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FROM list where paixu <= 17280601 order by paixu desc limit 0,40
隆科多幽禁后就精神失常,变得疯疯癫癫,死于禁所。 |
富察氏生皇长女。 |
隆科多与沙俄谈判边境问题,即将成功,但由于结党营私,并私藏玉牒,雍正皇帝抓到罪证立即谴其回京逮捕、抄家; 定隆科多四十一条大罪,于畅春园附近外围筑屋三楹,将隆科多永远禁锢。 隆科多长子岳兴阿撤职、次子玉柱发配黑龙江。 |
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17岁)和富察氏(16岁)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 |
《恰克图条约》 |
雍正皇帝给内阁发圣旨,要求解放贱民。 山西乐户、浙江惰民、苏州府常熟、昭文两县的丐户,浙江钱塘江上的九姓渔户,广东的蛋户等“贱民”陆续开豁为良,在法律上具有与良民同等的地位,他们三代以后的子孙,可以和良民一样参加科举考试。 |
雍正皇帝下一道圣旨:向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广各省,各有土司僻处边隅,肆意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而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对境内人民任意残害,草菅人命,罪恶多端。因此,朕命令各省总督巡抚悉心筹划,可否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 |
闽浙总督向朝廷提出:为了广开谋生之路,请求取消南洋贸易的禁令;广东当局也提出“一体开洋”的请求。 朝廷批准这些请求,重新开放南洋贸易。 但是,朝廷对于前往南洋的商人和移民,采取不信任、不保护的态度,把他们看作“自弃王化”,在国外受到迫害是咎由自取。 |
耗羡归公 火耗分为各级官员官俸补贴养廉 |
年末,雍正皇帝以92条大罪赐年羹尧自尽,时年47岁。 |
雍正皇帝批准了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鄂尔泰请改土归流的疏奏,命他全权办理改土归流事宜。 |
李卫升任浙江巡抚,主政一省,成了封疆大吏,继续主抓江南盐业,并再次扭转局势,解决了江南的盐业税收问题。 |
年羹尧入狱自裁 |
上旬,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兵分三路进伐罗卜藏丹津叛军营地,大败之,擒获叛军头目阿尔布坦温布、藏巴扎布及罗卜藏丹津母、妹,斩首8万,降数万。罗卜藏丹津遁逃准噶尔。清朝设置西宁办事大臣管辖青海事务。 |
隆科多逐渐失宠,为了试探,也可能是为了自保,曾主动向雍正皇帝请辞九门提督的职位。结果他的诉求被立即准奏,雍正皇帝还安排了隆科多的对头巩泰来接替他。 |
初二,雍正皇帝授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指挥清军平定叛乱。时各路清军尚未聚齐,罗卜藏丹津攻破西宁附近几处要点,进攻西宁。西宁守军凭城固守,年羹尧指挥部下用大炮将叛军击退。 |
青海塔尔寺大喇嘛察罕诺门汗从罗卜藏丹津叛,挑唆远近喇嘛及百姓20余万人,掠牛马,烧草谷,抗官兵,犯西宁。青海大乱。 |
十七日,雍正皇帝创立“密封建储”制度,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 |
雍正帝命驻西宁(今属青海)兵部侍郎常寿往谕,命罗卜藏丹津收兵。罗卜藏丹津竟扣留常寿。 |
罗卜藏丹津乘驻西宁之抚远大将军允禵回京之机,公开正式宣布重建和硕特先人霸业,暗约伊犁(今新疆伊宁西)策旺阿拉布坦应援,胁迫和硕特蒙古各台吉于察罕托罗海(今青海湖东岸)会盟,命其放弃清廷之封爵,恢复以前旧称。罗卜藏丹津自称“达赖浑台吉”,统驭诸部。 |
十一日,雍正皇帝即位后首次前往天坛,举行祈谷大典。 还宫后,雍正皇帝把弘历召到养心殿,赐给他一块肉,让他吃掉,此外没再说一句话。弘历默默吃掉这块肉,味道十分鲜美,不过分辨不出是什么肉。乖巧的他吃完肉后,也没有多说话,就退了出来。 弘历已经知道自己被父亲默定为太子了。 |
摊丁入亩,结束人头税。 直隶巡抚李维钧提出“摊丁入地”的具体方案,把丁银平均摊派到地银之内,地银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七厘。 此后各省陆续开展“摊丁入地”的改革。 “摊丁入地”,田地多的农家分摊到的丁银相对多一些,田地少的农家分摊到的丁银相对就少一些,无地农家则可以不再有丁银负担,使得赋役征收合理化 |
十三日(12月20日)戌时,康熙皇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69岁)。在位六十一年。 二十日(12月24日),皇四子胤禛(44岁)奉康熙遗诏,即皇帝位于太和殿,是为雍正皇帝。 |
