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勃勃在永安殿去世,终年45岁,谥号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嘉平陵,太子赫连昌继位。 |
拓跋焘亲征,以平阳王长孙翰率军出参合(今内蒙古凉城东北),自领一军进屯柞山(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境内),与阿伏干率领的柔然骑兵相遇,斩首数千,获马万余匹,大胜而归。 |
癸丑日,徐羡之等派中书舍人刑安泰,前去刺杀刘义符。 谁知刘义符颇有勇力,立起格斗,且战且走,竟得突围出奔,逃出昌门,追兵用门闩捶击,刘义符受伤倒地,邢安泰赶上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年仅19岁。 |
天气十分酷热,少帝刘义符到宫中华林园(今南京鸡鸣寺一带)避暑。 当时,少帝刘义符在皇家华林园造了一排商店,自己小衣巾,短打扮,就是“汗衫短裤”,亲自买入卖出,讨价还价。又跟左右佞臣一起,划船取乐,尽兴玩乐了一天。傍晚时分,又乘坐龙舟来到天渊池开心,笙歌妙舞,管弦悠扬,好不惬意,直到月落参横,又去吃了宵夜,喝了不少酒,实在抗不住了,才在龙舟上睡觉。 次日凌晨,文武将官檀道济引兵开路,徐羡之等随后继进,从云龙门入宫。刑安泰等已先行说服了皇家禁卫军,所以没有人出来阻挡。刘义符还没有起床,军士已经闯入,杀掉刘义符的两个侍从,砍伤刘义符的手指,将刘义符扶持出东阁,带到岸上,宣称奉皇太后张氏之命,列举刘义符过失罪恶,收缴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废为营阳王,而由宜都王刘义隆(刘裕次子)继承皇帝之位。文武百官向他叩拜辞行,由军士将刘义符送回到他的故居太子宫,吴郡(今江苏苏州),由檀道济入宫守卫朝堂。刘义符抵达吴郡后,被软禁在金昌亭。 |
徐羡之等奉迎镇西将军宜都王刘义隆,立刘裕三子刘义隆为帝。 |
徐羡之等派人杀死了流放在新安(今安徽省徽州市)的庐陵王刘义真。 |
赫连勃勃欲废太子赫连璝,改立酒泉公赫连伦。 赫连璝听说赫连勃勃要废自己的太子之位,便率兵七万攻打赫连伦,赫连伦率骑兵三万与之对抗,战于平城,赫连伦兵败被杀。 后太原公赫连昌率骑兵一万再袭杀赫连璝平乱,率八万五千大众归顺,赫连勃勃遂以赫连昌为太子。 |
拓跋焘即位不久,柔然汉纥升盖可汗大檀就率领六万骑兵攻入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杀掠吏民,抢劫财物,攻陷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故都。 拓跋焘率轻骑讨之,亦陷入重围,全赖殊死拼战,才使柔然兵退。 |
初六,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 初九,拓跋焘(16岁)即位,成为北魏第三位皇帝,是为北魏太武帝。 |
秦灵公在吴阳(今陕西省宝鸡市吴山)建上畤,祭祀黄帝;建下畤,祭祀炎帝。 |
癸亥日(422年6月26日),刘裕病逝。 刘裕长子刘义符(17岁)即位,宋少帝,即宋文帝,次年改年号为景平。 |
西凉国国王李歆被杀后,其弟李恂带兵逃到敦煌坚守,北凉王沮渠蒙逊攻城数月不下,后来利用党河水灌城。 终于敦煌陷落,李恂自杀。沮渠蒙逊在敦煌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 |
司马德文被棉被闷死,享年36岁 |
晋恭帝司马德文被迫禅位于刘裕,司马德文被贬为零陵王 刘裕称帝宋武帝,国号宋,开元永初元年 东晋灭亡,两晋15帝,国祚156年 |
西凉国国王李歆连年对外用兵,最终败于北凉,酒泉失守,李歆被杀。 |
刘义符,宋武帝刘裕长子,立为皇太子。 |
西凉王国国王李暠去世,李歆继位。 |
刘裕征讨后秦姚氏,骠骑将军刘道怜留守都城。谢灵运被任命为谘议参军,再转任为中书侍郎,接着又被任命为世子中军谘议、黄门侍郎。 后来,谢灵运又奉命出使彭城,慰劳刘裕,并写了《撰征赋》。 |
谢灵运转任中书侍郎。 |
刘毅起兵反刘裕,兵败自杀。 刘裕任命谢灵运为太尉参军。返京后,又转任秘书丞,后因事而被罢免。 |
匈奴人赫连勃勃“筑都城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蒸土筑城,定名统万城,作为夏之国都。即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 |
鸠摩罗什逝世,他晚年在后秦长安的西明阁及逍遥园讲经和译经。共译经74部384卷,并有弟子3000人,对于佛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抚军将军刘毅镇守姑孰,谢灵运担任刘毅的记室参军。 刘毅镇守江陵,又让他当卫军从事中郎。 |
