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FROM list where paixu <= 6161201 order by paixu desc limit 0,40
1日,张须陀两万精兵以方阵进击,翟让率军接战后退,张须陀趁机追击十余里,至大海寺附近,李密率精兵千余埋伏在荥阳北面的大海寺北密林中,伏兵骤起,翟让、李密与叛军将领徐世勣、王伯当将隋军合围。 张须陀力战得以突围,但见部下仍然被围,遂再冲进包围圈营救,如此四次,其部下皆败散。 张须陀仰天道:“兵败到了这种地步,哪还有脸面见天子呢?”于是下马与敌军交战,被李密、翟让等人斩杀,时年52岁。隋军被歼1.5万余人。 |
在李密建议下,翟让率瓦岗军下山攻克荥阳诸县。 隋炀帝特派河南道讨捕大使张须陀为荥阳通守,全力对付瓦岗军。张须陀带着两万精兵杀来。 |
杨广从洛阳去江都。 |
杨玄感兵败,谋主李密被捕,乘机凿墙穿洞,逃出亡命。李密约了王伯当,投奔瓦岗寨。 翟让初不信任李密,把他软禁在营外,后在王伯当帮助下,向翟让献策灭隋而入伙。 |
杨广依例北巡长城,始毕可汗率兵将其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杨广派人向始毕之妻、隋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遣使告知始毕“北边有急”,加上隋朝援军相继抵达,始毕在九月撤围而去。 |
涿郡人卢明月率军十余万人屯祝阿(今山东禹城西南)。张须陀统兵一万余人进击。双方相距六七里设营栅相持,经十余日,隋军粮尽将退。 张须陀命秦琼、罗士信二人各率一千人精兵埋伏草木丛中,自己引兵弃营佯装逃跑,卢明月率全军紧追。秦琼、罗士信乘机率伏兵攻入叛军营寨,放火焚烧三十余栅,敌营守卒大乱,卢明月率部迅速回救,遭张须陀回师夹击,叛军溃败,被斩杀无数,卢明月仅以数百骑突围。 |
豪帅吕明星围攻东郡(治今河南滑县),被隋虎贲郎将费青奴击败。 |
东海郡(治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平民彭孝才聚众数万人做强盗。 |
隋炀帝下诏第三次御驾亲征高句丽。和前两次一样,征人远赴如流,舳舻相次千里,役夫往返道上数十万人,死者臭秽盈路,套役者不计其数。但这次征讨的结果就像是场滑稽戏,气势汹汹的百万大军,仅得到一句表示道歉的空话就按原路退回。炀帝是挽回了一点面子,但百万将士却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送了多少无辜的性命。 |
刘元进攻丹阳,被吐万绪击败,义军赴水而死者数万,刘元进突围而出。吐万绪又乘胜攻打屯兵毗陵的朱燮、管崇,义军退守黄山,吐万绪围攻,朱燮及义军五千余人战死。刘元进被迫退据建安,沿途百姓从者如归市,又进一步壮大了声势。 |
杨玄感败亡后,杨广派大理卿郑善果、御史大夫裴蕴、刑部侍郎骨仪与民部尚书樊子盖追究杨玄感的同党。炀帝对裴蕴说:“杨玄感振臂一呼,响应者十万,由此可知天下的人不可多,多了就聚集成盗贼,不把这些人斩尽杀绝,不足以惩戒后事。” 樊子盖生性残酷,裴蕴又接受了炀帝的这个指示,于是利用严刑峻法惩治杨玄感的党羽,杀了三万余人,并且籍没这些人的家人与财产。三分之二的人是被冤杀的。 杨广还流徙六千余人。 杨玄感围攻庆都时,曾开仓赈给百姓。杨广命人将凡是接受赈济的人全部被坑杀在东都城南。 与杨玄感友好的文士虞绰、王胄都被牵连发配边地,虞绰、王胄途中逃走,被官军捕获后处死。 |
杨玄感兵败后,吴郡(治今江苏苏州)的朱燮、晋陵(今江苏常州)的管崇聚集百姓,也起兵反隋,拥众七万,响应刘元,抢掠江东地区。 朱燮、管崇共推刘元进为天子,朱燮、管崇为仆射,署置百官。 毗陵、东阳(今金华)、会稽(今绍兴)、建安(今福建建瓯)等地豪杰多抓捕当地地方官吏,以响应起义。 |
杨玄感屯兵洛阳城下,久战不克,隋援军到来,杨玄感腹背受敌,被迫西撤,为追兵所及,大败,奔上洛(今陕西商县)。 初一(8月21日),在葭芦戍,杨玄感命其弟弟杨积善,抽刀砍死杨玄感,然后自己自杀,但自杀未死被追兵擒获,与杨玄感的首级一起送到隋炀帝的行宫。 |
余杭的平民刘元进以反对隋廷征调江南百姓征伐高丽为号召,起兵响应杨玄感,逃避兵役者纷纷前来参加,“旬月众至数万”。 |
农民起义不仅遍及山东、河北等地,而且发展到全国范围。 |
在黎阳仓督运军粮的杨玄感看到“百姓苦役,天下思乱”,趁机于黎阳造反。 李密认为:北据幽州,断隋炀帝后路,为上策;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为中策;就近攻洛阳,胜负难测,为下策。 杨玄感以下策为上计,将引兵从汲郡(今河南淇县东)渡河,围攻东都洛阳。 |
