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合部署“百团大战”,给侵华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
国民党汪精卫加入日本傀儡政权。 |
4日,吴佩孚被日本暗杀。 |
3日,晋察冀军区将日军第二旅团的600余人歼灭在雁宿崖地区。 日军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恼羞成怒,亲自率领日军1500多人向八路军进行反扑。 7日的黄土岭战斗中,日军被八路军歼灭900余人,阿部规秀被击毙,他的坐骑大青马也被缴获,后跟随朱德南征北战。 |
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以同样优异的成绩得到博士学位 |
25日,汉口沦陷。 |
9日, “花园口决堤”。 |
月初,张国焘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国民党。 18日,张国焘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 |
在山西行军途中,林彪被晋绥哨兵开枪误伤,返回延安治疗。同年冬,赴苏联就医。 |
下旬开始,中国军队运用阵地战同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法,在台儿庄地区对孤军深入的日军第十师团濑谷支队和前来增援的第五师团坂本支队,进行英勇顽强的阻击和外线迂回包围。经过数日激战,最终打败进攻之敌,歼灭日军1万余人。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参加台儿庄战役的中国军队通过浮桥 |
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 |
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 |
13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惨无人道,长达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共计30万同胞被杀。 |
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
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拖延已久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随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至此,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终于在国难当头之时有了一个正式的结果──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13日,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 |
14日,周恩来和博古、林伯渠再次上庐山,向蒋介石和国民党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进一步与蒋介石、邵力子、张冲等人谈判。 在庐山,周恩来向蒋介石建议: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并尽速发动全国抗战。 蒋介石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扣住不发,并坚持不同意红军改编后设立统一的指挥机关。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
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七七事变 |
29日,日本占领北平 |
中旬,国民党召开了五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是一个矛盾的产物,它既通过了《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案》,又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国共合作的主张。 |
8日、9日,顾祝同奉南京政府命令率兵开进西安,同时,南京政府谈判代表张冲也到西安。 顾祝同到达西安的当天,周恩来便与他会谈,顾答应周恩来:保证不迫害民众团体,同意红军在西安设立办事处等。顾还说,蒋介石原定约周恩来10日赴杭州谈判计划已推迟,蒋要顾先同周恩来谈。 10日,周恩来开始了与顾祝同、张冲的谈判。一场中共与国民党方面的谈判拉锯战开始了。 |
抗日战争爆发 |
