广东的“中央政府”尚未成定局,广州的商人威胁说,如果向我们征税,我们就罢市。 广州商团正在武装一支9000人的私人军队以反抗孙中山的政府,一艘载有9000支来福枪的挪威船只不久将驶进广州港。 蒋介石毫不妥协地派他的全副武装的军校学生登上挪威船只,将来福枪转运到军校。 商人们继而进行罢市,蒋介石则通过宣布实行戒严法来进行反击。 英国驻广东总领事也插手了这件事,如果激怒商人,英国皇家海军有可能炮击中国军队。 |
8日,由胡适操办,梁启超主持的泰戈尔64岁寿辰祝寿会举办,梁启超为泰戈尔赠名“竺震旦”,并赠送刻有他中国名字“竺震旦”的印章。 |
12日,孙中山颁布“民族复兴大纲”,其中简单叙述了其革命的方法,这个大纲制定了运用武力排除障碍、以和平方式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以及避免阶级斗争和社会动荡的原则。 蒋介石则把这一大纲称为“国民革命基本宪章”,并在孙中山去世后援引该宪章作为其屠杀共产主义者的根据。 |
23日,应梁启超、蔡元培以北京讲学社的名义邀请,泰戈尔乘坐的火车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抵达北京前门车站。梁启超、蔡元培、胡适、梁漱溟、辜鸿铭、熊希龄、蒋梦麟等前往车站迎接。 讲学社委托徐志摩负责泰戈尔访华期间的接待和陪同,并担任翻译,林徽因始终伴随在泰戈尔身边。 林徽因、泰戈尔、徐志摩 |
中国国民党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全),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担任主席,提出并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通过《中国国民党章程》,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 |
24日,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全)即将闭幕时,蒋介石被任命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主席,筹划在距广州14英里处的黄埔岛开办学校,并被提名为军校校长。 蒋介石对与共产党合作越来越表示怀疑,再次提出辞职,并将筹备工作留给廖仲恺,自己回溪口老家去了。 孙中山又一次发信和拍电报催他,提醒他要服从革命的需要。直到4月份,蒋介石才听从催劝,返回广州。 |
16日,孙中山宣布黄埔军校正式创建,这表明中苏之间、国共之间的军事政治合作已经开始。 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西伯利亚军区司令加伦任参谋长,廖仲恺被任命为黄埔军校国民党党代表,他的副手是留法的年轻有为的中共党员周恩来。 首期500名军校学员是从3000名申请者中通过公开考试入选的,他们在军校正式开学五六个星期前的5月5日就被录取了。 任黄埔军校校长时的蒋介石 |
北京政权拥有获得在付完庚子赔款后的海关剩余收入的权利,而这是被与此利益相关的各国列强们所承认的。 但春天,孙中山曾要求允许他的政府获得广东海关收入的余额,列强拒绝了孙的请求。 11月,孙中山公开宣称他将通过武力夺取海关收入的余额。列强们在英国的煽动和唆使下,派出一支强大的国际联合海军舰队开赴广东,孙中山义愤填膺,他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宣布如果列强们不帮助他,他将转而求助于苏俄。 |
蒋介石参加共产国际执委会会议,季诺维耶夫在报告中认为三民主义只是“革命初期的政治口号”,警告中国国民党“不应用中国资本家阶级的统治去取代外国帝国主义的统治”。这些话蒋介石听起来自然很不舒服,答辩说:“我们不是为资产阶级而进行革命工作的。” 几天后,共产国际主席团作出决议,要求国民党人“不仅要消灭外国资本的残酷剥削,而且也要消灭本国资本的残酷剥削”。 |
鲍罗廷田作为苏联政府和俄共(布)派驻孙中山国民党的常任代表到达广州。此后,在他的推动和指导下,改组国民党的工作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
25日,孙中山在广州召开特别会议,讨论改组计划,并指派廖仲恺、胡汉民、谭平山、李大钊等组成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聘请鲍罗廷为顾问,处理改组事宜。 |
5日,吴佩孚通过国会投票选举来安排共和国总统这一宝座。 当时,513个国会议员中仅有33人投孙中山的票,480名投票赞成吴佩孚的议员每人都收到了5000元大洋的贿赂。 |
2日,孙中山决定联俄联共,派蒋介石去苏联考察并向他汇报,蒋介石由三个助手陪同,抵达莫斯科。11月29日他们离开了苏联 |
19日晚,中共中央召开会议,讨论与孙中山和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大家一致认为留在广州继续争取孙中山是白费力气,决定一周内中共中央机关搬离广州,重新迁回上海。 |
林彪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
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前,中共中央遵照共产国际的要求,已将所有机关陆续由上海迁到广州,准备在这里与国民党中央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 中共“三大”会址(广州) 会上,张国焘和马林唇枪舌剑,谁也不能说服谁。马林批评张国焘仍保留中共“二大”时的“左”倾思想,轻视国民革命,反对加入国民党;张国焘则指责马林犯了右倾取消主义错误,企图取消中共的独立。 陈独秀对马林的支持使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议决案》,其中明确写道:“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一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
7日,梁思成、梁思永兄弟从学校回到家中。他们要去长安街与同学们会合,参加北京学生的游行示威。 刚骑到南长街口,一辆小汽车急驶而来,从侧面撞上了梁家兄弟的摩托。摩托车被撞翻了,呜呜地吼叫着,轮子在空中转动。思成被压在摩托下面,昏了过去,思永被摔出去老远。这是北洋军阀金永炎的汽车,他是大总统黎元洪的亲信、陆军部次长。金永炎坐在汽车里,目睹了自己司机肇事的全过程。他皱着眉头,命令司机开车离开这里。 金永炎知道被撞者是梁启超的儿子后,亲往医院探望,表示道歉并承担了医药费。但梁思成左腿股骨头复合性骨折,脊椎挫伤,导致左腿就比右腿短了一厘米,跛足和由于脊椎病弱而装设背部支架的痛苦从此伴随了他的一生。 |
7日,袁世凯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国耻纪念日,北京学生进行游行示威。 |
1日,孙中山宣布正式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府,他本人任最高职务——陆海军大元帅。 |
17日至20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召开临时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其“旅欧支部”,在欧名称定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会议通过了由周恩来起草的《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其中规定:凡旅欧中国青年愿加入本团为团员者,必须对于共产主义已有信仰。章程还明确说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本团上级机关。 |
