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 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郡。扬州刺史刘繇深怕被吞并,欲对孙权及其母等不利,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 后来,孙权跟着吴夫人迁往历阳县(今安徽和县),又迁往阜陵县(今安徽全椒附近)。 |
初平元年 在鲁阳稍事休整,孙坚便想进军讨伐董卓。出发前,他派长史公仇称带兵去催促军粮,为此,他在鲁阳城东门外集合官属,设帐饮酒,给公仇称送行。 董卓听说孙坚要起兵,派东郡太守胡轸引兵赴鲁阳迎战。孙坚正和部属饮酒谈笑,胡轸的先遣骑兵突然袭来。 孙坚命令部队整顿阵容,不得妄动,自己则饮酒谈笑自若。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这才慢提起身离开席位,引导将士们有条不紊地进入城内。孙坚对部将们说:“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诸君不得入耳。”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斗志旺盛,不敢攻城,撤兵离去。孙坚遂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示了其善于用兵的胆略和才能。 |
初平元年 孙坚率豫州军向梁东(今河南省伊川县东)进发,辗转攻打洛阳。先前董卓遣徐荣、李蒙四出虏掠,孙坚在梁东被徐荣军包围,豫州兵全军溃败,孙坚和十几个骑兵突围逃出。 孙坚平日常戴一顶赤厨帻(头巾),梁东突围时,由于形势紧张,情状狼狈,只好脱下此帻,让亲信部将祖茂戴上,吸引敌人。董卓骑兵以为戴赤罽帻的是孙坚,纷纷前来追逐。孙坚这才有机会从小道逃出重围。祖茂被追兵搞得狼狈不堪,几乎无路可走。 后来,他心生一计,跳下马来,把赤罽帻蒙在坟墓前的一根烧柱上,自己则伏在草丛中不动。 董卓的骑兵远远见到赤罽帻,以为孙坚在此,便将这地方层层包围起来,走到跟前,发现哪有什么孙坚,只是个烧柱而已。这才撤兵离去。 孙坚遭此大败,几乎丧生,但并未灰其心志。 |
初平元年 孙坚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 王睿曾和孙坚一起平定零陵、桂阳。因为孙坚是武官,所以,他在言谈中,常常流露轻蔑之意。对此,孙坚早就心存不满。王睿又与武陵太守曹寅合不来。这次举兵讨伐董卓,王睿宣称要先杀曹寅。曹寅害怕被杀,便假冒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下达给孙坚,檄文中数说王睿的罪过,命令孙坚将他处死。孙坚领受檄文,立即起兵前往。 王睿闻知有军队到来,登楼观望,并派人询问这些兵来此的意图。孙坚的前部回答:“我们长久奔波在外。劳苦不堪,所得的赏赐,还不够做衣服呢。这次来,不过是想请您开恩,再赏些财物。”王睿信以为真,说道:“这有何难,我做刺史的,难道还去吝啬吗?”当下传令打开库藏,让兵士们自己进去,看还有什么东西可资用度。 等到来兵涌到楼下,王睿才发现了孙坚,大惊,忙问:“士兵们自来请求赏赐,孙府君怎么也在这里?”孙坚回答:“奉案行使者檄文,特来取你的首级。”王睿又问:“我犯了什么罪?”孙坚回答:“在下我也不知道!”王睿走投无路,刮金饮之而死。 孙坚逼杀王睿之后,引军到达南阳。下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他供应军粮。当时孙坚部下已有数万人,袁术也已上表,奏请以孙坚为代理中郎将。张咨问手下人应该如何对待。手下人说:“孙坚是邻郡的二千石,他无权调发我们的粮饷。”张咨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对孙坚不加理睬。孙坚以牛酒为礼物去拜访张咨,张咨第二天只好也来答谢。孙坚设宴款待,酒酣,孙坚的主簿进来禀报:“前有文书传给南阳太守,但至今道路尚未修整,军用钱粮尚未备足,请将他逮捕交付主簿问个明白。”张咨见势头不好,想要离去。但四周已布满士兵,根本无路可走。一会儿工夫,主簿又进来向孙坚请示:“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说着,便令部下将张咨推出军门斩首。 |
中平六年 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起兵响应讨伐董卓的关东(函谷关以东)联军时,孙权跟随长兄孙策迁居至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 |
中平三年 朝廷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西讨边章等乱兵。 张温破北宫伯玉于美阳,因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之,围榆中;又遣中郎将董卓讨先零羌。慎、卓并不克。而且周慎几乎全军覆没,唯董卓以全军还。但好多人听说孙坚指陈董卓三条罪状,劝张温诛杀他,都为之叹息。于是,朝廷拜孙坚为议郎。 |
中平三年 朝廷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西讨边章等乱兵。张温奏请孙坚参军事。 张温率部驻扎长安,用诏书召见董卓,董卓拖延时间,过了好半天才来。张温责备他,他应对时,出言不逊。 当时,孙坚正好在座,见此情形,便走到张温旁边,跟张温耳语说:“董卓不害怕自己有罪反而出言狂妄,应当以不按时应召前来之罪,按军法杀掉他。”张温说:“董卓一向在陇、蜀一带享有威名,现在杀掉他,西进讨伐没有依靠了。”孙坚说:“您亲领皇家军队,威震天下,还依赖什么董卓?看董卓今天的谈话,并不想听您的,轻上无礼,是第一条罪状。边章、韩遂胡作非为已一年多,应当及时进讨,而董卓反说不可,沮丧军心,疑惑将士,是第二条罪状。董卓接受重任而毫无战功,召其前来又滞缓不前,反倒狂妄自傲,是第三条罪状。古代名将,带兵临阵,无不果断地斩处违犯军纪者,来显扬威严,故此有了穰苴斩庄贾、魏绛杀杨干的事。现在您对董卓留情,不立即斩杀,如此必然使军威受到损亏。”张温不忍心执行军法,于是就说:“你暂时先回营,免得董卓会怀疑你。” |
