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 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郡。扬州刺史刘繇深怕被吞并,欲对孙权及其母等不利,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 后来,孙权跟着吴夫人迁往历阳县(今安徽和县),又迁往阜陵县(今安徽全椒附近)。 |
初平元年 在鲁阳稍事休整,孙坚便想进军讨伐董卓。出发前,他派长史公仇称带兵去催促军粮,为此,他在鲁阳城东门外集合官属,设帐饮酒,给公仇称送行。 董卓听说孙坚要起兵,派东郡太守胡轸引兵赴鲁阳迎战。孙坚正和部属饮酒谈笑,胡轸的先遣骑兵突然袭来。 孙坚命令部队整顿阵容,不得妄动,自己则饮酒谈笑自若。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这才慢提起身离开席位,引导将士们有条不紊地进入城内。孙坚对部将们说:“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诸君不得入耳。”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斗志旺盛,不敢攻城,撤兵离去。孙坚遂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示了其善于用兵的胆略和才能。 |
初平元年 孙坚率豫州军向梁东(今河南省伊川县东)进发,辗转攻打洛阳。先前董卓遣徐荣、李蒙四出虏掠,孙坚在梁东被徐荣军包围,豫州兵全军溃败,孙坚和十几个骑兵突围逃出。 孙坚平日常戴一顶赤厨帻(头巾),梁东突围时,由于形势紧张,情状狼狈,只好脱下此帻,让亲信部将祖茂戴上,吸引敌人。董卓骑兵以为戴赤罽帻的是孙坚,纷纷前来追逐。孙坚这才有机会从小道逃出重围。祖茂被追兵搞得狼狈不堪,几乎无路可走。 后来,他心生一计,跳下马来,把赤罽帻蒙在坟墓前的一根烧柱上,自己则伏在草丛中不动。 董卓的骑兵远远见到赤罽帻,以为孙坚在此,便将这地方层层包围起来,走到跟前,发现哪有什么孙坚,只是个烧柱而已。这才撤兵离去。 孙坚遭此大败,几乎丧生,但并未灰其心志。 |
初平元年 孙坚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 王睿曾和孙坚一起平定零陵、桂阳。因为孙坚是武官,所以,他在言谈中,常常流露轻蔑之意。对此,孙坚早就心存不满。王睿又与武陵太守曹寅合不来。这次举兵讨伐董卓,王睿宣称要先杀曹寅。曹寅害怕被杀,便假冒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下达给孙坚,檄文中数说王睿的罪过,命令孙坚将他处死。孙坚领受檄文,立即起兵前往。 王睿闻知有军队到来,登楼观望,并派人询问这些兵来此的意图。孙坚的前部回答:“我们长久奔波在外。劳苦不堪,所得的赏赐,还不够做衣服呢。这次来,不过是想请您开恩,再赏些财物。”王睿信以为真,说道:“这有何难,我做刺史的,难道还去吝啬吗?”当下传令打开库藏,让兵士们自己进去,看还有什么东西可资用度。 等到来兵涌到楼下,王睿才发现了孙坚,大惊,忙问:“士兵们自来请求赏赐,孙府君怎么也在这里?”孙坚回答:“奉案行使者檄文,特来取你的首级。”王睿又问:“我犯了什么罪?”孙坚回答:“在下我也不知道!”王睿走投无路,刮金饮之而死。 孙坚逼杀王睿之后,引军到达南阳。下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他供应军粮。当时孙坚部下已有数万人,袁术也已上表,奏请以孙坚为代理中郎将。张咨问手下人应该如何对待。手下人说:“孙坚是邻郡的二千石,他无权调发我们的粮饷。”