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 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郡。扬州刺史刘繇深怕被吞并,欲对孙权及其母等不利,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 后来,孙权跟着吴夫人迁往历阳县(今安徽和县),又迁往阜陵县(今安徽全椒附近)。 |
初平元年 在鲁阳稍事休整,孙坚便想进军讨伐董卓。出发前,他派长史公仇称带兵去催促军粮,为此,他在鲁阳城东门外集合官属,设帐饮酒,给公仇称送行。 董卓听说孙坚要起兵,派东郡太守胡轸引兵赴鲁阳迎战。孙坚正和部属饮酒谈笑,胡轸的先遣骑兵突然袭来。 孙坚命令部队整顿阵容,不得妄动,自己则饮酒谈笑自若。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这才慢提起身离开席位,引导将士们有条不紊地进入城内。孙坚对部将们说:“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诸君不得入耳。”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斗志旺盛,不敢攻城,撤兵离去。孙坚遂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示了其善于用兵的胆略和才能。 |
初平元年 孙坚率豫州军向梁东(今河南省伊川县东)进发,辗转攻打洛阳。先前董卓遣徐荣、李蒙四出虏掠,孙坚在梁东被徐荣军包围,豫州兵全军溃败,孙坚和十几个骑兵突围逃出。 孙坚平日常戴一顶赤厨帻(头巾),梁东突围时,由于形势紧张,情状狼狈,只好脱下此帻,让亲信部将祖茂戴上,吸引敌人。董卓骑兵以为戴赤罽帻的是孙坚,纷纷前来追逐。孙坚这才有机会从小道逃出重围。祖茂被追兵搞得狼狈不堪,几乎无路可走。 后来,他心生一计,跳下马来,把赤罽帻蒙在坟墓前的一根烧柱上,自己则伏在草丛中不动。 董卓的骑兵远远见到赤罽帻,以为孙坚在此,便将这地方层层包围起来,走到跟前,发现哪有什么孙坚,只是个烧柱而已。这才撤兵离去。 孙坚遭此大败,几乎丧生,但并未灰其心志。 |
初平元年 孙坚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 王睿曾和孙坚一起平定零陵、桂阳。因为孙坚是武官,所以,他在言谈中,常常流露轻蔑之意。对此,孙坚早就心存不满。王睿又与武陵太守曹寅合不来。这次举兵讨伐董卓,王睿宣称要先杀曹寅。曹寅害怕被杀,便假冒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下达给孙坚,檄文中数说王睿的罪过,命令孙坚将他处死。孙坚领受檄文,立即起兵前往。 王睿闻知有军队到来,登楼观望,并派人询问这些兵来此的意图。孙坚的前部回答:“我们长久奔波在外。劳苦不堪,所得的赏赐,还不够做衣服呢。这次来,不过是想请您开恩,再赏些财物。”王睿信以为真,说道:“这有何难,我做刺史的,难道还去吝啬吗?”当下传令打开库藏,让兵士们自己进去,看还有什么东西可资用度。 等到来兵涌到楼下,王睿才发现了孙坚,大惊,忙问:“士兵们自来请求赏赐,孙府君怎么也在这里?”孙坚回答:“奉案行使者檄文,特来取你的首级。”王睿又问:“我犯了什么罪?”孙坚回答:“在下我也不知道!”王睿走投无路,刮金饮之而死。 孙坚逼杀王睿之后,引军到达南阳。下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他供应军粮。当时孙坚部下已有数万人,袁术也已上表,奏请以孙坚为代理中郎将。张咨问手下人应该如何对待。手下人说:“孙坚是邻郡的二千石,他无权调发我们的粮饷。”张咨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对孙坚不加理睬。孙坚以牛酒为礼物去拜访张咨,张咨第二天只好也来答谢。孙坚设宴款待,酒酣,孙坚的主簿进来禀报:“前有文书传给南阳太守,但至今道路尚未修整,军用钱粮尚未备足,请将他逮捕交付主簿问个明白。”张咨见势头不好,想要离去。但四周已布满士兵,根本无路可走。一会儿工夫,主簿又进来向孙坚请示:“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说着,便令部下将张咨推出军门斩首。 |