中平元年 时任佐军司马的孙坚随朱儁征讨黄巾军。孙权与家人都留居九江郡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城关镇)。 |
崇德元年 皇太极挥师掠朝鲜,围国王李倧于南汉城,久攻不下,皇太极先期回国。 |
闯王高迎祥被俘杀,李自成称闯王 |
皇太极称帝,国号大清,年号崇德 |
顺治二年 二十五日,清军攻破扬州城,督师史可法被俘,多铎再次劝降,史可法说:“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史可法被清军杀害,清军屠城十日,扬州毁为废墟。 |
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汉族、蒙古、朝鲜、呼尔哈、索伦等多个民族纳入同一族名之下,满族自此形成。 |
崇祯四年 二十八日,孔有德等人在北直隶的吴桥突然举兵造反,兵戈回指,连陷山东诸县,最终攻克山东重镇登州并包围莱州。 明朝调集各路援军,耗费18个月才最终打败了这伙叛军。 叛军首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狼狈逃窜,最终浮海投降了后金。 |
崇祯四年 后金首领皇太极率军围困明帝国边境的大凌河城3万余军民,身处登州的登莱巡抚孙元化奉崇祯命派遣孔有德等人自陆路支援辽东。 |
李自成投靠张献忠起义 |
崇祯三年 14日,徐光启引渡澳门的葡萄牙炮师在距离北京65公里的涿州城外,遭遇了女真人的一支先遣部队。 葡兵退入城内,在城墙上架起了八门火炮,向进入射程的女真人开火,炮火逼迫女真部队撤退。 |
张献忠起义 |
五日,袁崇焕以检阅为名,乘船到达双岛,直取毛文龙营寨,取下尚方宝剑在帐前把毛文龙的头砍了下来。袁崇焕出来告诉他的将士们说:“只杀毛文龙一个人,其他人都没有罪。” 这时候,毛文龙麾下凶猛强悍的官兵有数万人,都怕袁崇焕的威风,没有一个敢乱动的。 |
崇祯二年 以皇帝谕旨的形式公布“钦定逆案”名单,惩处阉党分子三百多名,除首恶魏忠贤、客氏已明正典刑外,其中“首逆同谋”崔呈秀等六人斩首,“交结近侍”田吉等十九人斩首。 |
崇祯二年 朝廷任命礼部侍郎徐光启修订历法。徐光启聘请耶稣会士龙华民、邓玉函、罗亚谷、汤若望等人参加,编译成137卷的巨著《崇祯历书》,详细介绍了第谷、托勒密、哥白尼、开普勒等人的天文学知识。清初,由汤若望删改,以《西洋新历法》为题,颁行于世。 |
崇祯元年 安塞高迎祥起兵起义,自称闯王 |
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又称卫拉特汗国。 土尔扈特部东归 |
魏忠贤自杀 |
明熹宗朱由校逝世,朱由检即位,崇祯皇帝 |
宁锦大捷 袁崇焕大胜皇太极 |
天命十一年 努尔哈赤四子皇太极即汗位(22岁),次年改元天聪。 |
天命十一年 十一日,努尔哈赤在宁远负伤,患毒疽不治而死,享年68岁。 |
天启五年 二十六日,前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辽东经略熊廷弼在北京西市斩首,时年56岁。 熊廷弼的罪名有两个:一是任职期间丢失广宁,败坏辽东战局;二是待罪之中仍贿赂东林党,以图脱死。 |
后金迁都盛京(沈阳) |
天命十年 孝庄文皇后由她的哥哥吴克善台吉(台吉为蒙古贵族的尊称)伴送到盛京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为妻。 |
明熹宗天启五年 长安府出土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它立于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是景教传入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迄今保存完好。 |
十四日,郑成功出生,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 其父郑芝龙亦商亦盗,后来接受朝廷的招安,在官方身份的保护下,靠海外贸易、收取关税、保护航船而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掌握了东亚地区的海上霸权,亲手缔造了郑氏的“海上帝国”。 |
天启四年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涟挺身而出,向明熹宗进呈长篇奏疏,弹劾魏忠贤,列举二十四条罪状。 左光斗、魏大中、高攀龙、缪昌期、黄尊素等人接二连三弹劾魏忠贤。 魏忠贤不得不向皇帝提出辞去东厂总督太监之职,然后示意内阁大学士魏广微草拟一道圣旨,予以挽留。 风声一过,便疯狂反扑,大开杀戒,先后有“六君子之狱”“七君子之狱”。 |
白莲教起义,徐鸿儒称帝,中兴福烈帝,年号大成兴胜 |
徐鸿儒自杀 |
天启元年 魏忠贤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
泰昌帝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后,其子朱由校与李选侍一起迁住乾清宫。 一月后,泰昌帝驾崩,李选侍控制了乾清宫,与太监李进忠(魏忠贤)密谋挟持朱由校,欲争当皇太后以把持朝政,此举引起朝臣的极力反对。 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其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从乾清宫移到仁寿殿哕鸾宫。 移宫案 |
朱由校即位,崇祯皇帝 |
10日,明光宗朱常洛吃李可灼的红丸后死 红丸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