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 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郡。扬州刺史刘繇深怕被吞并,欲对孙权及其母等不利,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 后来,孙权跟着吴夫人迁往历阳县(今安徽和县),又迁往阜陵县(今安徽全椒附近)。 |
初平元年 在鲁阳稍事休整,孙坚便想进军讨伐董卓。出发前,他派长史公仇称带兵去催促军粮,为此,他在鲁阳城东门外集合官属,设帐饮酒,给公仇称送行。 董卓听说孙坚要起兵,派东郡太守胡轸引兵赴鲁阳迎战。孙坚正和部属饮酒谈笑,胡轸的先遣骑兵突然袭来。 孙坚命令部队整顿阵容,不得妄动,自己则饮酒谈笑自若。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这才慢提起身离开席位,引导将士们有条不紊地进入城内。孙坚对部将们说:“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诸君不得入耳。”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斗志旺盛,不敢攻城,撤兵离去。孙坚遂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示了其善于用兵的胆略和才能。 |
初平元年 孙坚率豫州军向梁东(今河南省伊川县东)进发,辗转攻打洛阳。先前董卓遣徐荣、李蒙四出虏掠,孙坚在梁东被徐荣军包围,豫州兵全军溃败,孙坚和十几个骑兵突围逃出。 孙坚平日常戴一顶赤厨帻(头巾),梁东突围时,由于形势紧张,情状狼狈,只好脱下此帻,让亲信部将祖茂戴上,吸引敌人。董卓骑兵以为戴赤罽帻的是孙坚,纷纷前来追逐。孙坚这才有机会从小道逃出重围。祖茂被追兵搞得狼狈不堪,几乎无路可走。 后来,他心生一计,跳下马来,把赤罽帻蒙在坟墓前的一根烧柱上,自己则伏在草丛中不动。 董卓的骑兵远远见到赤罽帻,以为孙坚在此,便将这地方层层包围起来,走到跟前,发现哪有什么孙坚,只是个烧柱而已。这才撤兵离去。 孙坚遭此大败,几乎丧生,但并未灰其心志。 |
初平元年 孙坚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 王睿曾和孙坚一起平定零陵、桂阳。因为孙坚是武官,所以,他在言谈中,常常流露轻蔑之意。对此,孙坚早就心存不满。王睿又与武陵太守曹寅合不来。这次举兵讨伐董卓,王睿宣称要先杀曹寅。曹寅害怕被杀,便假冒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下达给孙坚,檄文中数说王睿的罪过,命令孙坚将他处死。孙坚领受檄文,立即起兵前往。 王睿闻知有军队到来,登楼观望,并派人询问这些兵来此的意图。孙坚的前部回答:“我们长久奔波在外。劳苦不堪,所得的赏赐,还不够做衣服呢。这次来,不过是想请您开恩,再赏些财物。”王睿信以为真,说道:“这有何难,我做刺史的,难道还去吝啬吗?”当下传令打开库藏,让兵士们自己进去,看还有什么东西可资用度。 等到来兵涌到楼下,王睿才发现了孙坚,大惊,忙问:“士兵们自来请求赏赐,孙府君怎么也在这里?”孙坚回答:“奉案行使者檄文,特来取你的首级。”王睿又问:“我犯了什么罪?”孙坚回答:“在下我也不知道!”王睿走投无路,刮金饮之而死。 孙坚逼杀王睿之后,引军到达南阳。下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他供应军粮。当时孙坚部下已有数万人,袁术也已上表,奏请以孙坚为代理中郎将。张咨问手下人应该如何对待。手下人说:“孙坚是邻郡的二千石,他无权调发我们的粮饷。”张咨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对孙坚不加理睬。孙坚以牛酒为礼物去拜访张咨,张咨第二天只好也来答谢。孙坚设宴款待,酒酣,孙坚的主簿进来禀报:“前有文书传给南阳太守,但至今道路尚未修整,军用钱粮尚未备足,请将他逮捕交付主簿问个明白。”张咨见势头不好,想要离去。但四周已布满士兵,根本无路可走。一会儿工夫,主簿又进来向孙坚请示:“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说着,便令部下将张咨推出军门斩首。 |
中平六年 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起兵响应讨伐董卓的关东(函谷关以东)联军时,孙权跟随长兄孙策迁居至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 |
