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FROM list where paixu <= 19740302 order by paixu desc limit 0,40
27日,王明病逝于苏联首都莫斯科,终年70岁。 |
“世界第七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现。 |
林彪事件后,在其住处发现其抄有“克己复礼”之类的孔子语录,这就为把林彪和孔子联系起来批判提供了借口。 1月起,全国掀起一场“批林批孔”运动,连带还要“评法批儒”,也就是要正确评论历史上的法家思想,批判历史上的儒家思想。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南越军队在西沙群岛发生激战,一举收复了甘泉、珊瑚、金银三岛,捍卫了我国领土主权。 |
1973年,第四机械工业部为发展中国电视工业,准备引进一条彩色电视机显像管生产线,为此组成一个技术考察团,去美国进行考察,得到周恩来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批准。该考察团在结束考察回国前,美国康宁公司赠给考察团成员每人一件玻璃蜗牛的工艺礼品。 1974年初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后,四机部第十设计院有干部给江青写信反映了这一情况。江青知道后,认为美国赠送蜗牛是侮辱我们,是讽刺中国爬行;她还攻击引进设备是“爬行主义”“卖国主义”“洋奴哲学”。 事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外事部门查清事实:康宁公司常以蜗牛工艺品作为礼品赠送客人,此次给中国考察团成员赠送蜗牛礼品并无恶意。在周恩来的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决定,江青就此事的讲话不印发,不传达,已下发的要收回。“蜗牛风波”得以平息。 |
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师袁隆平终于培育出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
31日,在蒋介石87岁寿辰,美国总统尼克松致信蒋介石表示祝贺。 |
10日,中共中央正式向全党发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 |
曾经的第二号“走资派”邓小平复出,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随后又相继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
5日,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3至5年内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通称“四三方案”。此后,又陆续追加了一批项目,进口总额51.4亿美元。 这是中国继19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 中国利用“四三方案”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至1982年建成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19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
袁隆平获得突破性进展,在世界上第一个育成了强优势型的杂交水稻。 |
25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周恩来再次以总理身份在北京机场迎接第一位以首相身份来访的日本领导人,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外交关系。 |
4日,邓小平从江西写给毛泽东的一封信通过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转到了毛泽东的手里。 信中揭批了林彪、陈伯达等人的罪行,并表示: 我觉得自己身体还好,虽然已68岁了,还可以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例如调查研究工作,还可以为党为人民做七八年的工作。 14日,毛泽东将邓小平的信批给周恩来,称:“邓小平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是所谓毛派的头子。他没有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毛泽东有意重新起用邓小平。 |
20日,由于后勤补给不足,加上美方反对台海战争,在美方的持续施压反对下,“国光计划”作业室并入台湾“国防部”作战次长室,“国光计划”正式终止。 |
即将召开第五届“国大”选举总统之前,蒋介石说他因年事已高,不再参加总统竞选。 但却又表示如果国民不嫌他年迈,他仍愿继续效力。 因此会上,代表们仍以1316票中的1308票选他连任总统。 |
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于27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双方联合公报,结束了两个大国的对立状态,迈开了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 |
9日,梁思成在饱受“文革”的折磨后,病逝于北京。 |
6日深夜11点55分,共和国元帅陈毅逝世,享年71岁。 |
15日,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大会的。 |
25日,设在美国的联合国总部大楼里,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合法权利,把台湾国民党当局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时任外交部长乔冠华笑得像个大孩子 |
下旬,周恩来召集中央军委办事组成员会议,宣布撤销原来由林彪集团所操纵的“军委办事组”,中央军委的工作由叶剑英元帅主持,同时筹组“军委办公会议”,实行集体领导。 |
8日,林彪下达反革命武装政变手令,企图谋害毛泽东,另立中央。 |
13日,林彪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 |
13日凌晨,中共中央唯一的副主席,常常是“万岁不离口、语录不离手”的林彪及其妻子儿子,乘飞机逃往苏联,坠毁在蒙古的温都尔汗。 |
9日凌晨4点半,基辛格在章文晋等中国官员的陪同下,乘坐巴基斯坦民航专机直飞北京,当天12点15分到达北京南苑机场。周总理派叶剑英、黄华、熊向晖和韩叙等到机场迎接。 11日中午,基辛格一行离开了北京,基辛格又出现在巴基斯坦了。 16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了基辛格访问北京和中国邀请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消息,震惊世界。 |
29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公开发表电视讲话说美国正在有分寸的谋求在对台湾承担义务的同时,请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常关系。 |
10-17日,美国乒乓球队应中共邀请,自东京到北京访问,双方展开的乒乓外交,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令世界注目。 周总理在接见美国乒乓球队的时候说,你们这次应邀来中国访问,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的赞成和支持。 |
3日,中国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实践”一号。卫星重量达221公斤,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266公里,最远点1826公里,绕地球一周106分钟。 卫星用20009兆周和19995兆周的频率,成功地向地面发回了各种科学实验数据。 这颗卫星正常工作了八年多,直到1979年6月17日陨落。 |
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取消对到中国大陆的一切限制。 |
26日,尼克松在对访美的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谈话时,第一次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
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经过三年来的“文化大革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具备了招生条件。计划于本年下半年开始招生。具体规定:学制为2至3年。学习内容包括“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的政治课;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业务课;以备战为内容的军事体育课”。学生条件为选拔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还要注意招收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招生办法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 北大、清华两校试点招收了4000多名学生,他们是1966年废除高考制度后,由工农兵推荐入学的第一批大学生,由此,也被称为“工农兵学员”。转过年去,大部分高校陆续重新招生,招收原则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 这种招生制度结束于1976年,历时七年间,共有94万人成为“工农兵学员”。 |
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重173千克的东方红一号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两弹一星”成功。 在当时国际航天舞台上,已经有四颗卫星上天,它们分别是: 1957年苏联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一号”; 1958年美国发射的“探险者一号”; 1965年法国发射的“试验卫星一号”; 1970年2月日本发射的“大隅号”。 |
反共将领朗诺趁西哈努克亲王出国访问之际发动政变,宣布“废除”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 19日上午,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等几位领导人到机场亲自迎接西哈努克国王,西哈努克和家人留在北京。 |
“东风四号”发射成功,并顺利实现高空点火和两级分离。至此,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问题基本解决。 |
胡风以“写反动诗词”和“在毛主席像上写反动诗词”(其实是在报纸空白处写诗)的罪名,被四川省革委会加判无期徒刑,不准上诉。 |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距离1956年召开的“八大”已经过去了13年。 |
在黑龙江的中苏边境,爆发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苏两国的关系全面恶化,乃至到了战争的边缘。 |
5日,一位名叫郭永怀的科学家乘坐的夜航飞机在北京机场失事。当人们把两具紧紧抱在一起已经烧焦的尸体分开时,发现紧贴在两人胸部之间的一个皮包安然无恙。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东用血肉之躯保住了热核导弹试验数据。 25日,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爆取得了巨大成功。 |
29日,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这是新中国桥梁建设史上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座长江江面上的大桥。 全长6700米,是武汉长江大桥的4倍。 |
上海机床厂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招收该厂52名平均年龄29岁的工人入学,学制为两年,毕业后仍然回到本厂工作。这个经验很快得到推广。 据统计,到1975年,全国“七二一工人大学”有1.5万多所,78万多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