12日上午。在西安做张学良工作的中共代表刘鼎,给中共中央发来一封密电,告知西安事变的大概情况。 当天,早在4月间同周恩来秘密会晤后已经与红军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协议的张学良,致电中共中央,就扣留蒋介石和提出的政治主张等事征求中共中央的意见。电中急盼:“兄等有何高见,速复。”毛泽东和周恩来立即回电张学良:“恩来拟来兄处协商大计。” 13日,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解决西安事变的问题。会上的讨论非常热烈,最后确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会议还决定,应张学良等的要求,由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共商大计。 17日,周恩来偕罗瑞卿、许建国、张子华、童小鹏等人乘坐张学良派来的专机飞抵西安。当晚,张学良设宴招待中共代表团成员。宴后张学良与周恩来就西安事变一事进行了单独的长谈。 周恩来对张学良说:为了争取一个好的前途,避免另一个更坏的前途,现在就必须力争说服蒋介石,使他放弃内战政策,走上一致抗日的道路。因此,我们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同意你的意见,只要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条件,就可以考虑放他回南京。 双方当即商定:东北军、第十七路军集中于西安、潼关一线,红军南下肤施(即延安)、庆阳一带接防;红军加入由东北军、第十七路军成立的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 周恩来再次表明中共的态度:保证蒋介石的安全,但要声明如果南京挑起内战,则蒋的安全无保障。 杨虎城疑虑:“共产党与国民党是敌对的政党,地位平等,可战可和。可是我们是蒋介石的部下,如果轻易把他放走了,我们的处境就很危险。据我的经验,蒋为人气量狭小,睚眦必报,阴险狠毒。” 周恩来指出:“全国抗日的局面已经形成,抗日已是大势所趋,只要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三方联合一致,进而团结全国人民,蒋介石想报复也不可能。” 这时的国内局势和西安局势都极为复杂: 南京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正蠢蠢欲动,准备炸平西安,造成内战; 国民党中央常委和政治委员联席会议已决定免除张学良本兼各职,提出把他交军事委员会严办,并提出电请旅居德国的汪精卫回国; 孔祥熙和宋美龄等人主张和平营救蒋介石,宋美龄在致蒋介石的信中称“宁抗日勿死敌手”; 阎锡山态度暧昧;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主张政治解决; 而其他地方实力派则采取观望态度; …… 西安局势,一触即发。 |
24日,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与宋子文兄妹达成了“改组行政院,肃清亲日派”“蒋介石回南京后释放爱国领袖”“分批释放政治犯”“蒋介石停止‘剿共’,抗战发动后,红军再改番号,统一指挥,联合行动”等等协议。 宋氏兄妹当天向蒋介石转达这些协议后,蒋介石向张学良答应了六条:(一)下令东路军退出潼关以东,中央军决定离开西北。(二)委托孔、宋为行政院正副院长,责成孔、宋与张学良商组政府名单。决定令何应钦出洋,朱绍良及中央人员离开陕甘。(三)回南京后释放爱国七领袖。(四)联红容共,现在红军、苏区不变,经过张学良暗中接济红军,俟抗战起,再联合行动,改番号。(五)立即召开国民大会。(六)联俄、联英美。 当晚,周恩来在宋氏兄妹的陪同下面见蒋介石。经过一番谈话后,蒋介石最后对周恩来作了三点口头承诺:(一)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统一中国,红军接受我(蒋介石)指挥。(二)由宋子文、宋美龄、张学良全权代表我(蒋介石)和你(周恩来)解决所谈的一切。(三)我回南京后,你可直接去南京谈判。 25日下午,张学良与蒋介石等乘坐飞机从西安机场起飞离开西安。 |
12日凌晨,张学良和杨虎城为抗日救国,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还扣留了正在西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蒋鼎文、朱绍良、卫立煌、陈调元等人,宣布成立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并通电全国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8项政治主张。 |
1日段祺瑞胃病突然发作,2日在医院病逝,终年七十二岁。 |
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最终实现了在西北的会师。 |
2日,红二、六军团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胜利会师。 |
6日,张国焘宣布取消其另立的“中央”,成立西北局。 至此,张国焘分裂党中央的活动以失败而告终。 |
九日,胡汉民与其妻兄、西南政务委员会秘书长陈融在广州下围棋,因构思过度,突患溢血。 于十二日晚上7时40分逝世,享年57岁。 |
中旬,张国焘同意北上。 |
钱学森(25岁)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 |
蒋介石视察西安,张学良扣押,求其同意国共合作,联合抗日 |
20日,日本侵略者为了分裂中国而搞“华北五省自治”,请吴佩孚上台当傀儡,冀察政务委员会聘吴佩孚为高等顾问。他坚决拒绝。 |
13日午后,被孙传芳俘虏后处决的施从滨之女施剑翘,隐姓埋名十年终于在孙传芳修建的“居士林”中用勃朗宁手枪三发子弹刺杀了杀父仇人孙传芳。 |
红军在百丈战役中遭受挫败,四方面军指战员逐渐认清张国焘的南下方针是错误的。 |
19日,改编成陕甘支队的红军终于到达陕北的吴起镇,完成了北上抗日的二万五千里行程,长征胜利结束。 |
5日,张国焘在松冈附近卓木碉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公然宣布另立以他为首的“临时中央”,但一直不敢对外公开宣布。 朱德和刘伯承像被软禁,被派到前方部队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