张咨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对孙坚不加理睬。孙坚以牛酒为礼物去拜访张咨,张咨第二天只好也来答谢。孙坚设宴款待,酒酣,孙坚的主簿进来禀报:“前有文书传给南阳太守,但至今道路尚未修整,军用钱粮尚未备足,请将他逮捕交付主簿问个明白。”张咨见势头不好,想要离去。但四周已布满士兵,根本无路可走。一会儿工夫,主簿又进来向孙坚请示:“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说着,便令部下将张咨推出军门斩首。 |
中平六年 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起兵响应讨伐董卓的关东(函谷关以东)联军时,孙权跟随长兄孙策迁居至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 |
中平三年 朝廷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西讨边章等乱兵。 张温破北宫伯玉于美阳,因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之,围榆中;又遣中郎将董卓讨先零羌。慎、卓并不克。而且周慎几乎全军覆没,唯董卓以全军还。但好多人听说孙坚指陈董卓三条罪状,劝张温诛杀他,都为之叹息。于是,朝廷拜孙坚为议郎。 |
中平三年 朝廷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西讨边章等乱兵。张温奏请孙坚参军事。 张温率部驻扎长安,用诏书召见董卓,董卓拖延时间,过了好半天才来。张温责备他,他应对时,出言不逊。 当时,孙坚正好在座,见此情形,便走到张温旁边,跟张温耳语说:“董卓不害怕自己有罪反而出言狂妄,应当以不按时应召前来之罪,按军法杀掉他。”张温说:“董卓一向在陇、蜀一带享有威名,现在杀掉他,西进讨伐没有依靠了。”孙坚说:“您亲领皇家军队,威震天下,还依赖什么董卓?看董卓今天的谈话,并不想听您的,轻上无礼,是第一条罪状。边章、韩遂胡作非为已一年多,应当及时进讨,而董卓反说不可,沮丧军心,疑惑将士,是第二条罪状。董卓接受重任而毫无战功,召其前来又滞缓不前,反倒狂妄自傲,是第三条罪状。古代名将,带兵临阵,无不果断地斩处违犯军纪者,来显扬威严,故此有了穰苴斩庄贾、魏绛杀杨干的事。现在您对董卓留情,不立即斩杀,如此必然使军威受到损亏。”张温不忍心执行军法,于是就说:“你暂时先回营,免得董卓会怀疑你。” |
中平元年 时任佐军司马的孙坚随朱儁征讨黄巾军。孙权与家人都留居九江郡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城关镇)。 |
开皇元年 13日,杨坚正式接受北周静帝宇文阐(外孙)的禅让,登基称隋文帝,改国号为隋,改元开皇。 |
开皇元年 隋文帝杨广普诏天下,明令官写佛经,置于寺内,因此出现了“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百倍”的盛况。 这是汉传佛教史上第一次发动官府民间、风靡天下之人的普遍的写经活动。 |
杨坚以周静帝的名义下诏,所有在西魏时期被改为鲜卑姓的人,全部恢复汉姓。 |
韦孝宽去世,享年72岁。 |
杨坚废除左右丞相之职,自任唯一的大丞相。 |
杨坚先后杀掉了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及其儿子。 至此,北周辈分最高的五王全部被杀。 |
杨坚长子杨勇被任命为洛州(今河南洛阳)总管、东京小冢宰,统领原北齐故地。 |
5日,杨坚被正式任命为扬州(治所今安徽寿县)总管,但因足疾延迟出发。 |