中平六年 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起兵响应讨伐董卓的关东(函谷关以东)联军时,孙权跟随长兄孙策迁居至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 |
中平三年 朝廷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西讨边章等乱兵。 张温破北宫伯玉于美阳,因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之,围榆中;又遣中郎将董卓讨先零羌。慎、卓并不克。而且周慎几乎全军覆没,唯董卓以全军还。但好多人听说孙坚指陈董卓三条罪状,劝张温诛杀他,都为之叹息。于是,朝廷拜孙坚为议郎。 |
中平三年 朝廷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西讨边章等乱兵。张温奏请孙坚参军事。 张温率部驻扎长安,用诏书召见董卓,董卓拖延时间,过了好半天才来。张温责备他,他应对时,出言不逊。 当时,孙坚正好在座,见此情形,便走到张温旁边,跟张温耳语说:“董卓不害怕自己有罪反而出言狂妄,应当以不按时应召前来之罪,按军法杀掉他。”张温说:“董卓一向在陇、蜀一带享有威名,现在杀掉他,西进讨伐没有依靠了。”孙坚说:“您亲领皇家军队,威震天下,还依赖什么董卓?看董卓今天的谈话,并不想听您的,轻上无礼,是第一条罪状。边章、韩遂胡作非为已一年多,应当及时进讨,而董卓反说不可,沮丧军心,疑惑将士,是第二条罪状。董卓接受重任而毫无战功,召其前来又滞缓不前,反倒狂妄自傲,是第三条罪状。古代名将,带兵临阵,无不果断地斩处违犯军纪者,来显扬威严,故此有了穰苴斩庄贾、魏绛杀杨干的事。现在您对董卓留情,不立即斩杀,如此必然使军威受到损亏。”张温不忍心执行军法,于是就说:“你暂时先回营,免得董卓会怀疑你。” |
中平元年 时任佐军司马的孙坚随朱儁征讨黄巾军。孙权与家人都留居九江郡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城关镇)。 |
在蒙军对宋军节节胜利之际,忽必烈接受刘秉忠等人建议,废蒙古国号,建国号为“大元”,明确成为元朝皇帝,并下诏以旧中都燕京为元大都,是为元世祖。 |
忽必烈将高丽西京改为东宁府(后称东宁路),划归元朝辽阳行省。 后来,高丽王廷彻底服从元朝,元廷在高丽单独设置征东行省进行统治,并派遣达鲁花赤常驻。 |
忽必烈让八思巴创制一种新的文字作为全国通用的官方文字,八思巴借用藏文字母,创制了41个新字母来拼写蒙古语,正式公布使用,从此官方文书一律用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新字译写。 |
夏,忽必烈令高丽制造可载四千石的大型海船一千艘,以备元军攻打日本或南宋之需。 元朝对高丽的控制和榨取,使高丽朝野极为不满。权臣林衍废黜了高丽元宗王禃,另立安庆公王淐为王,双方进行了军事对峙。 元朝派军干涉,王禃也以元朝为后盾,恢复了王位,还都开京。 元朝借此更加全面地控制了高丽。 |
元世祖至元六年 元世祖忽必烈以第四子那木罕为主将,在别失八里击败海都。 |
南宋度宗咸淳四年 指挥征服华南作战的忽必烈,派出了他最好的军事将领伯颜和阿术(速不台之孙),去进攻战略要地湖北襄阳和樊城。 从南向北为正面进攻,主攻方向是长江和汉江流域要塞襄阳,同时,以四川蒙军为策应,从西边夹击。 |
至元四年 元世祖忽必烈对不尽力配合晓谕日本的高丽进行了一番严厉的申斥:“卿先后食言多矣,宜直身焉。” 忽必烈严令高丽立即与日本交涉,要求日本对蒙古臣服进贡。 高丽被迫派遣使者前往日本劝降。 从至元六年到九年(1269~1272),蒙古、高丽的使者前后五次往返,要求日本臣服进贡。 日本的实际统治者镰仓幕府态度强硬,对蒙古拒绝通交,不给予任何的回应。 |
至元三年 元世祖忽必烈派遣兵部侍郎黑的、礼部侍郎殷弘来到了高丽国都城,要求高丽国王协助晓谕日本,使之臣服。 此时的高丽君臣上下认为本国无法再承受战争的沉重负担,决定想办法打消蒙古的战争意图,争取时日,休养生息。 在护送蒙古使者到达巨济岛以后,高丽宰相李藏用以“风涛险阻”为由,再三劝阻,终于说得蒙古使者黑的放弃诏谕日本的使命,返转大都去了。 |
元世祖至元三年 忽必烈“培养”多年的察合台长子木秃干之孙八剌派往中亚,成功地将木八剌沙拉下马,自己做了察合台汗。 忽必烈意在搅乱中亚地区察合台系与窝阔台系的关系,不久,察合台汗八剌与窝阔台系宗王海都开战。 但很快,海都、八剌和钦察汗国君王在塔拉斯河会盟,公开反对元朝和伊利汗国,并商议以海都为盟主,开始讨伐元朝。 |