中平三年 朝廷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西讨边章等乱兵。 张温破北宫伯玉于美阳,因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之,围榆中;又遣中郎将董卓讨先零羌。慎、卓并不克。而且周慎几乎全军覆没,唯董卓以全军还。但好多人听说孙坚指陈董卓三条罪状,劝张温诛杀他,都为之叹息。于是,朝廷拜孙坚为议郎。 |
中平三年 朝廷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西讨边章等乱兵。张温奏请孙坚参军事。 张温率部驻扎长安,用诏书召见董卓,董卓拖延时间,过了好半天才来。张温责备他,他应对时,出言不逊。 当时,孙坚正好在座,见此情形,便走到张温旁边,跟张温耳语说:“董卓不害怕自己有罪反而出言狂妄,应当以不按时应召前来之罪,按军法杀掉他。”张温说:“董卓一向在陇、蜀一带享有威名,现在杀掉他,西进讨伐没有依靠了。”孙坚说:“您亲领皇家军队,威震天下,还依赖什么董卓?看董卓今天的谈话,并不想听您的,轻上无礼,是第一条罪状。边章、韩遂胡作非为已一年多,应当及时进讨,而董卓反说不可,沮丧军心,疑惑将士,是第二条罪状。董卓接受重任而毫无战功,召其前来又滞缓不前,反倒狂妄自傲,是第三条罪状。古代名将,带兵临阵,无不果断地斩处违犯军纪者,来显扬威严,故此有了穰苴斩庄贾、魏绛杀杨干的事。现在您对董卓留情,不立即斩杀,如此必然使军威受到损亏。”张温不忍心执行军法,于是就说:“你暂时先回营,免得董卓会怀疑你。” |
中平元年 时任佐军司马的孙坚随朱儁征讨黄巾军。孙权与家人都留居九江郡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城关镇)。 |
李筠举兵时,驻守扬州的李重进派亲信翟守珣前往联络,试图联合李筠共同举兵。 不料,翟守珣到开封向赵匡胤通报,赵匡胤让翟守珣说服李重进暂缓发兵,并遣使赐李重进铁券誓书,拖延李重进。 到九月李重进在扬州起兵时,李筠之乱早已被平定。 赵匡胤派石守信领兵讨伐,十月赵匡胤再次亲征,十一月即攻破扬州城,李重进自焚而亡。 |
后周昭义军节度使、驻守潞州的李筠四月与北汉结盟,率军向开封讨伐赵匡胤。 赵匡胤先派石守信、高怀德等分道迎击,到六月亲征泽州(今山西泽州),李筠被围赴火自焚而死。 |
后周显德七年 3日,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陈桥驿遗址(位于今河南封丘) 逼迫周恭帝禅位,后周灭亡 建立宋朝,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定都开封 |
显德七年 镇州(河北正定)和定州(河北定州)向来京城报告,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击后周。 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不辨真假,初一,派时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御敌。 |
后周世宗柴荣病逝,其子柴宗训即位(7岁),后周恭帝,,由28岁的符太后(柴宗训生母之妹)听政 |
后周显德五年 在贺皇后病死的当年,赵匡胤又礼聘彰德军节度使王饶的第三女为继室。王氏为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州市)人,出嫁时年方十七。 |
后周显德五年 赵匡胤妻子贺氏病卒,年仅三十岁。 赵匡胤建国以后,于建隆三年(962)四月追册贺氏为皇后 |
显德三年 月初,周世宗见天气渐炎热,不利于攻坚作战,而南唐军坚守寿州城不降,周兵屡次攻击皆未成功,周世宗遂留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等部继续围困寿州孤城,自己率领周军主力北归京师。 |
显德三年 周世宗下诏亲征淮南,进抵寿州城下,督军攻城 |
后周世宗柴荣征伐南唐,命大将赵匡胤率兵攻打南唐重镇寿春。寿春守将刘仁赡坚守城池,赵匡胤攻了九个多月无法破城,急火攻心之下病倒了,茶饭不进。 后来军中的大厨请教了寿县当地人,制作了一种圆形的点心,外酥,里面又包裹了一些甜的馅。这种糕点让赵匡胤口味大开,食欲大增。后来就一举攻下了南唐寿州。 病好后的赵匡胤十分高兴,得知制饼的妇人是南唐城里人,便说:“这几天城门将破,你在家门上挂艾为记,我不杀你。”随后,赵匡胤亲冒矢石,终于攻破城池。这就是历时三年之久的“寿春之战”。制饼妇人得到赵匡胤的信息回城后,为了城里百姓都能安全,便把每家大门都插了艾草。待周兵攻进城来,果然秋毫无犯。 |
