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夺中央统治权,汪精卫联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发起挑战蒋介石南京中央政府及国民党中央会议的内战。 |
21日,汪精卫发了一封电报,谴责南京政府受贿、腐败、独裁。 |
10日,阎锡山打电报给蒋介石,要蒋介石放弃武力统一中国的主张并立即辞职。 |
12日上午,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任编辑的王明在上海英租界被捕。 当天下午托巡捕送信给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潘问友,请求营救,此事完全违反了地下工作的纪律,为此,中共中央立即通知所有王明知道住址的人员迅速转移。 米夫委托“赤色救难会”驻沪代表、瑞士人牛兰出面营救。牛兰花了一笔钱,总算使王明在2月28日获释。 |
毛主席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基本形成。 |
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召开。 古田会议认真地总结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其中心思想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古田会议统一了思想认识,并且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 |
军事失利后,东北地方政府才派员与苏联在伯力谈判。 30日,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伯力协定》,规定仍按照1924年所签订的中苏协定,恢复冲突以前状态,包括恢复苏方人员一切职务,恢复东三省苏联领事馆。 |
15日,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开除陈独秀党籍并批准江苏省委开除彭述之、汪泽楷、马玉夫、蔡振德四人决议案》。 接着,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了一场反对“取消派”的斗争。 |
15日,在陈独秀的小组织活动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斯基主义反对派的决议》。 中共中央在组织上同时作出了三条决定: 1.各级党部如果发现了这样的小组织必须马上解散,对于参加的同志须以组织上的制裁; 2.经过讨论以后,仍然固执他的“取消主义”的思想,不执行党的策略,不服从决议的,应毫不犹豫地开除出党; 3.独秀同志必须立即服从中央的决议接受中央的警告,在党的路线之下工作,停止一切反党的宣传活动。 |
蒋介石命令东北军8万人开赴绥芬河,向苏联发起进攻。 苏联则迅速调动海、陆、空军,先后在绥芬河、满洲里、黑河、扎赉诺尔、同江等地给东北军以猛烈回击,使其遭受惨败。 |
钱学森从北师大附中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交通大学,选择机械工程学院铁道专业。 |
14日,斯大林命令苏联军队沿中东路一线向东北进攻,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败给苏军。 张学良被迫在伯力签订议定书,恢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特权。 |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第一个孩子在沈阳出生。这是个漂亮的女孩儿,他们唤她“宝宝”,给她起名为“再冰”,以纪念孩子离世不久的祖父饮冰室老人。 |
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组成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后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国红军总司令。 |
10日,中东路理事长兼全路铁路督办吕荣复,以非法手段下令解除苏联铁路局局长、副局长,以中国副局长代理局长职务,并撤销苏联各处处长。 14日,苏联政府以最后通牒形式向国民政府提出三项解决办法: (1)从速召集会议,解决中东路一切问题;(2)中国当局应立即取消对于中东路之一切非法行为;(3)一切被捕苏联人员应立即释放。 国民党政府对此不予理会,命令东北军集结军队向苏联边境进逼。蒋介石宣称:“我们须先取中东路,然后谈判一切问题。” 17日,苏联政府宣布与国民党政府断交,撤回驻华外交、商务以及铁路人员,停止中苏全部铁路交通,命令驻华外交人员离境,并声明保留1924年中苏协定的一切权利。 |
1日,孙中山奉安中山陵。 |
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福建龙岩召开。 毛泽东打算在会上通过总结建军以来的经验,解决争端问题。但他的正确主张未能为多数同志所认识和接受。在讨论中,林彪再次坚持他给毛泽东信上所写的内容和对朱德的看法,而刘安恭则要求实行完全选举制度,轮流更换党内负责同志,他的提议遭到了否定。 大会在中央未指示改组前委的情况下,改选了前委。毛泽东没有继续当选为前委书记。这一职务改由陈毅担任。 |
8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白砂镇早康村召开,史称早康会议,又称白砂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红四军党内关于前委与军委之争加剧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就要不要军委问题,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主要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分歧,朱德认为中央对红四军成立军委有指示;毛泽东认为与其有名无实,要也没用。 最终,在时任前委书记毛泽东的强烈坚持下,会议以36票赞成,5票反对,通过了取消临时军委的决定,从组织上保证了前委对红四军具有全面、集中的领导权,避免了党的分裂,也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四军中的领导地位。 |
随着革命根据地的迅速扩大,革命政权的不断发展,红四军部队不断壮大,前委既管军队工作,又要兼顾地方工作,遂决定军委于5月上旬恢复办公。 由中央新派到红四军工作的刘安恭任临时军委书记。 刘安恭就任不久,在一次临时军委会议上由他提议并形成一个决议:即今后前委只负责研究制定部队的行动等大的方针,部队的指挥权则由军委掌握。 这一决定,显示出一种脱离前委领导,与前委分庭抗礼的倾向,下级党委限制上级党委的领导权,这显然是错误的。 毛泽东对刘安恭的这一错误决定十分气愤,多次表示不能同意和接受这一决议。 |
27日,在南京国民党政府指使下,东北军张学良部派军警非法搜查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监禁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及馆员,没收领事馆来往文件,逮捕来馆苏联公民39人,劫掠领事馆财物。 为此,苏联政府向南京国民党政府提出严重抗议,斥责其违反国际公法。这时蒋介石亲赴北平,指使张学良调遣东北军到苏联国境布防,作出备战姿态。 |
作为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无冠之王”,王明是带着米夫改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厚望,被米夫以共产国际东方部的名义派回国的。 先由莫斯科乘火车到海参崴,然后又由海参崴乘船到达上海。3月上旬到达上海。 |
北伐战事结束后,控制南京政府的蒋介石为了加强统治,准备加紧打击和解决其他新军阀。 蒋介石与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矛盾激化,双方遂爆发战争。这场战争历时三个月,桂系势力被大大削弱。 蒋桂战争 |
12日,朱德的妻子伍若兰在受尽折磨后,英勇就义。 |
朱德和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以武装斗争发动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扩大红军力量,开创工农武装割据新局面,为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打下基础。 |
月初,蒋介石调集湘赣重兵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大“会剿”。 |
18日下午二时十五分,梁启超因肺部感染病菌终告不治,享年56岁。 |
张学良作为东北大学校长,向社会征集东北大学校徽,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中奖入选。 |
29日,东北易帜,张学良下令奉天总部上空升起中华民国国旗,并公开宣布支持国民政府,中国形式上统一。 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 |
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形式获得土地的权利。边界各县掀起了分田高潮,穷苦农民分得了土地,改变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充分认识到红军是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的,从各个方面全力支持红军。 |
14日,根据党中央6月4日来信要求,经四军党的“六大”会议选举了由朱德任书记共23人组成的新军委,信中明确规定新军委统辖于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之下。后由于连续作战,军情紧迫,军委停止办公近半年。 |
29日,张学良下令奉天总部上空升起国民政府的旗帜,并公开宣布了他对国民政府的忠诚。 |
4日,颁布了“中华民国组织法”。“训政”时期——国民党一党专政时期——正式宣布开始。 不久,国民党中央最高政府机构被命名为“国民政府”。 |
蒋介石率部下到北京西山碧云寺祭拜孙中山 蒋介石(前排右三) |
1日,张学良向国民政府发出《绝不妨碍统一电》,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 |
张学良欲取消苏联在东北的特权,查封哈尔滨苏联商业机构,开始着手收回中东铁路。 |
22日,国民军的一支部队举行起义,一个整团投靠了共产党,团长是彭德怀。他所率领的部队与当地农民武装联合,称为第五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