至元元年 十六日,忽必烈发布《至元改元诏》,取《易经》“至哉坤元”之义,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 |
春,阿里不哥所驻营的阿力麻里大饥,军心愈亦涣散。阿里不哥计出无奈,被迫向忽必烈输诚。长达五年的汗位纠纷由此结束。 阿里不哥兵败后,被忽必烈幽禁。 这次内战导致了蒙古内部的巨大分裂。当时的蒙古各大汗国中,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都支持阿里不哥,唯有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 阿里不哥失败后各大汗国纷纷独立。 |
忽必烈设立了专门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方军政事务的机构——总制院,让时年29岁的八思巴掌管。 |
阿里不哥将背叛自己的阿鲁忽撵出亦列河流域,为了报复当日阿鲁忽的背叛,也是为了储备更多的粮草,阿里不哥大肆屠杀阿鲁忽的无辜兵民,以至于让他身边的将士倍感心寒,觉得跟随这样一个主子没有前途,多数离他而去。 众叛亲离的阿里不哥势力大衰,只得率残存士卒留驻阿力麻里,缺粮少食,窘迫万状。 见主子落得如此颓状,蒙哥之子玉龙答失便派使者到阿里不哥处索要蒙哥汗玉印。不知内情的阿里不哥将玉印交还玉龙答失。结果玉龙答失便携带蒙哥汗玉印及手下的一帮千户投奔忽必烈。 而阿里不哥最终也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忽必烈抗衡,投降了自己的二哥忽必烈。 忽必烈以绝对的胜利夺取了蒙古国的汗位,念在同胞兄弟的情分上,忽必烈没有杀阿里不哥,但是把辅佐阿里不哥夺位的谋臣孛鲁合、秃满、脱忽思等统统杀了。 |
忽必烈升开平为上都,改燕京为中都,同时将燕京行中书省并入中书省,大批汉人、色目人中的有才华之人得以重用。 |
蒙元政府下令禁止金银充作货币,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钞”)变成了不可兑换纸币。 人们可以用纸币从政府兑换出买到金银,但只能作为工艺用途而不能用作货币。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战事还在胶着状态,金末红袄军首领李全的养子李璮,已被忽必烈加封为江淮大都督,突然将所控制的苏北地区献给南宋,并接受南宋颁授的保信宁武军节度使一职。 忽必烈设立燕京行中书省,又因李璮的岳父王文统有才学而授以平章政事。忽必烈得知李璮起事后,立即杀掉王文统。立即调集重兵,仅两月时间即平定李璮的叛乱,李璮跳水自尽未果,被抓获,由右丞相史天泽下令处决。 |
元世祖中统二年 忽必烈遵从耶律楚材的遗愿,将他的遗骸移葬于故乡玉泉以东的瓮山,即今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 |
忽必烈下诏,严禁军队放养马匹糟践农田,同时要求地方官吏加强农桑建设。 他还在之前发行纸钞的基础上,正式在全国全面发行“中统元宝交钞”。 休养生息使得经济恢复,因此交钞发行后效果不错。 |
蒙哥死讯传来,旭烈兀被迫回师波斯,以支持忽必烈同阿里不哥争夺蒙古大汗之位,仅留下怯的不花率各部族军队2万人(其中蒙古军队约5000人)负责继续征服叙利亚。 埃及苏丹忽秃斯闻讯即进军巴勒斯坦。此时,怯的不花又与诸十字军国家交恶,正率军攻打西顿,自大的怯的不花发函要求埃及军队即刻投降,但遭到拒绝。 9月3日,失去了十字军国家支持的蒙古军队和埃及军队在阿音札鲁特交战,怯的不花因战略出错,导致兵败,败后拒绝逃跑,最后被杀,其亲族全部被埃及人俘虏。 |
忽必烈发行纸币,因当年年号中统,称为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钞。中统钞没有赎回时间,可以无限期流通。 这张中统元宝交钞长164毫米,宽93毫米,使用桑麻皮等原材料制作成钞造专用纸,颜色发灰、质地较薄,具有柔韧性。上方横印“中统元宝交钞”字样,下方为缠枝花纹边框。元中统元宝交钞壹贯文省。“中统元宝交钞”为钞名,“壹贯文省”为金额。 |