大象二年 二十四日,宇文赟病危,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当日,宇文赟在天德殿病逝,时年22岁,谥号宣皇帝。 |
大象二年 尉迟迥认为杨坚当政,图谋篡位,于是谋划起兵,尉迟迥自称大总管,拥戴宇文招少子,以号令天下。 尉迟迥所管辖的相、卫、黎、毛、洺、贝、赵、冀、瀛、沧各州,尉迟迥弟弟的儿子尉迟勤所管辖的青、胶、光、莒各州,全都跟随尉迟迥,拥有军队数十万。荥州刺史邵公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刺史曹孝达,各自据州响应尉迟迥。尉迟迥又向北交结高宝宁,联络突厥;向南联络南陈,答应割让长江、淮河一带的土地。 杨坚于是派兵讨伐尉迟迥,任命韦孝宽为元帅。尉迟惇率领十万人入据武德,驻扎在沁水东岸。韦孝宽等人率领各军,隔水相峙。杨坚又派高颎急驰督战。尉迟惇布阵二十里,指挥军队稍向后退,想等韦孝宽军渡过一半时再发动进攻。韦孝宽乘对方后退,鸣鼓齐进,尉迟惇大败。韦孝宽乘胜进抵邺城城下。尉迟迥与儿子尉迟惇、尉迟祐又出动全部兵力,共十三万人,在城南列阵。尉迟迥另外统领一军,都是头戴绿巾,身穿锦袄,号称黄龙兵。尉迟勤率兵五万,从青州赴援,派三千名骑兵率先赶到。尉迟迥久在军中,年岁虽老,仍穿着甲胄上阵。他部下的士兵,都是关中人,为他奋力作战。韦孝宽等人失利退却。邺城的男女百姓前去观看,聚成一道人墙。高颎与李询整顿阵势,向围观的百姓冲去,百姓惊乱,乘势进攻。尉迟迥大败,入据邺城。尉迟迥退到北城固守,韦孝宽纵兵包围。李询、贺娄子干带领部属率先登城。尉迟迥走上城楼,射死数人,然后自杀。 尉迟勤、尉迟惇等向东逃跑,都被追上捉住。剩余的部众,一个多月以后都被处死。 尉迟迥从起兵到失败,共计68天。 杨坚一气之下将邺城宫室付之一炬,同时将邺城之民迁至城南30里(今约15千米)的安阳。千年名都,毁于一旦,繁华的六朝古都变成一片废墟。 |
宇文赟对辈分高而且有战功的五个叔叔,解除了他们的权力,把他们分封到各地去安度晚年。 赵王宇文招被封到了襄国(今河北邢台), 陈王宇文纯被封到了济南(今山东济南), 越王宇文盛被封到了武当(今湖北丹江口), 代王宇文达被封到了上党(今山西长治), 滕王宇文逌被封到了新野(今河南新野)。 |
宇文赟把皇位传给了太子宇文阐(7岁),是为北周静帝,他自己则自称天元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称为天台。 |
宣政元年 周宣帝宇文赟(20岁)继位,忌惮宇文宪(宇文泰第五子)功劳和才略,于是诬陷宇文宪谋反,将他当场缢死,时年35岁。 |
十七日,宇文邕在出发讨伐突厥不久就得重病,回洛阳当天逝世,享年36岁。 遗诏长子皇太子宇文贇(20岁)继位。宇文邕死后谥号为武皇帝,庙号高祖。 |
建德六年 宇文邕率军乘胜围邺,一举攻陷,俘北齐后主父子高纬、高恒,北齐灭亡。北周统一北方。 |
太建九年 陈宣帝认为可以趁北周对北齐故土统治尚未稳固的机会,进一步开疆拓土,于是再度下令北伐,仍以上次战胜的吴明彻率军,目标是徐州至兖州一带。 此次吴明彻率领数万大军,猛攻彭城附近的吕梁,仍然采取驾轻就熟的策略,筑堤蓄水,乘船攻击。 北周的援军并不直接攻击南陈军,而是在河道中建构大型障碍物,先堵截住南陈军船队的退路,再找机会决战。 南陈军果然大起恐慌,吴明彻也无法可想,只得听从部下建议掘开堤防,希望趁着冲出的水势撤退。 洪水迅速消失,南陈军船只四散搁浅,部队全面溃散,吴明彻本人及三四万军队皆被俘虏,只有数千人逃回。 |
宇文邕再度率军亲征北齐,北周大军分为前、左、右三军,矛头对准了平阳(今山西临汾)。 北齐守将连忙派人到距离平阳五百里的晋阳(北齐的别都)向齐主高纬求援。 北齐后主高纬与宠妃冯小怜正在晋阳城郊外的天池郊猎,求援驰报,从清晨到中午,驿马三至,右丞相高阿那肱为了不打搅皇帝的兴致,把平阳送来的告急文书全部扣下了。高阿那肱说:“皇上正在游乐,为什么要如此火急地奏报?”傍晚,使者又来,报告说:“平阳城陷落了,贼军马上就要到这里了。”此时他才向皇帝奏禀。第二天清早,皇帝想率军进行抵御,淑妃再次请求要重新郊猎一次。(李商隐“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