后周显德三年 赵匡胤随柴荣征战南唐,再立战功,升任同州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 |
显德二年 后周军进围南唐淮南重镇寿州(今安徽寿县)。 南唐军见后周兵马立脚未定,乘隙来袭,后周前军溃退,唐兵乘势追击,赵弘殷(赵匡胤父亲)急率部属出阵邀击,唐军不支败退。 |
显德二年 周世宗命宰相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都督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将征伐南唐。 赵弘殷(赵匡胤父亲)为十二将之一,任行营马军副都指挥使。 |
显德元年 22日,郭威因病驾崩,享年51岁,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嵩陵。 死后由养子郭荣(柴荣,其父柴守礼,即郭威之妻柴氏的兄长,故柴荣为郭威的内侄。)继承皇位,改回名字柴荣,是为后周世宗,仍然沿用周太祖所定的显德年号,而有别于新天子即位后更改年号的习惯做法。 |
广顺二年 一日,后周太祖郭威亲至曲阜拜谒孔子祠,左右侍从急忙劝止道:“孔子,陪臣也,不当以天子拜之。” 后周太祖郭威却正言道:“孔子,百世帝王之师,敢不敬乎!”并在拜孔子像位之后,又去孔子墓设拜,“命葺孔子祠,禁孔林樵采”。 甚至命人访求孔子、颜渊两家后裔,任命为曲阜县令、主簿。 |
广顺元年 郭威于开封即皇帝位,国号周,史称后周 |
乾祐四年 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刘崇也据河东十二州,在太原称帝,仍用后汉的乾祐年号,史称北汉。北汉是十国里唯一在北方的政权。 |
乾祐三年 河北将领进奏告急文书,称契丹大军南下进犯,已攻陷任丘、饶阳。 一日,李太后急忙派遣郭威领兵出京北上迎击。郭威领军至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逗留了数日。 此时,刘赟在大臣冯道陪同下,从其镇守的徐州向汴京一路行来,欲奉李太后的诰命即位为皇帝。 他得知北征大军在滑州扎营,即遣使来慰问。 但诸将士“受命之际,相顾不拜”,却于私下议论道:“我辈屠陷京城,其罪大矣。若刘氏复立,我辈尚有种乎!”于是营中军心大为骚动。 十六日,郭威闻知此信息,即刻引军北行。 十九日,大军抵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城,释兵休息。此时,营中将士蓄势待动,郭威却似若未闻。 二十日清晨,郭威命诸军将士拔营北上,忽闻数千将士齐声鼓噪,郭威急命关闭帅府大门,众将士翻墙登屋涌入府内,高呼道:“天子须侍中自为之,将士已与刘氏为仇,不可立也!”当时有人将营中黄旗撕裂,披在郭威身上,权充黄袍加身,“共扶抱之,呼万岁震地,因拥威南行”。 郭威即日回军,直逼汴京,并上奏章给李太后,请“奉宗庙,事太后为母”。李太后孤立无援,只得下诏命郭威监国。 数天后,“有步兵将校醉,扬言向者澶州骑兵扶立,今步兵亦欲扶立”,郭威闻之,即命捕斩。 不久又派心腹王峻杀死了尚在途中、准备入继大统的刘赟。 |
乾祐三年 虽已完全控制了后汉政权,但郭威并未立即称帝,而是先让李太后(后汉隐帝之母)出面主持大局,以安定人心; 然后严禁士兵掠夺民间、骚扰京城,恢复了京城的治安秩序; 同时派人迎接后汉徐州节度使刘赟(后汉高祖刘知远之侄、河东节度使刘崇之子)来京城继位,以此稳定宗室及河东形势。 |
乾祐三年 二十一日,后汉隐帝刘承佑被杀,时年22岁。 后汉隐帝刘承佑愤恨自己为大臣所制,在左右宠臣的极力挑唆下,采用“清君侧”这一极端手段,一举诱杀了宰辅重臣杨邠、王章、史弘肇等人,猜忌大将郭威,竟密令曹威等人将郭威留在开封的家人灭门,又派人刺杀在外带兵作战的郭威。 哪知刺客是郭威的亲信,将事情经过全部透露给郭威,没有任何政治野心和思想准备的郭威被逼反叛,在魏仁浦等亲信谋划下,亦以“清君侧”、诛杀奸臣为名,在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起兵,立刘赟为帝,围攻汴京。 刘承祐到城外刘子坡观战,因后汉军大败,逃回城去,不料开封尹刘铢据城不让其进,刘承祐只得带了苏逢吉、聂文进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逃至赵村,被郭允明所杀。 |