当时在山东有盐贩和生员以“宗教”的名义聚众闹事,而当地官员为了邀功,将犯人的活动夸张地定性为“谋反”,做成了一桩株连了150多人的大案。 于是,张廷玉以刑部左侍郎的身份,代表中央巡视山东,确认案情。 彼时的张廷玉“穷日夜之力,捡阅卷案”,最终扛着“包庇汉人谋反”的政治压力,将案件改判为“盗窃罪”而结案,并把判死刑的人数压到了7个,成功平息了当地民怨。 |
年羹尧(43岁)升任川陕总督 |
定西将军噶尔弼军入拉萨,延信屡败策零敦多卜部众,清除了准噶尔人势力,安定了西藏。 清军护送达赖七世至拉萨,举行了坐床仪式。 |
胤禛以八旗主仆关系的名义,借口年羹尧父亲年遐龄年事已高,让远在四川的年羹尧把10岁以上的年家子侄全部送回京城去照顾年遐龄,等于扣留了一拨人质。 “自今以后凡汝子十岁以上者,俱着令来京侍奉汝父!” |
康熙皇帝命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进驻西宁,指挥清军入藏平叛。 清军进入西藏时,西藏的大小头人、各寺庙的喇嘛都争先恐后地出来迎接。清军迅速驱逐了叛军,取得了胜利。 |
李卫趁着朝廷即将对青海用兵需筹集军费时,才纳捐买官,买下了兵部员外郎。 |
南海海禁 |
康熙心血来潮去了翰林院,说想出道题,让大家写文章来比一比文采和想法。结果,那天恰好赶上鄂尔泰当差值守。鄂尔泰就赌了一把,说:皇上我也想参加这场比试。康熙一听很是开心,朕的侍卫都敢和全国最顶尖的翰林比文采了!于是,康熙就让鄂尔泰领了一份纸笔作答。写毕,交上去,康熙拿到手一读,特别开心,便和周围的人说:朕见其所作,跃跃不能自掩。其仍以文员擢用。 但鄂尔泰当时只是转岗,并没升官。他从正五品的三等侍卫,被调成了从五品的内务府员外郎。非但没升官,在品级上还降了半档。 |
朝廷鉴于沿海人民不顾禁令移民南洋,大批船只出售给外洋各国,宣布:中国商船可以前往东洋贸易,不可前往南洋贸易。 兵部制订的“禁止南洋原案”规定:凡客商船只,可以照旧在沿海五省及东洋贸易,南洋菲律宾等处,一概不许商船前去贸易。严令沿海一带水师各营,巡查缉拿,从重治罪。外国商船照旧准其前来贸易,不过要地方文武官员严加防范看守,不许生事。 |
康熙皇帝以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的罪名,停发他及其属下护卫官员的俸银俸米。 |
康熙皇帝下令在江南推广可以连作两季的品种,他还派了有经验技术的农民李英贵前去指导。 苏州双季稻培育成功。 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在苏州、江宁等地连续试种了八年“御稻米”。 |
清政府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并赐金册金印。 |
康熙皇帝再次废胤礽皇太子,上谕说:胤礽“是非莫辨,大失人心”;“秉性凶恶,与恶劣小人结党”,不可不防这些小人的谋害;鉴于他的过恶“断非能改”,不得不再行废黜。并郑重宣告:“诸皇子中如有谋立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宥”,表示不再立皇太子了。 |
富察氏,出生于二十二日(1712年3月28日),满洲镶黄旗人,出身于显赫的官宦世家,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伯父是大学士马齐,保和殿大学士傅恒姊。 |
夏天,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得了疟疾。曹寅托亲戚向康熙帝讨要金鸡纳。 康熙帝得知后,立即从北京用驿马昼夜星驰把药送往江宁(今南京),并御批:“疟疾若未转泄痢,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金鸡纳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需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万嘱!” 可惜药还没有送到,曹寅就一命归天了。 |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即免新生人口人头税 |
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检举戴名世“妄窃文名,恃才放荡……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言狂悖”。康熙命刑部查处。 南山集案,借口戴名世的《南山集》有“反清”思想,主犯戴名世被斩首,祖孙三代直系旁系亲属,年龄在十六岁以上的都被处死,受株连的有几百人。 赵申乔之子赵熊诏高中状元,却被时人认为作弊,原来的会试第一的戴名世殿试变成第二名榜眼,因此口出恶言,赵申乔不能容忍戴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