宇文邕亲率大军讨伐北齐,总兵力达十八万,主力从潼关出发,沿崤函古道东进,兵锋直指洛阳。 杨坚(35岁)被任命为偏师主帅,率水军三万,从渭水转入黄河,顺流东下,负责配合主力作战。 |
宇文邕正式下诏禁止佛、道两教,经、像全部捣毁,所有和尚、道士都强制还俗为民,寺庙当作住宅卖了,寺院财产,悉数入官,寺院奴婢,全部释放。 |
宇文邕亲自召集知名的儒生、道士、僧侣,在朝堂上辩论三教优劣,最后他利用皇帝的权威,强迫确定了三教的次序:儒学为首,道教次之,佛教最末。 |
杨坚(33岁)长女杨丽华(13岁)被宇文邕选中,嫁给了太子宇文赟,成为太子妃。 |
宇文邕亲政一个月后,正式立长子宇文赟(14岁)为太子。 |
天和七年 十八日,宇文护从同州(今陕西大荔,宇文护的府邸)回到长安,照例进宫谒见皇帝。 宇文邕(时年30岁)驾临文安殿,见过宇文护后,领他进入含仁殿拜见皇太后。 宇文护将入含仁殿时,宇文邕对他说:“太后年事已高,很爱喝酒。不是亲近的人,有时就不准拜见。时喜时怒,脾气有点反常。过去虽然劝告过多次,但她听不进去。今天既然是兄长拜见,希望您再劝劝太后。”宇文邕乘机从怀中拿出《酒诰》交给宇文护,宇文邕对他说:“拿这个来规劝太后。” 宇文护入殿之后,按照宇文邕所言,向太后朗读《酒诰》。还未等读完,宇文邕用玉珽(皇帝日常手持的玉制手板),猛击宇文护的后脑,宇文护倒在地上。 宇文邕又令太监何泉拿御刀砍他。何泉害怕,砍下去后没有伤着宇文护。 当时卫王宇文直预先藏在室内,于是冲出来将宇文护杀死。 随后,宇文邕又马上下令拘捕宇文护所有的儿子和主要的党羽,当天就被诛杀殆尽。 |
赵王宇文招在家中埋伏下了武士,设下了鸿门宴,邀请杨坚赴宴。 杨坚怕对方下毒,就自己带着酒菜前往。 元胄发觉不对,对杨坚说道,相府还有急事,您怎么能再喝呢?一边说一边强行拉着杨坚往外跑。 坚诬招与越王盛谋反,皆杀之,及其诸子。 |
杨忠在泾州得了重病,回到京城后不久就去世了,享年62岁。 杨坚作为嫡长子,继承了随国公的爵位。 |
杨坚被晋升为大将军,出任随州(今湖北随州)刺史。 随州隶属于襄州(今湖北襄阳)总管府,时任襄州总管的是卫国公宇文直(宇文泰的第六子) |
宇文护亲自挂帅,再次伐齐,齐国公宇文宪(宇文泰第五子)、柱国达奚武、王雄、尉迟迥(宇文泰的外甥)等周军大将悉数出动,总兵力达二十万,进攻洛阳。 结果在邙山大败,王雄阵亡。 |
宇文护决定联合突厥,出兵讨伐北齐(东魏已于550年被北齐取代),杨忠作为柱国大将军,统兵出征的。 |
保定三年 宇文邕出巡原州(今宁夏固原),却在当晚就匆匆忙忙赶回了长安。 大司徒、梁国公侯莫陈崇偷偷对亲信常升说,我听算命的人说过,晋国公(宇文护)今年不吉利,皇帝今天突然回来,估计是晋国公死了。 不料众人把这话传开。有人告发了这件事。宇文邕在大德殿召集公卿,责备侯莫陈崇。侯莫陈崇心中恐惧,请求治罪。当夜,宇文护派人率兵包围侯莫陈崇的住宅,逼其自尽。依照常规礼仪举行葬礼。谥号为“躁”。 |
杨坚与独孤氏的长女杨丽华诞生。 |
武成二年 宇文护命令李安,乘宇文毓进食之机在食物中下毒。 四月十九日,宇文毓病危,口授遗诏传位于四弟鲁国公宇文邕。 四月二十日,宇文毓在延寿殿去世,时年27岁。 宇文毓死后,因先帝口传遗诏,宇文护没办法改变,于是只得遵命立宇文邕为帝,是为北周武帝。 宇文邕登基后,谥宇文毓为明皇帝,庙号世宗。 |
武成元年 十四日,宇文毓以称王不足以威天下,故改称皇帝,追尊父亲宇文泰为文皇帝,大赦天下,年号武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