二十八日,隋炀帝杨广因杨玄感反叛,下令停止攻打辽东城,丢下所有军资,全军后撤。 |
隋炀帝再次攻打高丽,隋军出动113万士兵,200多万民夫。 |
13岁的长孙氏与李世民喜结良缘,从此二十三年风雨相伴 |
初八(11月6日),五十七岁的宇文恺在工部尚书任上逝世。隋炀帝深感悼念惋惜,赐谥号为“康”。 |
隋炀帝征伐高句丽,宇文恺随行。为了渡过辽水(今辽宁大凌河),炀帝命宇文恺在辽水西岸架设三道浮桥。浮桥建成后,引着浮桥向东岸靠近,浮桥短,距东岸还有一丈多长的距离。隋军只能跳入水中与高丽军交战,高丽兵占据高地势回击,隋军无法登岸,死伤众多。 于是隋军收兵,将桥又带回西岸。炀帝又命令少府监何稠接长浮桥,两天接成,各军依次相继进发,才大破高丽。 宇文恺所造浮桥虽因测量河宽不准确而未能成功,但却为何稠的接桥工作奠定了基础。事后,他因“渡辽之功,进位金紫光禄大夫”。 |
初一,杨广召集35万隋军陆军集中于涿郡(今北京)出发,78万水军集中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出发,进攻高丽。另调民夫二百万,以运送衣甲、粮食等。 高句丽坚守各座城池,隋军无法攻下,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江、淮水军,战舰绵延数百里,走海路进攻。来护儿选拔精甲四万,到达平壤城外,于萨水对隋军半渡而击,中埋伏而惨败,士卒逃回的不过数千人。 炀帝征召太史令庾 开战前,杨广下令隋将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关作战决定,必须先向他报告后再听从命令,这使得隋军在战场上很被动。 炀帝命令征讨大军出发,炀帝根本不重视兵贵神速、出其不意,而是每天发一军,每军间隔四十里,连营渐进,大军用了二十四天才出发完。结果是排成一字长蛇阵,根本没有战斗力。 隋将在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要先派人驰报远在后方的隋炀帝,这就延误了军情。高句丽的军队也因此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重整和反击。就这样5个月过去了,杨广没拿下辽东城。三十万五千隋朝陆军渡辽攻高句丽,也遭到惨败,逃回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也丢失殆尽。 |
征调江淮以南的民夫以及船只运载黎阳仓和洛口仓诸仓米到涿郡。船只依次衔接有几千里不断,运载着兵器甲帐以及攻城的器具,经常有数十万人来往在水道和陆路的运输线上。运夫车马拥挤在道上,死亡的民夫尸体遗弃在路旁,臭气熏天也无人过问。人民都无法忍受这种暴政,起义时有发生。 |
炀帝命令河南、淮南、江南的民众赶造战车五万辆送到高阳,供士兵装载衣甲帐幕,由士兵自己推挽。又征发河北、河南的民夫运送军需物资。 |
炀帝御驾到了涿郡的临朔宫,跟从的文武百官凡九品以上的,当地都必须按照命令妥善安置住宅。在来涿郡之前炀帝就下诏征调全国的兵力,不问地方远近全部集中到涿郡。又征调江淮以南的水手一万人,弓箭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三万人。当时,四面八方的士兵不远千里奔赴涿郡如同流水一般。 |
隋炀帝杨广从江都来到涿郡,下诏讨伐高句丽。 隋炀帝杨广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到东莱海口负责建造海船三百艘。 为了讨好炀帝,官吏监督工役极其严厉急切,匠役们昼夜站在海水中,不敢稍微休息,从腰部往下都开始腐烂生蛆,死亡了十分之三四。 |
邹平县人王薄于长白山(在今山东邹平南)起义,自称“知世郎”,即所谓通晓古今当世之人,作《无向辽东浪死歌》煽动水深火热中的民众奋起反抗。这次起义带有明显的反徭役、反兵役的性质,所以爆发不久,“避征役者多往归之”。于是王薄和孟让拥众据长白山(今山东章丘)起义,一时聚众数万人,首先举起了反抗隋炀帝暴政的大旗。 其他地区也开始纷纷起义。 最后大致形成三大起义力量: 一是威震全国、据有河南的李密领导的瓦岗军; 二是雄踞河北的窦建德领导的夏军; 三是自淮南转移到江南由杜伏威领导的吴军。 |
东都法曹翟让犯了死罪,狱吏黄君汉惊佩翟让骁勇,以为他能拯救百姓,就暗中打开死牢门,将他放了。 翟让亡命到瓦岗,被拥戴做了寨主。翟让的同乡单雄信和徐世等先后率部投奔翟让,队伍很快发展到万余人。 因为聚义瓦岗,所以称为瓦岗军。 |