赫连勃勃叛后秦自立,自称天王、大单于,赦免境内罪犯,建元龙升,设置和任用百官。 赫连勃勃认为匈奴是夏启的后代,故国号大夏。 |
刘义符生于京口,是宋武帝刘裕长子,时宋武帝已年过不惑之年,还没有儿子。刘义符的出生,让宋武帝大为高兴。 |
谢灵运出任琅邪王、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谢灵运喜爱奢侈豪华,他车子的装潢鲜艳而美丽,他的衣着玩的用的东西,无不改变以往的旧样式,世人都学他的样子跟着变,人们都叫他谢康乐。 |
西凉就遭到北凉的侵扰,从敦煌迁都酒泉,并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遏制北凉的侵略。 |
谢灵运(18岁)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享受两千户的税收待遇。 援引先例,谢灵运被朝廷授予员外散骑侍郎的职务,但谢灵运拒绝担任该职务。 |
桓玄消灭司马道子父子的势力,执掌朝政,孙恩乘时再度来攻,但进攻临海郡时被太守辛昺击败,孙恩屡次来侵所掳掠的三吴士民经上年大败给刘裕和此战后,至此死亡殆尽,仅余数千人。 孙恩害怕被朝廷俘获,于是投海自尽,数百名他的妓妾和信奉他的部众皆随之而死,孙恩更被其信众称为“水仙”。 |
后秦的姚苌之子姚兴继承王位,派兵打败了后凉之主吕隆。 |
汉将军李广的第十六代孙——敦煌太守李暠,以敦煌为首都建立了西凉王国。 |
吕光即天王位,国号大凉,大赦境内,改元龙飞。设置百官,以世子吕绍为太子,封子弟为公侯者二十人,以中书令王详为尚书左仆射,著作郎段业等五人为尚书。 |
燕魏两军自九月起隔河对峙至十月,燕军终因内乱而被迫烧船撤退。其时黄河河水未结,魏军未能及时渡河追击。 但当月大风令河面结冰后,拓跋珪即下令派二万多魏军精骑,踩着黄河的薄冰渡河追击燕军,在参合陂包围了还在睡梦中的后燕大军,俘获大量后燕将士及其宗室官员。 拓跋珪除了选用有才的如贾闰、贾彝、晁崇等人留下外,打算将其他官员都送回后燕,但之后听从中部大人王建的建议将四万降兵全部坑杀。 参合陂之战 |
吕光率十万大军伐西秦,西秦主乞伏乾归称籓,并以子乞伏敕勃为人质。吕光引兵而还。 |
本已年迈不欲征伐的慕容垂在诸子与其弟慕容德的请求下,派其太子慕容宝率其诸子弟统步骑98000人伐魏。 拓跋珪知后燕大军前来,率众到河西避战。 |
后燕帝慕容垂出兵进攻西燕,围攻其都城长子,西燕帝慕容永向北魏求援,拓跋珪遂派陈留公拓跋虔及庾岳救援西燕,可是援军尚未赶到,长子就已失陷。 慕容永及其公卿大将三十多人都被诛杀,西燕亡。 华北一带只剩北魏与后燕两国互相对峙,魏燕之战一触即发。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派堂弟拓跋仪出使后燕首都中山。后燕皇帝慕容垂问他,魏王为什么不亲自前来朝贺?拓跋仪回答说,北魏和后燕的先世都是晋朝臣子,两国应该世代结为兄弟,委婉地提出了地位平等的主张。一心荡平天下的慕容垂对此很不快。而拓跋珪等人看到“燕主衰老(慕容垂63岁了),太子暗弱”,判断后燕强盛不了多久。北魏暗暗有了兼并后燕之心。 |
吕光得知苻坚被后秦皇帝姚苌所杀,吕光下令三军缟素服丧,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凉州牧、酒泉公等,在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建立了后凉政权,建年号为太安。 |
魏安人焦松、齐肃、张济等人聚集数千人,在揟次迎立张大豫为首领,攻陷吕光的昌松郡(治今甘肃武威东南)。 吕光派辅国将军杜进前往讨伐他们,但遭张大豫击败。 张大豫接着进逼姑臧(今甘肃武威),寻求决一胜负。王穆向张大豫进言说:“吕光粮草丰足城池坚固,装备精良,进逼他不会有利。不如扫平岭西一带,练兵积粮,再向东争战,不满一年,可以平定。”张大豫不听,自号抚军将军、凉州牧,改年号为凤凰,派王穆向岭西各郡求救。 建康太守李隰、祁连都尉严纯和阎袭起兵响应张大豫,张大豫军发展到三万人,保据杨坞(今甘肃武威西)。 四月,张大豫从杨坞进兵驻在姑臧城西,王穆率领三万部众和秃发思复鞬的儿子秃发奚于等在城南列阵。吕光率军出击,打败他们,斩杀秃发奚于等二万多人。吕光对部将们说:“张大豫如果采用王穆的意见,恐怕还不能平定。”部将们说:“张大豫难道想不到这一步吗!皇天想要赞助成就明公八百年的基业,所以使张大豫看不明白良策是什么罢了。”吕光听后非常高兴,对部将们赐给金帛不等。 张大豫率领部众从西郡(今甘肃永昌西北)前往临洮,驱赶抢走五千多户百姓,据守在俱城(今甘肃岷县境内)。 吕光的部将彭晃、徐炅打败张大豫,张大豫逃奔广武,王穆逃奔建康。 广武人捉住张大豫,送到吕光处,吕光下令在姑臧闹市斩首张大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