21日,孙中山在滇桂军打败陈炯明叛军之后重返广州。 |
20日,张国焘离开上海,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东方部主任萨法罗夫、远东局维经斯基和赤色职工国际负责人罗佐夫斯基等人汇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经过以及中国工人运动的情况。 当时在海参崴的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局长维经斯基颇有微词,在写给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部的报告中,维经斯基说:“……张国焘不知为什么被派往莫斯科去报告罢工情况。在他往返莫斯科的这两个月里,他本来最好应该待在汉口和北京,组织工会的剩余力量。向莫斯科报告罢工的情况本来可以用书面形式,或者甚至可以从海参崴发电报,这要比张去莫斯科花费少得多,而且不会使党和工会的一位领导人在这样重要的时刻离开工作岗位。” |
正在莫斯科参加会议的中共代表团负责人陈独秀复信给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建议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中央执行委员会改为执行委员会,还对青年团组织在欧洲的行动方略作出了指示。 |
26日,苏联原驻柏林大使越飞与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了《孙越公报》,双方表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实现共产主义或苏联模式的社会制度的条件,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公报再一次宣布苏联放弃在中国的任何特权,但仍保留中东铁路——这条铁路是俄国人1917年得到的。 |
21日,孙中山返回广州,恢复了他的军政府。 |
夏天,陈寅恪先生的生母俞明诗、长兄衡恪相继谢世,家中生活日渐艰难。 |
5日至12月5日,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中共代表陈独秀、青年团代表刘仁静、工会代表王俊出席会议。 尽管刘仁静在报告中乐观地认为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已经增长,并极力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承认以个人名义参加国民党是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正式形式,但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拉狄克仍以教训的口吻使陈独秀看到自己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多么渺小。 |
许崇智军队在其他部队的配合下,于15日进抵广州,陈炯明不得不躲藏起来。 |
朱德到达德国,在德国柏林会见周恩来后,经周恩来、张申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 |
旅欧少年共产党召开会议,会上举行了总投票,决议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改选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赵世炎、王若飞、周恩来、尹宽、陈延年五人当选为委员。 |
许崇智战败后,率其余部逃到福建。13日,许崇智占领了福州,孙中山立即给予嘉奖,并任命他为总司令,蒋介石为参谋长。 |
28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马林和翻译张太雷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 马林提出五个方面: 第一,中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只能有一个民主的和民族的革命,绝不能有社会主义的革命,而且现在无产阶级的力量和其所能起的作用都还很小。 第二,孙中山先生的国民党是中国现在一个有力量的民主和民族革命的政党,不能说它是资产阶级的政党,它是一个各阶层革命分子的联盟。 第三,孙中山先生可以而且只能容许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绝不会与中共建立一个平等的联合战线。 第四,中共必须学习西欧工会运动中共产国际所推行的各国共产党员加入社会民主工党工会的联合战线的经验,中共须尊重共产国际的意向。 第五,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既可以谋革命势力的团结,又可以使国民党革命化,尤其可以影响国民党所领导的大量工人群众,将他们从国民党手中夺取过来。 当时中共中央五个委员: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都一致反对此提案,其主要理由是:党内联合乃混合了阶级组织和牵制了我们的独立政策。 最后,国际代表马林提出这是共产国际已经决定的政策,中国共产党是否服从国际决议?李大钊解说:如果参加到国民党内,既实现了与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的要求,又能为党的活动找到更加宽阔的领域。所以,有条件的加入还是可行的。 于是,中共中央为尊重国际纪律遂不得不接受国际提议,虽未形成文件,但事实上,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 |
6日,许崇智率领讨伐军打败陈炯明失败。 9日,内线报告有人要阴谋杀害孙中山,英国“永丰”号军舰同意将孙中山及其不多的追随者送往香港,再从那里去上海。 |
马林在与孙中山第二次会晤后,正式建议中共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尽管中共党内存在强烈的反对意见,但中共弱小并力量单薄,基本为共产国际所控制,这一建议还是执行了。孙中山表示欢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 |
月末,陈独秀、李大钊等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协助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可以视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起点。 |
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的与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民主派实现联合的态度,并且指出,这种联合并不是“合并”,无产阶级还“应该集合在无产阶级的政党一共产党旗帜下,独立做自己阶级的运动”。 相较中共“一大”时,与会代表还决定不与任何党派发生关系,这确实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