西突厥的处罗可汗被射匮可汗打败,向东逃走,被迫降隋。 |
山东、河南遭到特大水灾,次年又发生旱灾 |
十五,元宵节时,杨广于东都为西域人演奏百戏,夜间灯火照耀同白昼,月底而终。 杨广为夸耀国家富强,每年正月当少数民族和外国首领、商人聚集洛阳时,命人在洛阳端门外大街上盛陈百戏散乐,戏场绵亘八里,动用歌伎近三万人,乐声传数十里外。西域商人要到市上交易,杨广就下令盛饰市容,装璜店肆,房檐一律,珍货充积,连卖菜的都要垫以龙须席。当这些商人从酒店饭馆前经过时,都要请他们就坐用餐。并说:“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值)。”还将市上树木缠以丝织品做装饰。有些胡商说:“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
当炀帝亲临启民可汗牙帐的时候,恰好高句丽国的使节正在那里,启民可汗不敢隐瞒,便和他一起面见皇上。 这时黄门侍郎裴矩对炀帝说:“高句丽本是箕子(商纣王时代的忠臣)的封地,汉、晋时代一直是中国的郡县,现在却不臣服朝廷。先皇帝(隋文帝)准备讨伐高句丽已经很久了,只是由于杨谅无能,以致师出无功。当今陛下君临天下,怎能不夺取回来,使文明礼仪之境反而成了蛮貊(指东北的部族)之乡?今天高句丽的使节亲眼见到了启民可汗举国奉从大隋的情景,可以趁他们恐惧之时,胁迫高句丽王进京朝见。”炀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命令牛弘向高句丽使者宣布圣旨说:“朕因启民可汗诚心诚意地尊奉朝廷,所以才亲临他的牙帐。明年朕将去涿郡,你回去转告高句丽王,应当及早前来朝见,不要自生疑惑和恐惧。所有存育教化的礼仪,将如同对待启民可汗一样。假如不来朝见,朕将率领启民可汗去巡视你们那里。” 高句丽王高元虽然十分惧怕,但并没有前往朝见炀帝,藩臣的礼节也并没有完全尽到。炀帝对此大怒,便准备讨伐高句丽,下令征收全国富户的军赋,让他们购买战马,一匹马价值高达十万钱,又派使官检查兵器,务求精制新造,如果发现粗制滥造、质量低劣,就立即处斩使官。 |
隋炀帝疏浚春秋吴运河、秦丹徒水道、南朝运河为江南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隋炀帝先后开凿疏浚了由黄河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通济渠;还有从淮河进入长江的邗沟;从京口(现代江苏镇江)到达会稽(现代浙江绍兴)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今北京)的永济渠。这些渠南北连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运河。 |
隋王朝又置伊吾(哈密)郡共五郡。 |
张须陀为齐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丞。时值隋炀帝数次用兵高句丽,致使百姓失业,再加上饥荒,粮食的价格飞涨。张须陀决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于是先斩后奏,开仓放粮。隋炀帝得知后,并没有责备张须陀,反而奖赏。 |
启民可汗去世,隋炀帝十分伤心,特地为他停止朝会三天,立他的儿子咄吉为可汗,这就是始毕可汗。 |
隋炀帝因黄门侍郎裴矩所作的《西域图记》对西域更感兴趣,便西巡,五月合围吐谷浑于覆袁川,降者10余万人。 六月到了张掖,在那里召见了西域27国的使节,下令当地的人民盛装观看,队伍长达数十里。 |
杨广亲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 在返回途径大斗谷时,遭遇到暴风雪的袭击,文武官员遭受饥饿、湿冷,士兵冻死大半(三分之二),马驴损失十分之八九,随行的后宫妃、主狼狈相失。 九月,杨广的车驾进入西京长安。 杨广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 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杨广一人。 杨广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但很快就失去控制。 |
启民可汗前来朝见天子,炀帝对他礼遇和赏赐更加优厚。 |
隋炀帝征发河北民工百万疏浚汉代屯氏河、大河故渎与曹操所开白沟为永济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