忽必烈抵达新落成的开平府,支持者西道诸王和东道诸王纷纷来到,率先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推举忽必烈为蒙古大汗。 忽必烈在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中,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也就是说,忽必烈既是大蒙古国大汗,同时也是大蒙古国皇帝。 |
蒙哥去世后,元睿宗拖雷第七个儿子阿里不哥行动迅速。先模仿其父拖雷在铁木真去世后采取的有效措施,即以监国身份行使职权,接着任命脱里赤为达鲁花赤,行权于燕京,行政号令天下。 忽必烈从蒙宋前线率军抵达燕京,正在召集民兵的脱里赤猝不及防,被忽必烈一举拿获拘禁,所招募的民兵也被遣散了。 |
入秋,阿里不哥命旭烈兀汗长子药木忽儿及其他宗王数人率左路军向南进军,与忽必烈的先锋移相哥、纳邻合丹等大军正好相遇。两军大战,阿里不哥兵败。这次战役的结果是阿里不哥退出和林,向其母后唆鲁禾帖尼的封地谦州逃去。 阿里不哥战败退居谦州后,军队粮草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忽必烈又下令封断运送粮草的官道,致使阿里不哥的军队陷入饥荒中。 在此关键时刻,察合台汗国可汗阿鲁忽又背叛他,停止为阿里不哥收集粮草,转投忽必烈。当时阿里不哥正在与忽必烈激战,阿鲁忽叛变的消息传到漠北时,阿里不哥再也无心恋战,节节败退。 正在此时,山东李璮叛变投降南宋,忽必烈不得已退兵,给了阿里不哥喘息之机。 |
中统元年 忽必烈当了大汗不久,封八思巴为“帝师”。 |
夏,忽必烈在开平城宣布即大汗位,完全打乱了阿里不哥的预谋。阿里不哥只得匆匆在驻夏据地阿勒泰山中,召集留守漠北份地的诸王宗戚,举行大会,并在会上被拥立为大汗。 这样就出现了两大汗相抗衡的局面。站在阿里不哥一方的有影响的东道诸王似乎很少,但他从西道诸王那里获得的支持,又要多于忽必烈。 已故元宪宗蒙哥的旧臣,几乎一边倒地支持阿里不哥,被排除在“选汗”资格之外的察合台系、窝阔台系后王,也多数表态予以支持,因为他们清一色是游牧、保守、传统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在河西走廊和蒙古高原,基本都是阿里不哥的支持者。 忽必烈的支持者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包括陕西、河南等地。 |
元世祖中统元年 春,高丽国王逝世。 忽必烈派兵护送高丽王子王禃归国即位,是为高丽元宗。 同时宣布在高丽境内实行大赦,送还高丽俘虏及逃入辽东的民户,禁止蒙军边将侵扰高丽,以抚民心。 |
下旬,阿里不哥派阿蓝答儿向忽必烈的新都开平进发。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一方面想办法阻止阿蓝答儿,一方面派遣使者将阿里不哥的计划告知忽必烈。此时,正在攻打鄂州的忽必烈别无选择,只能与南宋和谈,留下霸突鲁率领的一支军队保卫战果后,就动身北返去制止阿里不哥。 17日,儒臣郝经上《班师议》,向忽必烈陈述必须立即北返的理由,进一步坚定了忽必烈的决心。 文中赫然出现了“真金太子”的称谓,说明忽必烈及其“潜邸之臣”早已对谋划天下做足了“功课”,在称谓上都有了明确的安排。 |
19日,拖雷之子,忽必烈的异母之弟末哥派人快马加鞭,将蒙哥的死讯告知忽必烈,明确建议他尽快北返,采取措施承继大位。 但忽必烈刚到达鄂州地区(今武汉市)后没多久,对于穆哥的建议,忽必烈并没有接受,反而认为“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返还?”要继续攻打南宋,希望用征宋战役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他夺取汗位增加筹码。 |
11日,钓鱼城久攻不克,当蒙哥登上观察城内的高台准备探明情况时,被王坚将军发现了,他立刻掉转抛石机,对准蒙哥所在的高台进行攻击,高台被砸毁坍塌,蒙哥也被甩出几十米开外,身负重伤,不久就在军中去世。 |
忽必烈奉蒙哥之命,于开平府誓师后南下,一路指向河南、湖北方向 |
蒙哥亲率蒙汉联军,从今陕西、甘肃地区南下,经由剑阁古道攻入四川,以图和忽必烈军形成掎角之势,完成对南宋的战略包围。 |
蒙军攻克阿拉伯哈里发国都城报达,立国五百余年的哈里发政权被灭亡。 蒙军同样对这座大都市进行了屠城,据说,当时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条大河的河水都变成了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