乾祐三年 郭威拜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留守(留守为京师非常设的、陪京和行都常设的最高行政长官)、天雄军节度使,受命镇守河北,防御契丹兵入寇。 |
郭威先攻河中,采用围城打消耗战之法与敌对垒。一年后,河中城里粮草皆尽,士气全失,河中城破,李守贞自焚而死。 |
后汉乾祐元年 夺得帝位尚未满一年的后汉高祖刘知远病亡,遗命大臣郭威、苏逢吉等为顾命之臣,辅佐其幼子刘承祐即皇帝位,是为后汉隐帝。 |
后汉乾祐元年 由于幼主无能,强臣跋扈,群下反侧,所以不久即爆发了藩镇叛乱之事: 李守贞据河中(今山西永济西),赵思绾据长安,王景崇据凤翔,同时反叛。 时任后汉枢密使郭威受命都督诸军讨伐三座叛镇,郭威因河中叛兵军力最强,对京城威胁最大,故首先亲统大军征讨李守贞。 |
赵匡胤(21岁)别妻离家,出京以后,大体沿着黄河西行,经洛阳直奔关中,但一无所获,赵匡胤先去复州(今湖北天门),投奔其父旧友防御使王彦超,希望能谋得一份安身的差事,可王彦超只是拿出一些钱给赵匡胤打发了事。 仅在十数年后,登上九五之尊的赵匡胤,一日召从臣“宴射”,酒酣,诘问王彦超道:“卿昔在复州,朕往依卿,何不纳我?”早已忐忑不安的王彦超一听,赶忙离席伏在台阶下顿首谢罪,并辩解道:“勺水岂能止神龙耶!当日陛下不留滞于小郡者,盖天使然尔。”意指自己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防御使而已,一勺浅水岂能容纳神龙,如若当日陛下留滞于小郡,安有今日!赵匡胤也就豁达地大笑作罢。 |
契丹在中原人民抗击下退出后,一直躲在太原观望形势的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遣军南下,兵不血刃地进入进入开封并建都,改名为暠,改国号为汉,改天福十三年为乾祐元年,蠲免赋税,大赦天下,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 刘知远果断采纳了皇后李氏的建议,一改过去靠括民财犒军的惯例,而是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士,果然深得人心。 |
辽大同元年 因民间汉人武装反抗此起彼伏,辽朝在中原的统治动荡不安。 辽太宗耶律德光无力控制乱局,只得匆匆撤出开封,罢兵北还。病逝于北归草原的途中,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杀胡林,终年46岁。 庙号太宗,谥号孝武惠文皇帝。 由其兄东丹王耶律倍(耶律突欲)的长子永康王耶律阮(耶律兀欲)继位。 |
会同十年 一日,耶律德光具办汉族的礼制衣服,登上崇元殿接受朝拜,诏令改晋国为大辽国,大赦天下,称年号为会同十年。 刘知远遣牙将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耶律德光诏令褒扬嘉奖,称刘知远为儿子,并赐给一根木拐。 按契丹的礼法,贵重的大臣才能得到这种赏赐,就像按汉族礼仪赐给假节一样。王峻拿着木拐,契丹人望见他都纷纷到路边避让。 王峻回来后,对刘知远说契丹政治混乱,一定不能攻占中原,于是便商议建国。 |
后晋开运四年 十二日,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与他的文武将吏等,认为中原没有主人,刘知远的威望日益隆盛,众心所归,写信劝他登上帝位,刘知远谦让不答应,此后众官三次上书,诸军将吏、贵臣耆老,一个接一个地恳切陈请,才发布文告应允。 十五日,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他没有马上改国号,但弃开运年号,而延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 接着,刘知远下诏禁止为契丹括取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等。于是晋朝旧臣纷纷投诚归附。 |
一日,辽太宗进入汴京皇宫,接受百官朝拜,欲成为中原之主。不料中原军民不接受契丹统治,纷纷聚兵反抗,狼烟四起。 |
赵匡美出生在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坊护圣营官舍中,其母陈国夫人耿氏。(赵光义8岁,赵匡胤20岁) 太祖登基后,改名光美;待太宗继位后,再改名廷美。 |
会同九年 后晋大将杜重威引契丹军南下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俘虏后晋出帝,被辽太宗送到遥远的北国苦度余生。 后晋灭亡,耶律德光建国号为大辽,年号大同。 |